加密投资除息策略:代币分配事件后该买还是卖?

股票除息日的价格波动规律,同样适用于加密货币的代币分配事件。无论是传统股票还是代币经济学,了解分配机制对投资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将解析代币分配事件的价格影响,以及如何制定最佳交易策略。

代币分配事件后价格下跌是必然?

在加密货币市场中,代币分配事件(如质押奖励发放、平台代币回购、通证烧毁等)往往会对代币价格产生影响。就像传统股市的除息机制,当代币项目向持有者分配价值后,理论上代币价格应相应调整。但这种下跌是否必然呢?

从原理上看,代币分配事件影响价格的机制是这样的:

当一个加密项目进行代币分配(如发放质押奖励或平台收益分享),代表项目资产向持有者转移了一部分价值。在项目总价值不变的前提下,每个代币所代表的项目资产理论上会减少,导致价格下调。

来看一个具体案例

假设某加密项目每枚代币的年收益为 3 USDT。

基于该项目的商业模式优势和竞争产品估值,市场可能会给这一收益流估值为10倍,即每枚代币价值30 USDT。

该项目多年盈利,在资产负债表上累积了相当的USDT储备。当这笔储备过多且不需要支持日常运营时,它实际上是闲置在项目的储备库中。

假设这笔储备为每枚代币 5 USDT,则项目的总估值为每枚代币35 USDT。

项目治理认为保留每枚代币 5 USDT 的超额储备不是最优选择,决定向持有者分配每枚代币 4 USDT,只保留每枚代币1 USDT作为紧急储备。

于是项目宣布将在2025年6月17日进行每枚代币 4 USDT 的分配,并将6月15日定为持币快照日,即项目会向在快照时间持有代币的用户分配奖励。

在分配事件发生当天,该代币的理论价值应为前一天的收盘价减去即将分配的每枚奖励金额。

按前面的假设,理论上分配事件后代币价格将从每枚35 USDT变为每枚31 USDT。

对于代币回购或通证燃烧这类机制,计算方式会稍微复杂:

回购后代币价格 = (回购前代币价格 × 总流通量 - 回购金额)/(回购后流通量)

举例来说,假设某代币在回购前单价是10 USDT,总流通量是1亿枚,项目计划使用5000万USDT回购,并销毁回购的所有代币,回购均价假设为10 USDT。

那么,计算回购后的理论价格为:

回购后价格 = (10 USDT × 1亿枚 - 5000万 USDT) ÷ (1亿枚 - 5百万枚) = 9.5亿 USDT ÷ 9500万枚 = 10.53 USDT

但是!

虽然代币在分配事件后价格下跌很常见,但并非绝对规律。加密市场的历史数据显示,分配事件后,代币价格走势多变。这是因为代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分配事件只是其中之一。

以主流交易所平台币为例,这类代币通常有定期回购和销毁机制。数据显示,在大多数回购公告后,平台币会经历短暂上涨,而在实际回购执行日,部分平台币会轻微下跌,但也有不少会继续上涨。

某头部交易平台的平台币在2023年的四次季度回购中,有两次在回购执行当天出现了轻微下跌,而2025年的第一季度回购后,该平台币反而上涨了3.5%。

同样,另一家合规交易平台的代币在其利润分享日通常表现多变,在2023年的后两个季度分配中出现上涨,但2025年第一季度分配后则轻微下跌。

对于那些有稳定质押机制的公链代币,如ETH等,在质押奖励发放日的表现也同样参差不齐。

总体而言,代币分配金额大小、市场整体氛围、项目基本面发展等因素,都会影响分配事件当天的价格表现。

代币分配事件后入场是否更划算?

这个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分析:

  • 分配事件前代币价格表现
  • 历史分配事件后的价格走势
  • 项目基本面及投资者持有策略

首先需要理解加密资产中两个重要概念:填权和贴权

填权」:指代币在分配事件后,虽然价格因分配而暂时下跌,但随着投资者对项目基本面和前景的看好,价格逐渐回升并最终恢复到分配前水准的现象。这表明投资者对项目未来增长前景乐观。

贴权」:指代币在分配事件后一段时间内,价格持续低迷,没有恢复到分配前水准。这通常反映出投资者对项目前景的担忧,可能源于项目发展停滞、竞争加剧或整体市场环境转变等因素。

以前述项目为例,假设分配后代币价格从31 USDT涨回到35 USDT,即完成填权,反之,若没有涨回到之前的35 USDT,就是贴权

在分配事件后购买代币是否明智,主要取决于项目在宣布分配前,代币价格是否已经出现强劲表现。

(1)关于分配事件前的考量:在分配事件之前,若代币价格已攀升至高位,许多投资者可能选择提前获利了结,特别是那些希望避免短期税务负担的投资者。因此,对于考虑在分配事件当天入场的投资者而言,此时入场可能并非明智选择,因为价格已可能包含了过度预期或面临卖压

(2)分配后价格走势的历史观察:回顾历史数据,代币在分配事件之后往往更倾向于下跌而非上涨。这一趋势对短期交易者而言并不友好,因为买入后面临亏损的风险相对较高,使得分配当天购买代币显得不够经济实惠。然而,若分配后价格继续下滑,直至触及技术支撑位并显现企稳迹象,此时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入场时机。

(3)项目基本面与长期持有的视角:对于那些基本面坚实、在区块链生态中占据领先地位的项目而言,分配事件更多是价格调整的一部分,而非价值减损的信号。 相反,它可能为投资者提供了以更优惠价格增持优质资产的机会。因此,对于这类项目的代币,在分配事件后买入并长期持有,往往是更为明智的策略,因为项目的内在价值并未因分配而减少,反而可能因价格回调而变得更具吸引力。

参与代币分配事件还有哪些隐性成本?

奖励税收:

如果投资者在某些司法管辖区使用个人账户持有代币,在收到分配奖励时可能需要缴纳所得税。

以前述项目为例,投资者在分配事件前以每枚35 USDT购买代币,分配当天,价格下跌至31 USDT,此时投资者将面临未实现的资本亏损,同时还需要为收到的4 USDT分配奖励缴纳相应税款。

当然,如果投资者将奖励再投资于同一项目,并且预计代币价格将从分配中迅速恢复,那么在分配前购买代币就是有意义的。

交易费用及网络成本:

除了潜在的税务成本,在大多数加密交易平台上,代币交易还涉及交易手续费和网络费用,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成本。

以主流交易平台为例,代币交易的手续费通常在0.1%至0.5%之间,具体取决于交易量和是否使用平台自有代币支付费用。

此外,如果是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或通过智能合约参与代币分配活动,还需要支付额外的网络费用(如以太坊的Gas费)。这些费用在网络拥堵时可能相当高昂,需要纳入整体投资成本考量。

机会成本和时间锁定:

某些代币分配机制(如质押奖励)可能要求持有者将代币锁定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投资者在此期间无法灵活调整投资组合或应对市场变化,这是一种实质性的机会成本。

综上所述,代币分配事件对价格的影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投资者在决策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理性决策。

想在代币分配事件前后把握短期波动?

如果长期持有高分配率代币更适合赚取稳定收益,那么在分配事件前后这种短期波动中,如何把握价差获取额外收益?

可以考虑通过差价合约(CFD)交易来参与这些短期行情。投资者可以灵活设置杠杆倍数,只需少量保证金即可控制较大头寸。若代币价格波动符合预期,收益率可能远高于直接持币获取分配收益,加速短期回报。

由于不实际持有代币,自然也无需缴纳分配奖励税,投资者可以纯粹根据价格变动进行买卖操作,既可看涨做多也可看跌做空,资金门槛相对更低,是分配事件前后短期交易值得考虑的投资方式。

不过,使用杠杆工具进行短期交易也有其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确保投资资金在可控范围内。

ETH4.6%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