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线乖离率,这个指标挺实用的。它就是测量股价和季线(60日均线)之间差距有多大。用百分比来表示,让你看看股票是不是买太多或卖太凶了。
算法很简单:(今天收盘价 - 60日均价) / 60日均价 × 100%
比如说,股票今天100元,60日均价90元,那乖离率就是 (100-90)/90 × 100% = 11.11%
季线用60天均线,适合中期投资。阈值?市场上大家习惯设±8%到±10%。科技股波动大,可能要设宽一点。每个产业不太一样。
乖离率超过+10%,好像卖得太凶了,考虑出货。 低于-10%,可能跌过头,找机会进场。
量能变大时信号更准。有时股价新高但乖离率没新高,可能头部快到了,有点微妙。
蓝筹股用起来效果不错。中长期投资者更能从中受益。
震荡市比单边行情更好用。2025年的数据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太波动的股票,信号乱七八糟。
有点迟钝,不一定能抓到最好时机。市场变太快,单靠它不行。
混合其他周期的乖离率。
配KD、MACD或布林通道一起用。
看行业特性调整设定。不能光靠它决定买卖。
季线乖离率简单直观,中长期投资者的好工具。但投资就像煮汤,一种调味料是不够的。
10.8万 热度
2万 热度
1.2万 热度
17.1万 热度
1441 热度
季线乖离率是什么?怎么用?
季线乖离率,这个指标挺实用的。它就是测量股价和季线(60日均线)之间差距有多大。用百分比来表示,让你看看股票是不是买太多或卖太凶了。
怎么算季线乖离率
算法很简单:(今天收盘价 - 60日均价) / 60日均价 × 100%
比如说,股票今天100元,60日均价90元,那乖离率就是 (100-90)/90 × 100% = 11.11%
参数设定
季线用60天均线,适合中期投资。阈值?市场上大家习惯设±8%到±10%。科技股波动大,可能要设宽一点。每个产业不太一样。
找买卖点
乖离率超过+10%,好像卖得太凶了,考虑出货。 低于-10%,可能跌过头,找机会进场。
量能变大时信号更准。有时股价新高但乖离率没新高,可能头部快到了,有点微妙。
实用吗?
蓝筹股用起来效果不错。中长期投资者更能从中受益。
震荡市比单边行情更好用。2025年的数据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局限性
太波动的股票,信号乱七八糟。
有点迟钝,不一定能抓到最好时机。市场变太快,单靠它不行。
建议
混合其他周期的乖离率。
配KD、MACD或布林通道一起用。
看行业特性调整设定。不能光靠它决定买卖。
季线乖离率简单直观,中长期投资者的好工具。但投资就像煮汤,一种调味料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