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as Kokkalis 是 Pi 幣創始人兼技術負責人,斯坦福大學博士,也是 2018 年斯坦福大學首個去中心化應用課程 CS359B 的講師。其工作重點是結合分佈式系統和人機交互,將加密貨幣帶給日常生活。Chengdiao Fan 是 Pi 幣創始人兼產品負責人,斯坦福大學人類學科學博士,致力於利用社交計算在全球範圍內釋放人類潛力。
一枚 Pi 幣多少錢
2025 年 2 月 20 日,Pi 幣價格開盤 2.2 美元(約 66 台幣),但隨後暴跌至 1.54 美元左右。截至本文更新時,一枚 Pi 幣的價格在 36 台幣左右。價格變動很大,根據不同參考來源,1 Pi 幣大約可以換算成 NT$6.7 至 NT$6.9 元左右,但實際交易價格需依照當時成交價為準。由於 Pi 幣尚未在所有主要交易所正式上市,其價格主要依據市場(包括場外交易)的供需而定,因此沒有單一、穩定的匯率。
Pi 幣採用了稱為「恆星共識協議」(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的共識機制,允許用戶直接通過手機來挖礦:只要下載 Pi Network APP,每天點一次挖礦按鈕,就可以每小時自動挖到 Pi 幣。與其他加密貨幣不同,比特幣採取 PoW 共識機制,需要使用礦機挖礦;以太坊採用 PoS 共識機制,可以通過質押獲利。而 Pi 幣不靠算力競爭,而是透過使用者之間建立的信任網絡進行驗證,使得手機挖礦變得可行。
Pi Network 的誕生、願景與技術基礎
Pi Network 的核心理念,來自兩位創辦人希望打造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加密貨幣平台,讓使用者只需透過手機 APP,每天點一下,就能輕鬆挖礦,無需昂貴設備或艱深技術。這種「低門檻、高普及」的方式,就是為了打破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因高成本、高算力所造成的財富集中現象。
在技術層面上,Pi Network 並未採用傳統的「工作量證明」演算法,而是選擇「恆星共識協議」,這是一種更加節能、輕量的共識機制。它不靠算力競爭,而是透過使用者之間建立的信任網絡進行驗證,使得手機挖礦變得可行。目前 Pi 幣的挖礦速度大約是 0.003 Pi/小時,也就是說需要 333 小時才能挖出 1 顆 Pi 幣,不過可以透過鎖倉、加安全圈、申請成為節點提升挖礦速率。
Pi 幣生態
Pi 幣的生態中有五個角色,分別是 Pioneer 先驅者、Contributor 貢獻者、Ambassador 大使,Node 節點和 SuperNodes 超級節點:
Pioneer
只要成功註冊就能稱為 Pi 幣的先鋒用戶,可以每天通過手機 APP 挖取 Pi 幣。
Contributor
只要聚集至少 3 個人加入同一個 Pi Network 安全圈,就能稱為 Pi 幣生態的貢獻者。一個安全圈的上限為 5 名成員,安全圈中的每個成員都會提供基礎挖礦率 20% 的獎勵(最高 100%)。
Ambassador
可以通過自己的邀請碼來邀請新用戶註冊。每多邀請一個用戶,就可獲得基本挖礦率 25% 的獎勵。
Node
需要下載 Pi 節點的應用程式到自己的電腦上,主網上線後,節點將負責驗證區塊鏈的交易,並且成為節點可以獲得額外的 Pi 幣獎勵。
SuperNodes
需要特別填寫申請表,並且通過核心團隊的審核才能成為超級節點。超級節點需要 24/7 全天候連接到網絡,負責根據算法達成共識,同時也能獲得更多的 Pi 幣獎勵。
Pi 幣可以用在哪?
Pi 幣官方認為目前還處在測試階段,並沒有明確的實際用途。在白皮書中提到了未來可能的應用場景,包括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作為數字資產交易媒介,甚至可能用於激勵應用程序的使用。然而,這些計劃還沒有得到實際驗證和落地。
但在廣大的 Pi 幣會員中,已經開始流行「以物換物」風格的 Pi 幣使用。以台灣市場為例,截至 2023 年 8 月 15 日,全台灣已有 64 家商店接受部分或 100% 的 Pi 幣支付,商家經營範圍涵蓋早餐店、民宿、百貨、生命禮儀等方方面面。這種草根性的應用擴張顯示,社群共識正在轉化為實際的支付場景。
並且 Pi 幣即將推出自己的 NFT 創作及交易平台,除了每日點擊閃電挖礦獲得 Pi,Pi 幣用戶很快將能夠在 PINFT Art 上使用主網 Pi 進行 NFT 交易和創作。
Pi 幣上市詳情與風險說明
隨著 Pi Network 正式開放主網,多家主流交易所也同步開放 Pi 幣現貨交易,為用戶提供實際的交易管道與流動性支持。目前已知上架 Pi 幣的交易所包含 Gate 等知名平台,常見的交易對類型為 PI/USDT。
想要賣出手上的 Pi 幣,必須先完成 9 道關卡的 KYC 驗證與主網遷移流程。只有通過 Pi Network 官方主網流程轉出的 Pi 幣,才是真正可以交易的現貨資產。
歷史遺留問題:IOU 交易的風險警示
在 Pi Network 正式開放主網之前,Pi 幣的交易歷程曾一度陷入混亂與風險之中。部分交易所曾搶先上架了 Pi 幣 IOU(欠條)交易對。IOU 是「I owe you」的縮寫,意思是「我欠你」,本質上是一種由交易所自行發行的「虛擬承諾」,用來代表未來主網上線後可兌換為現貨的 Pi 幣。
這些未經授權的 IOU 交易雖搶先上架,價格曾被炒作至數百美元,但由於無法充值與提領,實際交易流動性極差。更重要的是,Pi Network 官方隨即發出聲明,明確表示並未授權任何交易所上架 Pi 幣,並呼籲用戶注意資產安全。官方也要求這些交易所刪除相關公告和下架交易對,但部分平台至今仍保留交易對,交易量和流動性都很差,甚至有交易所以「異常交易」為理由封鎖獲利用戶。
Pi 幣是詐騙嗎?
Pi 幣目前的狀況遠遠稱不上是詐騙,因為它並沒有要求用戶儲值,也沒有承諾高額的回報。目前圍繞著 Pi 幣的爭議主要是以下幾個:
申請成為 Pi 幣的節點需要進行 KYC,也就是上傳個人資料給官方審核。有不少社區成員認為,Pi 幣目前的透明度還遠遠不夠,這個時候就要求收集用戶的個資,難免會讓人懷疑項目方是否會進行販賣用戶個資等違法行為。更嚴重的是,不法分子假借 Pi Network 名義,引導用戶下載假冒 APP、上傳身分證與臉部掃描,最終導致個資外洩、甚至被詐騙退休金。
4. 真資金盤打著 Pi 幣的旗號行騙
因為 Pi 幣的會員眾多,名聲遠播,因此有很多真詐騙份子打著 Pi 的旗號來宣傳自己的傳銷資金盤。這種犯罪行為屬於實際的詐騙,雖然 Pi 幣本身和這些詐騙團隊毫無關係,但這種情況確實導致部分加密貨幣社群對 Pi 幣產生了誤解和負面印象。
另一項備受討論的爭議,則來自 Pi Network 對用戶進行身份驗證(KYC)的要求。為了在主網上線後真正擁有並使用 Pi 幣,使用者必須上傳個人身分證件與進行人臉掃描。對一個過去資訊透明度有限、尚未正式開放主網的項目來說,這類敏感資料的蒐集,引發許多人對個資外洩與濫用的疑慮。
零成本挖礦背後的「結構性」風險
Pi Network 的龐大社群規模,長期被支持者視為其最大價值與共識的根本。然而,這份龐大動能背後,其實也隱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在矛盾——「零成本挖礦」所帶來的結構性風險。由於大多數用戶是透過免費挖礦的方式獲得 Pi 幣,對他們來說,持有 Pi 幣的成本幾乎為零。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數人參與的動機並非基於對區塊鏈理念的認同或實際應用需求,而是出於投機與套利心態。一旦 Pi 幣正式上市、可自由交易,這些「零成本礦工」便很可能會選擇套現,將手中的代幣變現獲利,形成集體性的拋售行為。Pi Network 的用戶多為「免費取得、等待獲利」,缺乏價格支撐的買入動力,這導致其上市初期極易出現強烈的單邊賣壓。
Esta página puede contener contenido de terceros, que se proporciona únicamente con fines informativos (sin garantías ni declaraciones) y no debe considerarse como un respaldo por parte de Gate a las opiniones expresadas ni como asesoramiento financiero o profesional. Consulte el Descargo de responsabilidad para obtener más detalles.
¡El colapso del precio de Pi coin! ¿Ya se ha lanzado? Debate candente en PTT sobre KYC y controversias de estafas
Pi 幣憑藉「0 成本手機挖礦」風靡全球,吸引超過 4700 萬會員。2025 年 2 月 20 日,Pi 幣正式上線主網,並在主流交易所開放交易,一枚 Pi 幣價格開盤後暴跌至 1.54 美元(約 36 台幣)。Pi 幣 KYC 個資爭議、拉新機制疑似傳銷、官方屢次跳票等問題,讓 Pi 幣 PTT 論壇充斥詐騙質疑。
Pi 幣基本信息
Pi 幣誕生於 2018 年 12 月,根據官網描述,Pi 幣將自己定義為 Web3 世界中社交用途的加密貨幣的未來,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 4700 萬名會員。官網為 https://minepi.com/,常用縮寫為 π,中文名稱為派幣。
Pi 幣創始人
Nicolas Kokkalis 是 Pi 幣創始人兼技術負責人,斯坦福大學博士,也是 2018 年斯坦福大學首個去中心化應用課程 CS359B 的講師。其工作重點是結合分佈式系統和人機交互,將加密貨幣帶給日常生活。Chengdiao Fan 是 Pi 幣創始人兼產品負責人,斯坦福大學人類學科學博士,致力於利用社交計算在全球範圍內釋放人類潛力。
一枚 Pi 幣多少錢
2025 年 2 月 20 日,Pi 幣價格開盤 2.2 美元(約 66 台幣),但隨後暴跌至 1.54 美元左右。截至本文更新時,一枚 Pi 幣的價格在 36 台幣左右。價格變動很大,根據不同參考來源,1 Pi 幣大約可以換算成 NT$6.7 至 NT$6.9 元左右,但實際交易價格需依照當時成交價為準。由於 Pi 幣尚未在所有主要交易所正式上市,其價格主要依據市場(包括場外交易)的供需而定,因此沒有單一、穩定的匯率。
Pi 幣一共有多少枚
根據白皮書,Pi 幣的總供應量為 1000 億枚,代幣分配為 20% 分配給核心團隊,80% 分配給社區。按照實體商家願意接受的最低價格 30 台幣(約 1 美金)來計算,Pi 幣的總市值將達 1000 億美金,總市值在虛擬貨幣中的排名將僅次於 ETH 位列第三,直覺上目前價格仍被高估。
Pi 幣是什麼?
Pi 幣採用了稱為「恆星共識協議」(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的共識機制,允許用戶直接通過手機來挖礦:只要下載 Pi Network APP,每天點一次挖礦按鈕,就可以每小時自動挖到 Pi 幣。與其他加密貨幣不同,比特幣採取 PoW 共識機制,需要使用礦機挖礦;以太坊採用 PoS 共識機制,可以通過質押獲利。而 Pi 幣不靠算力競爭,而是透過使用者之間建立的信任網絡進行驗證,使得手機挖礦變得可行。
Pi Network 的誕生、願景與技術基礎
Pi Network 的核心理念,來自兩位創辦人希望打造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加密貨幣平台,讓使用者只需透過手機 APP,每天點一下,就能輕鬆挖礦,無需昂貴設備或艱深技術。這種「低門檻、高普及」的方式,就是為了打破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因高成本、高算力所造成的財富集中現象。
在技術層面上,Pi Network 並未採用傳統的「工作量證明」演算法,而是選擇「恆星共識協議」,這是一種更加節能、輕量的共識機制。它不靠算力競爭,而是透過使用者之間建立的信任網絡進行驗證,使得手機挖礦變得可行。目前 Pi 幣的挖礦速度大約是 0.003 Pi/小時,也就是說需要 333 小時才能挖出 1 顆 Pi 幣,不過可以透過鎖倉、加安全圈、申請成為節點提升挖礦速率。
Pi 幣生態
Pi 幣的生態中有五個角色,分別是 Pioneer 先驅者、Contributor 貢獻者、Ambassador 大使,Node 節點和 SuperNodes 超級節點:
Pioneer
只要成功註冊就能稱為 Pi 幣的先鋒用戶,可以每天通過手機 APP 挖取 Pi 幣。
Contributor
只要聚集至少 3 個人加入同一個 Pi Network 安全圈,就能稱為 Pi 幣生態的貢獻者。一個安全圈的上限為 5 名成員,安全圈中的每個成員都會提供基礎挖礦率 20% 的獎勵(最高 100%)。
Ambassador
可以通過自己的邀請碼來邀請新用戶註冊。每多邀請一個用戶,就可獲得基本挖礦率 25% 的獎勵。
Node
需要下載 Pi 節點的應用程式到自己的電腦上,主網上線後,節點將負責驗證區塊鏈的交易,並且成為節點可以獲得額外的 Pi 幣獎勵。
SuperNodes
需要特別填寫申請表,並且通過核心團隊的審核才能成為超級節點。超級節點需要 24/7 全天候連接到網絡,負責根據算法達成共識,同時也能獲得更多的 Pi 幣獎勵。
Pi 幣可以用在哪?
Pi 幣官方認為目前還處在測試階段,並沒有明確的實際用途。在白皮書中提到了未來可能的應用場景,包括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作為數字資產交易媒介,甚至可能用於激勵應用程序的使用。然而,這些計劃還沒有得到實際驗證和落地。
但在廣大的 Pi 幣會員中,已經開始流行「以物換物」風格的 Pi 幣使用。以台灣市場為例,截至 2023 年 8 月 15 日,全台灣已有 64 家商店接受部分或 100% 的 Pi 幣支付,商家經營範圍涵蓋早餐店、民宿、百貨、生命禮儀等方方面面。這種草根性的應用擴張顯示,社群共識正在轉化為實際的支付場景。
並且 Pi 幣即將推出自己的 NFT 創作及交易平台,除了每日點擊閃電挖礦獲得 Pi,Pi 幣用戶很快將能夠在 PINFT Art 上使用主網 Pi 進行 NFT 交易和創作。
Pi 幣上市詳情與風險說明
隨著 Pi Network 正式開放主網,多家主流交易所也同步開放 Pi 幣現貨交易,為用戶提供實際的交易管道與流動性支持。目前已知上架 Pi 幣的交易所包含 Gate 等知名平台,常見的交易對類型為 PI/USDT。
想要賣出手上的 Pi 幣,必須先完成 9 道關卡的 KYC 驗證與主網遷移流程。只有通過 Pi Network 官方主網流程轉出的 Pi 幣,才是真正可以交易的現貨資產。
歷史遺留問題:IOU 交易的風險警示
在 Pi Network 正式開放主網之前,Pi 幣的交易歷程曾一度陷入混亂與風險之中。部分交易所曾搶先上架了 Pi 幣 IOU(欠條)交易對。IOU 是「I owe you」的縮寫,意思是「我欠你」,本質上是一種由交易所自行發行的「虛擬承諾」,用來代表未來主網上線後可兌換為現貨的 Pi 幣。
這些未經授權的 IOU 交易雖搶先上架,價格曾被炒作至數百美元,但由於無法充值與提領,實際交易流動性極差。更重要的是,Pi Network 官方隨即發出聲明,明確表示並未授權任何交易所上架 Pi 幣,並呼籲用戶注意資產安全。官方也要求這些交易所刪除相關公告和下架交易對,但部分平台至今仍保留交易對,交易量和流動性都很差,甚至有交易所以「異常交易」為理由封鎖獲利用戶。
Pi 幣是詐騙嗎?
Pi 幣目前的狀況遠遠稱不上是詐騙,因為它並沒有要求用戶儲值,也沒有承諾高額的回報。目前圍繞著 Pi 幣的爭議主要是以下幾個:
1. 官方屢次未能完成承諾
在 2019 年初版白皮書中,官方提及將在 2021 年上線主網,且在 2020 年 3 月 14 日將上架交易所。2021 年新版白皮書也承諾在 2022 年上線主網。但這些承諾都沒有實現,導致部分社區成員不滿,也漸漸有了詐騙的說法。不過隨著 2025 年 2 月 20 日派幣主網上線,詐騙傳言也就不攻自破。
2. 傳銷疑慮
Pi 幣的貢獻者和大使都需要依靠拉新用戶註冊來獲得高額回報。這種模式很像傳銷項目中的拉新制度,難免讓人懷疑是否有傳銷的嫌疑。中國南通警方也曾發佈公告提醒公眾要警惕 Pi 幣騙局,並指出其技術代碼存在問題,傳播模式極有可能構成傳銷。
但根據官方說法,Pi 幣的推薦制度不會剝削被推薦的新成員,因為推薦團隊挖礦獎金在推薦人和被推薦人之間平分。推薦獎金僅適用於 1 級推薦關係,不滿足傳銷項目中的「多層次傳銷(3 層級以上)」的特徵。並且推薦計劃不涉及法定貨幣,任何人都可以免費開採 Pi。
3. 個資疑慮
申請成為 Pi 幣的節點需要進行 KYC,也就是上傳個人資料給官方審核。有不少社區成員認為,Pi 幣目前的透明度還遠遠不夠,這個時候就要求收集用戶的個資,難免會讓人懷疑項目方是否會進行販賣用戶個資等違法行為。更嚴重的是,不法分子假借 Pi Network 名義,引導用戶下載假冒 APP、上傳身分證與臉部掃描,最終導致個資外洩、甚至被詐騙退休金。
4. 真資金盤打著 Pi 幣的旗號行騙
因為 Pi 幣的會員眾多,名聲遠播,因此有很多真詐騙份子打著 Pi 的旗號來宣傳自己的傳銷資金盤。這種犯罪行為屬於實際的詐騙,雖然 Pi 幣本身和這些詐騙團隊毫無關係,但這種情況確實導致部分加密貨幣社群對 Pi 幣產生了誤解和負面印象。
5. 龐大社群下的運作爭議
雖然官方強調推薦獎勵是由推薦人與被推薦人平均分配,並非多層次結構,但這種靠「拉人頭」推廣的方式,仍被不少人質疑與傳銷(MLM)操作手法高度相似,也因此引發市場不少爭議聲浪。批評者指出,這樣的獎勵制度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包裝成詐騙手法,引導民眾誤入陷阱。
另一項備受討論的爭議,則來自 Pi Network 對用戶進行身份驗證(KYC)的要求。為了在主網上線後真正擁有並使用 Pi 幣,使用者必須上傳個人身分證件與進行人臉掃描。對一個過去資訊透明度有限、尚未正式開放主網的項目來說,這類敏感資料的蒐集,引發許多人對個資外洩與濫用的疑慮。
零成本挖礦背後的「結構性」風險
Pi Network 的龐大社群規模,長期被支持者視為其最大價值與共識的根本。然而,這份龐大動能背後,其實也隱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在矛盾——「零成本挖礦」所帶來的結構性風險。由於大多數用戶是透過免費挖礦的方式獲得 Pi 幣,對他們來說,持有 Pi 幣的成本幾乎為零。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數人參與的動機並非基於對區塊鏈理念的認同或實際應用需求,而是出於投機與套利心態。一旦 Pi 幣正式上市、可自由交易,這些「零成本礦工」便很可能會選擇套現,將手中的代幣變現獲利,形成集體性的拋售行為。Pi Network 的用戶多為「免費取得、等待獲利」,缺乏價格支撐的買入動力,這導致其上市初期極易出現強烈的單邊賣壓。
Pi 幣上市的交易所有哪些?會不會下跌?
2025 年 2 月 20 日,Pi 幣正式上線主網,並在 Gate 等多家主流交易所同步開放 Pi 幣現貨交易,為用戶提供實際的交易管道與流動性支持。目前常見的交易對類型為 PI/USDT,部分平台提供手續費折扣優惠。經過六年等待,Pi Network 終於宣布開放主網,並獲得諸多加密貨幣交易所支援,正式邁向可以兌現的關鍵時刻。
Pi 幣下跌主因:泡沫化的「完全稀釋估值」(FDV)
Pi 幣在上市初期的價格走勢極為劇烈,Pi 幣價格開盤價一度飆升至 2.2 美元,但隨後迅速腰斬,跌破 1 美元大關,最終震盪收於 1.54 美元左右。這種「開高走低」的典型走勢,恰恰凸顯出其背後驚人的「完全稀釋估值」(Fully Diluted Valuation,FDV)問題。
所謂 FDV,指的是將代幣當前價格乘以其總發行量所得到的理論估值。若以開盤價 2.2 美元計算,其 FDV 曾一度達到 2200 億美元,躍居全球市值第 4 大加密資產。但這樣的估值,並非以實際流通量或市場需求為基礎,而是一種高度理論化、未經實踐驗證的「理論性極高的價格模型」。事實上,Pi 幣的實際流通比例極低,應用場景仍處於早期階段,大多數代幣尚未釋出。這代表市場上的價格,多半來自早期投機者的炒作與短期預期,而非穩健的基本面支撐。
Pi 幣上市是詐騙嗎?市場看法為何?
隨著 Pi Network 正式主網上線並登上多家主流交易所,關於「Pi 幣到底是不是詐騙?」的討論再次升溫。市場普遍分為兩大派:一方對其龐大的社群與未來潛力抱持樂觀期待,另一方則對其延宕許久的發展歷程與潛在風險提出嚴正警告。
樂觀派的論點:社群共識就是價值基礎
Pi 幣的支持者普遍認為,其成功來自於低門檻的參與模式與龐大的用戶規模。許多使用者正是因為「反正免費,不點白不點,搞不好未來暴富」這類心態而加入。支持者強調,「傻瓜的共識也是共識」,當一個社群夠大,這種「共識」本身就能創造出價值。Pi 幣目前的價值主要來源是社區的共識,嚴格來說也不符合詐騙的定義。
質疑派的觀點:跳票歷史與詐騙風險不可忽視
儘管主網終於在 2025 年上線,但 Pi Network 多次跳票的歷史仍令不少人心存疑慮。自 2019 年發布白皮書以來,Pi 官方曾先後承諾於 2021 年、2022 年開放主網,卻都未如期兌現,直到 2025 年才真正上線,這對社群信任造成了嚴重衝擊。更具爭議的是,不法分子假借 Pi Network 名義,引導用戶下載 APP、上傳身分證與臉部掃描,最終導致個資外洩、甚至被詐騙退休金。此外,批評者也指出,Pi 幣目前仍缺乏強而有力的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式,實際價值幾乎完全建立在社群「信念」之上。若這層共識崩解,價格恐難以維持。
總結:Pi 幣的優缺點
Pi 幣的優點
全球會員超過 4700 萬人,社群共識龐大。0 成本投入,只需每天點一下 APP 就能有暴富的盼頭。已有 64 家台灣實體商家接受支付,應用場景逐步擴大。從 2018 年穩定運營至今,項目方與社區保持高頻率溝通,即使違背承諾時也能很快得到更新和澄清。2025 年 2 月正式上線主網並在多家交易所開放交易。
Pi 幣的缺點
官方屢次跳票,2021、2022 年承諾的主網上線均未實現。拉新機制疑似傳銷,中國警方曾發出警告。Pi 幣 KYC 要求上傳個資引發隱私疑慮。零成本挖礦導致上市後強烈拋壓,Pi 幣價格從 2.2 美元暴跌至 1.54 美元。挖礦共識機制細節不明確,對作弊者的懲罰機制模糊。
其他人也問了以下問題
Pi 幣上市了嗎?上主網了嗎?
2025 年 2 月 20 日,Pi 幣已經正式上線主網,並且能在 Gate 等交易所上進行交易。截至 2025 年 2 月 20 日本文更新時,一枚 Pi 幣的價格在 36 台幣左右。經過六年等待,Pi Network 終於宣布開放主網,並獲得諸多加密貨幣交易所支援,正式邁向可以兌現的關鍵時刻。
為何那麼多人支持 Pi 幣?
0 投入:Pi 幣的整個流程中都沒有要求用戶入金、儲值。用戶只需要每天點擊一下 APP 就能挖到 Pi 幣,所以很多人都是抱著「點一下也不會損失什麼,萬一就暴富了呢」的心態而加入 Pi 幣。從 2018 年穩定運營至今:即便是成功上線主網的虛擬貨幣項目方,能從 2018 年運營至今還保持活躍的完全是鳳毛麟角。項目方與社區一直保持溝通:不管是違背上主網的承諾還是未授權交易所事件,Pi 幣的會員都能很快得到來自項目方的更新和澄清。
Pi 會上幣安嗎?
目前沒有幣安是否會上市 Pi 幣的消息,但按照幣安曾經對 SHIB、PEPE 等有熱度的山寨幣的態度來看,只要 Pi 幣能維持熱度,並且成功上線主網,幣安大概率會上線 Pi 幣。尤其是幣安最大的競爭對手都已成功上線派幣,想必幣安會平衡多方壓力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