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领域,”收益”指的是通过部署数字资产而产生的被动收入,而不仅仅是持有它们并等待价格上涨。收益可以来自将代币借给借款人、质押它们以帮助保护网络安全,或为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流动性。在以太坊等区块链上,这些机会已变得普遍,这归功于可编程智能合约和可组合的 DeFi 协议。
然而,比特币历来缺乏这种金融效用。虽然它仍然是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最安全和最去中心化的资产,但它为持有者提供的链上收益生成方式极为有限。业内专家指出,原因在于比特币的设计选择:刻意受限的脚本语言、抵制复杂交互的账户模型,以及优先考虑安全而非实验的文化。
比特币有限的脚本能力、基于 UTXO 的会计模型和严格的共识设计使其健壮但缺乏灵活性。这种刻板性虽然是其安全模型的核心,但对可以直接在基础层构建的金融应用类型施加了严格的边界。因此,在比特币的大部分历史中,收益型应用如借贷、借款或流动性提供要么不可能实现,要么需要链下中介和托管人。BlockFi、Celsius 和 Genesis 等解决方案填补了这一空白,但最终崩溃,加强了对中心化收益机制的普遍质疑。
即使是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协议也无法原生集成比特币。相反,它们需要由托管人或通过复杂的桥接机制发行的包装表示或抵押版本的 BTC(如 WBTC、renBTC 或 tBTC)。这引入了托管风险、跨链摩擦和额外的信任假设,比特币纯粹主义者通常避开这些。尽管在许多时期比特币代表了加密货币总市值的 50%以上,但其链上效用在结算和投机交易之外仍然微乎其微。
包装比特币在 2020-2022 年 DeFi 繁荣期间扮演了使收益敞口成为可能的重要角色。WBTC 作为最广泛采用的变种,在巅峰时期锁定的总价值超过 40 亿美元。然而,其设计要求用户将比特币交给中心化托管人(BitGo),以换取 ERC-20 代币。这个过程虽然可行,但与比特币的核心原则——最小化信任和自我托管——相冲突。
此外,无法审计或独立验证支持包装资产的储备导致市场担忧日益增长。Tornado Cash 制裁、桥接黑客攻击(如 Wormhole、Nomad)和 DeFi 协议漏洞进一步强化了将比特币转移到以太坊领域会带来不成比例风险的市场认知。用户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完全放弃收益,要么在外部生态系统中暴露于托管或智能合约风险。
比特币的设计初衷并非支持图灵完备执行。区块链专家表示,其脚本语言 Script 被刻意限制,以避免无限循环、合约膨胀和早期以太坊合约中出现的漏洞等可能性。这些限制使得直接在比特币上编写表现力丰富的智能合约几乎不可能。虽然比特币脚本支持多重签名交易和基本的时间锁定功能,但它缺乏程序化状态转换、可组合的合约调用和基于 gas 的执行计量等关键基本要素。
此外,比特币的保守文化和僵化的治理模式意味着协议层面的升级缓慢且充满争议。诸如 Taproot 等提案,尽管得到广泛支持,却花了数年才激活,该提案增加了 Schnorr 签名和对 Merkelized 抽象语法树(MAST)的支持。因此,比特币在可编程资产竞赛中被抛在了后面。
同时,以太坊和更新的链如 Solana、Avalanche 和 Arbitrum 创建了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拥有数百个协议、可组合标准(ERC-20、ERC-4626)和集成工具。这些环境使 DeFi 能够在没有比特币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蓬勃发展,进一步使其远离链上金融。
从 2023 年底开始,一系列技术突破挑战了比特币无法支持原生收益的传统观念。Ordinals 和铭文的兴起引入了比特币 NFT 的概念,证明任意元数据可以嵌入比特币交易中。这触发了文化和技术上的双重转变。市场数据显示,比特币用户愿意为非货币功能付费,且协议开发者能够以创新方式利用现有基本要素。
与此同时,2023 年 10 月 BitVM 的引入提供了一个革命性框架,用于构建可以使用比特币现有操作码在链上验证的链下程序。技术专家解释,BitVM 不需要共识变更或软分叉。相反,它使用挑战-响应协议和哈希原像验证来证明链下计算的正确性。这种方法为构建 rollup、桥接和可编程金融合约开辟了新路径,而无需修改比特币的基础层。
到 2024 年,像 BitVMX 这样的扩展开始出现,提供更可扩展和模块化的 BitVM 原则实现。BitVMX 集成了虚拟 CPU 模型(例如 RISC-V)和乐观 rollup 逻辑,允许复杂程序在链外执行,定期通过比特币的脚本语言强制执行证明。这使得创建以真实 BTC 结算的比特币原生借贷协议、自动做市商和质押模块成为可能,无需包装或桥接到其他链。
到 2025 年,比特币原生收益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实验——它已成为市场必需品。随着比特币交易价格超过 12 万美元,以及通过 ETF 和托管平台增加的机构持仓,持有闲置 BTC 的机会成本变得极为显著。金融分析师指出,资产管理公司、养老基金和加密货币金库越来越多地探索低风险、产生收益的策略,同时保留对原生 BTC 的敞口。具有可编程能力的比特币 Layer-2 的出现创造了一个全新资产类别:不损害托管或共识完整性的产生收益的比特币。
像 Citrea、Bitlayer 和 LayerBTC 这样的创新项目已吸引了风险投资和机构试点。Citrea 作为首个支持比特币的 ZK-rollup,在测试网上推出,支持原生结算。Bitlayer,一个通过 BitVMX 保障的乐观 rollup,获得了富兰克林邓普顿的资金支持,现在正在引入无需包装代币即可运行的 DeFi 应用。这些项目生动展示了比特币原生收益格局如何从概念验证阶段迅速迈向全面商业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