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數據和政策背景來看,這次降息更傾向於預防式降息而非“衰退降息”;市場出現暴跌的概率較低,但需警惕通脹反彈和政策預期波動;與去年相比,降息的驅動因素和市場影響存在相似性,但風險結構有所不同。以下是具體分析:



一、這次降息是否屬於“衰退降息”?

要判斷是否爲“衰退降息”,需明確其定義:衰退降息通常發生在經濟出現明顯衰退(如GDP連續負增長、失業率大幅飆升)時,目的是緊急刺激經濟,降息幅度大、週期長(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或2020年疫情期間的降息)。而當前經濟背景更符合“預防式降息”:

1. 就業市場降溫但未崩潰:
根據金十數據,美國2025年非農就業基準變動初值爲-91.1萬人,遠低於預期的-70萬,且截至2025年3月的12個月內,私人非農就業減少88萬人,多個行業(貿易、休閒酒店、專業服務等)就業下滑。失業率雖升至4.3%(2021年11月以來新高),但未出現類似2008年的“飆升”,且勞動參與率保持穩定。
2. 經濟未進入全面衰退:
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曾預測2025年一季度GDP環比折年率爲-2.1%,但這更多是受川普政策預期、寒冬天氣等短期因素擾動,而非持續的結構性衰退。消費韌性仍存,居民資產負債表相對健康。
3. 通脹壓力可控:
核心PCE通脹接近联准会2%目標(2024年降息時核心PCE爲3.2%),雖有“工資-通脹螺旋”風險(服務部門時薪增速仍達0.3%),但未出現失控跡象。這與“衰退降息”時通脹通常低迷甚至通縮的背景不同。

二、市場會“暴跌”嗎?

歷史經驗顯示,預防式降息週期中市場通常不會暴跌,反而可能因政策寬松預期迎來結構性機會,但需警惕以下風險:

1. 短期波動與預期博弈:
若降息幅度不及預期(如市場預期50BP但實際25BP),或通脹數據反彈(如核心CPI超3%),美股可能回調(類似2024年11月降息後市場“先漲後跌”)。但當前市場已充分定價降息預期(9月降息概率超95%),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低。
2. 資產受益方向明確:
- 股市:科技股(蘋果、英偉達)、房地產(Lennar、D.R. Horton)、小盤股(羅素2000指數)受益於融資成本下降,歷史上預防式降息週期標普500平均漲10%-15%。
- 債市: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可能從4.3%降至4.0%,高收益債券違約風險降低。
- 黃金:降息推低美元吸引力,黃金價格或從2500美元/盎司進一步漲(歷史降息週期黃金平均漲幅15%-20%)。
3. 風險點:通脹與關稅:
若川普關稅政策(平均18.4%)推高進口商品價格,或能源價格反彈,可能引發“二次通脹”,導致联准会政策轉向,進而壓制風險資產。

三、與去年(2024年)降息的影響對比

2024年和2025年的降息均屬於預防式降息,但驅動因素和市場反應存在差異:

維度 2024年降息 2025年降息
觸發原因 通脹從3.9%降至3.2%,就業市場初現降溫跡象 就業市場加速疲軟(失業率4.3%),GDP短期承壓
降息幅度 累計100BP(9月50BP+11月25BP+12月25BP) 預計累計75-100BP(9月或50BP,後續25BP/次)
市場反應 美股先漲後波動,科技股領漲;黃金漲20% 科技股、房地產、黃金或延續強勢;警惕通脹反彈
政策風險 通脹“最後一公裏”壓力(核心CPI仍處3%以上) “工資-通脹螺旋”+關稅政策推升通脹的雙重風險

四、結論

1. 這次降息不是衰退降息,而是联准会在經濟“軟著陸”預期下的預防性調整,目的是緩解就業市場降溫壓力、避免經濟硬著陸。
2. 市場暴跌概率低,但需關注9月降息幅度(25BP vs 50BP)及後續通脹數據。若降息落地,科技股、房地產、黃金仍是主要受益方向。
3. 與去年相比,兩者均爲預防式降息,但2025年就業市場更弱、通脹風險更復雜,政策節奏可能“邊走邊看”,市場波動或大於去年,但趨勢性機會仍存。 #美联储降息预期#
SOL2.57%
GUSD-0.01%
GT0.26%
BTC1.55%
ETH2.5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