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 · 中秋創作激勵 Day 2 話題公布- #DOGE ETF上市# !
創作點亮中秋,帶熱門話題發帖,瓜分 $5,000 中秋好禮!🎁
立即報名查看詳情 👉 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953
💝 新用戶首次發帖並完成互動任務,即可瓜分 $600 新人獎池!
🔥 Day 2 熱門話題:DOGE ETF上市
REX Shares 與 Osprey Funds 推出的 Dogecoin ETF(代碼 DOJE)預計本週四正式交易,成爲美國首只上市的 Dogecoin ETF!隨着首只 Meme 幣 ETF 的開啓,未來還有哪些 Meme 幣可能獲得批準?對此你有何看法?快來發帖分享你的觀點吧!
發帖建議:
1️⃣ 你認爲 DOJE 上市會對 DOGE 短期價格產生什麼影響?
2️⃣ 你預測未來還有哪些 Meme 幣 ETF 可能被批準?
3️⃣ 你近期在 #DOGE# 上的交易策略是什麼?有哪些成功經驗或操作技巧?
快帶上 #DOGE ETF上市# 和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發帖,內容越多越優質,越有機會贏取 $5,000 中秋好禮!
#ETF#
51% 是僞命題?30% 算力攻陷門羅幣的真相
撰文:鏈上觀
感謝大佬的真知灼見,學到了很多。這件事我真心發現可大可小,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再補充幾個觀點:
1)看到海外大 V 用這件事 Fud 比特幣,理由是看到當前的礦池算力佔比,前兩大礦池 Foundry USA(33.6%) 和 AntPool(17.9%)已經加起來超過 51%,所以得出一個粗暴的結論,若兩大礦池聯合作惡,比特幣也藥丸。這是典型的外行人瞎看熱鬧事件,因爲他忽略了兩點:
1、兩個礦池佔比 51%和一個礦池超過 51%完全是兩碼事,天上地下;
2、礦池的算力不代表完全收買礦工的算力,當單個礦池算力過高,礦工規避風險,通常會主動選擇切算力避險;
所以中本聰的 POW 的共識走到現在,綜合了算力、經濟、利益博弈等因素,達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短期內幾乎不存在被打破的可能,所以借此事 Fud BTC 的人消停下吧。
2)認可張韌老師所說的 Monero的問題不等於 POW 的問題,即使 POW 存在極端條件下的安全風險,也不代表 POS 就完全是最優解。
事實上,POW 存在的問題有 ASIC 作爲護城河這一點做了最優解選擇,避開了通用 CPU/GPU 挖礦存在的坑,退一步講即使是純 CPU/GUP 挖礦的鏈,試圖靠一個已經披露的礦工賄賂方式來進行攻擊也存在種種考驗,比如交易所提高確認數、礦工增加 checkpoint 等等方式都可以降低被攻擊的概率。
你看,談 POW 的問題就聚焦在 POW 上,跨共識對比,就會存在理解偏差,事實上,跳出共識各自的安全風險邊界都存在,當然抗衡的方式也不一樣,不能厚此薄彼。
3)看到 0xTodd 老師轉發了我的帖子,談到了 「自私挖礦」的概念,簡單理解,就是礦工挖到塊之後應該立即廣播,但自私礦工會偷偷把挖到的塊藏起,形成一條「私鏈」。等誠實礦工公布新塊時,自私礦工突然放出自己藏的更長鏈,讓誠實礦工的工作全部作廢。
這其實是很流氓的做法,也是這次 Qubic 的主要攻擊方式,實際上它的算力並沒有真正達到 51%可能控制 30%左右,就可以短暫實現理論上的「雙花攻擊」? 因爲,用 30%的礦工進行自私挖礦,形成一條影子鏈,當誠實礦工挖出新塊時,Qubic 突然放出自己藏的更長鏈,使得大量真實礦工區塊作廢,理論上可以造成 51%以上算力的破壞效果。進一步言之,如果 Qubic 控制的礦池礦工節點分布夠廣,也能利用網路延遲等因素進一步降低算力的比例,還能達到同樣控制全網算力的效果。
所以說,Qubic這次的攻擊存在非常大的偶然性和隱蔽性,也就意味着一旦這種方式被公開了,再度故技重施的話門檻就會變更高。
4)但我和 n33k安全大佬有聊到一個可能性,就是 Qubic 不再故技重施,而是用「溫水煮青蛙式」的攻擊進行操作,進一步賄賂礦工增加自己的礦池規模,然後讓一部分礦工故意挖空塊,給 Monero 網路的正常運轉制造混亂。
如此這般下去,會導致越來越多的門羅礦工出逃,畢竟收益變少了,體驗很賊糟糕,這樣一來,慢慢的 Qubic 控制的算力規模就越大,直到 50%以上,到時候 Game over 大家都沒得玩。這種慢性攻擊的方式其實也挺可怕的。
雖然沒有理由能證實 Qubic 有必要這樣做,但是這種「寄生蟲式」的慢性攻擊確實存在可能性。因爲前期 Qubic 不用在意一部分礦工在門羅挖空塊,他們還會有$XMR的獎勵,還能做 AI 訓練,中後期門羅若廢掉收益變低,他們還有可能攻擊 Grin、Beam 等其他鏈。整個過程中 Qubic 可以始終堅守自己的 AI 訓練主線,邏輯也就合理了。
因爲當 AI 算力需求指數級增長,當挖礦不再是算力的唯一去處,遊戲規則本身就變了原先攻擊網路的成本是「純燒錢」,現在有了 AI 訓練這個「額外金主」來買單——攻擊成本被 AI 收益對沖了。
這才是我那篇文章最大的擔憂:AI 需求正在打破通用 CPU/GPU POW 挖礦的基本假設——「礦工依賴挖礦收益,因此會維護網路」。當算力有了更賺錢的去處,這個假設就不成立了。 盡管這個過程會很慢,但總存在這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