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慢拉慢砸底層邏輯,看懂少當韭菜!
剛入幣圈的小夥伴,想必對慢拉慢砸困惑不已。今天就來深度剖析一番!
迷惑操作一:慢拉
收集籌碼
主力企圖低價吸籌,若快速拉盤,成本飆升。慢拉如溫水煮青蛙,悄然抬高價格,不易引發市場警覺。例如,一枚原本 10 元的幣,緩緩漲至 15 元,此過程中,不少投資者嫌漲勢慢,拋售手中籌碼,主力便能暗自吸納。
制造錯覺
慢拉營造價格穩步上揚假象,讓投資者誤以爲“穩賺不賠”,吸引更多人追漲買入。當跟風者漸多,主力目的達成。畢竟,看到幣價每日微漲,誰能不心動?
迷惑操作二:慢砸
出貨獲利
主力出貨時,若直接砸盤,難以賣個好價。慢砸則可在下跌途中,將手中幣高價賣給心存僥幸的投資者。比如幣價從 100 元開始慢砸,首日跌至 95 元,部分投資者覺得跌幅不大,或能反彈,便買入接盤,次日又跌至 90 元,主力借此逐步出貨獲利。
引發恐慌
幣價緩慢下跌,投資者心理壓力漸增,眼看價格持續走低,恐慌蔓延,紛紛拋售。待恐慌情緒達頂點,主力便能低價回購拋出的幣,完成收割。
在幣圈,務必加強學習,不被表象迷惑。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與項目基本面,方能擺脫主力操控!
#BTC# #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