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級 AI 應用遇見加密,哪些項目和方向值得關注?

作者:Karen Shen

編譯:深潮TechFlow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加密貨幣和消費級 AI 之間合作的潛在機會。文章分為三個部分:

為什麼選擇加密貨幣 x 消費級 AI?

傳統消費級 AI 概述

加密貨幣 x 消費級 AI 的機遇

為什麼選擇加密貨幣 x 消費級 AI?

過去一年中,AI 和加密貨幣的結合逐漸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點,推動了許多新項目的啟動。大部分關注和資金都流向了 AI 的基礎設施領域,如計算能力、訓練、推理、智能模型和數據基礎設施。

儘管這些項目雄心勃勃,可能帶來大規模的成果,但技術尚未成熟到可以大規模應用,短期內的商業化不太可能實現。這使得市場上在消費者層面留下了一個空白,亟需更具直接影響力的技術應用。

消費級 AI 是指為普通用戶設計的人工智能產品,而非專為企業或特定業務應用設計的產品。這些產品包括 AI 驅動的通用助手、推薦系統、生成工具和創意軟件。隨著 AI 技術的迅速發展,消費級應用變得更加直觀、個性化,並更容易被普通用戶使用。

當前流行的消費級 AI 應用

與需要精確和確定性結果的企業級 AI 不同,消費級 AI 更注重靈活性、創造力和適應性——這些都是 AI 擅長的領域。

儘管還處於早期階段,加密貨幣和消費級 AI 的結合非常吸引人。很少有機會能看到兩種技術同時走向成熟。因此,這個領域值得深入探索,儘管結果難以預測。

在加密貨幣領域,急需更多面向消費者的應用,以提供新穎且吸引人的方式與其基礎技術互動。過去十年,區塊鏈投資推動了基礎設施的飛躍,帶來了更快的區塊生成時間、更低的 Gas 費用、更好的用戶體驗,並在我們幾年前面臨的許多入門障礙上取得了成功。

您只需嘗試使用像 Moonshot 這樣的應用程序,通過 Apple Pay 即時購買 Meme 幣,就能感受到行業的進步。然而,仍然缺乏願意解決有趣的消費者加密貨幣問題的創始人和開發者。

與此同時,消費級 AI 已經準備好進入市場,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將這兩種技術結合起來,構建能夠塑造我們與數字資產和合成智能系統互動、擁有和參與方式的應用程序。

傳統消費級 AI 市場概述

首先,我們將利用兩個資源來幫助我們瞭解傳統(非加密)消費級 AI 領域的最新發展:

a16z 的《網絡流量最高的消費產品》(第三版)

Y Combinator 於 2024 年冬季(Winter 2024)推出的創業孵化項目

a16z 的《網絡流量最高的消費應用》

a16z 報告旨在通過審查網絡流量數據,每六個月對訪問量最大的消費級 AI 網絡和移動產品進行排名。

通過分析這些數據,他們能夠識別消費者如何積極使用消費級 AI 技術的趨勢,哪些類別正在獲得關注,哪些類別正在衰退,以及哪些項目在各個類別中成為早期的贏家。

以下是截至 2024 年 8 月的前 100 個 AI 消費產品,按類別劃分為網絡和移動應用。

顯然,內容生成和編輯工具在消費級 AI 中處於領先地位。

這些應用目前佔據了前 50 個網絡應用中的 52% 和前 100 個移動應用中的 36%。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類別正在從文本到圖像擴展到包括視頻和音樂生成,拓寬了 AI 驅動的創意表達的潛力。

像通用助手、伴侶和生產力工具這樣的流行類別在前 100 名榜單中保持著穩定的地位,反映出持續的市場需求。a16z 報告的第三版中新增了“美學與約會”這一類別,其中有三個項目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加密項目也在跨類別中脫穎而出。Yodayo(現為 Moescape AI),一個動漫伴侶應用,在網絡應用榜單中排名第 22。

Moescape AI

將 a16z 的最新報告與之前的報告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雖然核心消費級 AI 類別保持穩定,但大約 30% 的前 100 個項目是新的,這突顯出該行業的持續演變。

Y Combinator 於 2024 年冬季(Winter 2024)推出的創業孵化項目

接下來,我們審查了 Y Combinator 在 2024 年冬季(Winter 2024)推出的一期創業孵化項目,以識別新興的消費級 AI 項目和類別,這些項目可能尚未在 a16z 的前 100 名網絡流量榜單上獲得足夠的關注。

在這裡,我們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我們預測未來 6 至 12 個月的消費級 AI 趨勢,儘管對這些產品的實際消費者需求仍存在不確定性。

在最近的 235 個項目批次中,63% 專注於 AI,其中 70% 構建在應用層。只有大約 14% 的應用層項目被識別為面向消費者。

以下是我們對消費級 AI 項目的分類嘗試。

同樣,內容生成仍然是創始人中最受歡迎的類別,新的項目正在不斷拓展創意的邊界。

與 a16z 報告中看到的趨勢類似,YC 的最新批次正在探索高級內容類型,包括故事講述、腳本到電影生成、音樂、視頻和以演示為重點的內容。

類似於 a16z 報告中的趨勢,Y Combinator 的最新一期項目正在探索更高級的內容類型,包括故事講述、從腳本到電影的生成、音樂、視頻以及以演示為重點的內容。

最後,遊戲、自助、市場和流媒體等類別在這一批次中出現,標誌著新的方向,而這些方向在 a16z 報告中尚未出現。

加密與消費級 AI 的機遇

在瞭解了傳統消費級 AI 市場的背景趨勢後,我們將目光轉向消費級加密 AI。

首先,我們可以簡要討論 AI 如何為加密產品增添價值,或者相反,加密技術如何為消費級 AI 產品帶來益處。

加密和 AI 各自提供截然不同的價值定位。

可以說,這兩種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價值觀上的衝突——加密技術強調去中心化、隱私和個人所有權,而 AI 則傾向於將權力和控制集中在開發和擁有最先進模型的人手中。

隨著去中心化和開源 AI 的興起,這種界限開始變得模糊。

在消費產品的背景下,AI 的核心創新在於通過生成新穎內容來模擬和擴展人類的創造力,同時從海量數據中學習,利用先進的神經網絡架構建模複雜關係並生成高質量的輸出。

早期的跡象表明,AI 應用具有很強的用戶留存和變現潛力。然而,它們也面臨著所謂的“遊客問題”,即用戶訪問量高但從免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的比例低於預期。

另一方面,加密技術是一個設計空間,具備去中心化、加密經濟激勵和超金融化的特點。它是一個分佈式賬本,可以透明且有出處地存儲任何數字對象的價值。

加密技術在協調活動、整合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以及無摩擦地創建新市場方面表現出色。然而,除了金融基礎設施外,加密技術尚未開發出一個引人注目且可持續的消費級應用。

AI 可能是釋放加密技術更廣泛消費潛力的關鍵部分。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成式 AI 的採用速度非常快,超過了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速度——大約 32% 的美國居民現在每週使用 AI。鑑於這種發展速度,消費級加密技術的開發者若能與 AI 的快速應用同步進行實驗和創新,將會大有裨益。

我們相信,創新的消費應用將會利用 AI 的力量以及加密技術帶來的去中心化和金融化網絡的獨特能力,從而帶來突破性的發展。

市場分析

在加密與 AI 結合的領域,專注於消費者的項目數量仍然相對較少。根據我們的研究,約有 28 個此類項目,但這個數字並不確定。

在這個由眾包構建的去中心化 AI 市場圖中,消費者類別僅佔整個去中心化 AI 市場的約 13%,這顯示了我們在這一領域的巨大增長潛力。作為對比,技術市場中大約 60-70% 是應用層產品,其中約 70-80% 是面向消費者的應用。

雖然本報告僅涵蓋了一小部分項目,但我們已經發現了一些早期的洞見。

我們總結了一些團隊在整合加密和 AI 方面的初步思路。這些洞見被提煉成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其中一些顯示出良好的前景,而另一些可能不太可持續。

激勵機制:利用加密技術來激勵和獎勵用戶在 AI 平臺或應用上的活動。例如,Wayfinder 的本地 Token 用於獎勵那些在鏈上為 AI 智能體創建有價值路徑的智能體和參與者。Botto 這個自治 AI 藝術家則通過讓社區對其藝術創作進行反饋,並以 $BOTTO Tokens 的形式分配其藝術銷售的部分收益來獎勵這種參與。

金融化:在區塊鏈上交易、擁有和從 AI 資產中產生收入的能力。例如,Virtuals Protocol 提供了一個平臺,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擁有一部分 AI 智能體,並從他們所信任的智能體產生的收入中獲益。所有權通過 Token 表示。

版權歸屬:允許知識產權持有者在區塊鏈上追蹤、驗證並索取版稅。例如,像 Oh.xyz 這樣的項目通過加密技術為創作者生成數字孿生 NFT,以驗證內容的真實性,並在未來索取版稅。

應用內或遊戲內經濟:使用加密貨幣作為應用或遊戲中的貨幣。例如,遊戲如 Parallel 和 Today 將設有遊戲內經濟系統,玩家及其 AI 智能體可以使用各自的 Token 進行資源交易。

去中心化:實現網絡、服務和模型的去中心化。例如,BitMind 是 Bittensor網絡上的一個子網,正在構建首個去中心化的深度偽造檢測系統。通過 Bittensor,他們能夠鼓勵 AI 開發者之間的開放競爭,以共同開發最佳的深度偽造檢測模型。

抗審查:解除生成式 AI 內容創作的限制。例如,Venice 是建立在 Morpheus 的去中心化通用智能體網絡之上的私人且無需許可的生成式 AI 助手。與傳統 AI 助手不同,Venice 不會對 AI 進行審查,也不下載用戶對話。

會員系統:使用加密貨幣作為訪問高級功能的手段。例如,MyShell 的生態系統 Token 有多種用途,其中之一是為持有者提供訪問高級功能的權限。

智能助手:利用 AI 簡化人們與加密技術的交互。例如,Wayfinder 、 Fere AI 、 Fungi 和 PAAL AI 是為加密行業設計的特定領域的通用助手或機器人,旨在簡化終端用戶的加密體驗。

內容情境化:利用 AI 實現在區塊鏈上對內容進行情境化和個性化。例如,Unofficial 計劃使用 zkTLS 和 RAG 在 Farcaster 上構建一個鏈上社交的發現引擎。

在分析了當前加密與消費級 AI 市場後,包括加密和 AI 的應用方式以及傳統消費級 AI 中已建立和新興類別的狀況,下一部分將探討這一交匯領域中最具潛力的設計空間。

遊戲與智能體/伴侶

遊戲和智能體/伴侶之所以成為創業者在這個交匯領域中最受歡迎的兩個方向,是因為它們為 AI 和加密技術的實驗提供了理想的環境。

遊戲和智能體通常在虛構的世界中運行,主要目的是娛樂消費者。結果往往不需要是決定性的,對現實生活的影響也很小。因此,這為實驗創造了絕佳的條件。

Today 的遊戲環境

目前,像 Parallel Colony 和 Today 這樣的遊戲正在將 AI 作為產品的核心體驗,即遊戲內的 AI NPC 角色表現得像真人,具備自主性和對話能力。

加密技術被用作遊戲內支付、智能體間支付或解鎖角色擁有權的金融基礎設施。

關鍵在於,這種新的數字經濟為這些加密遊戲提供了相對於即將上市的眾多 AI 遊戲的競爭優勢。

AI 是一種變革性技術,毫無疑問,它正在成為遊戲開發和未來遊戲體驗的關鍵部分——但我們相信,那些在開發 AI 遊戲時就已經考慮到數字原生經濟的團隊將擁有最終的競爭優勢。

遊戲中的 AI 智能體非常有趣,而加密技術則首次為遊戲引入了一個模擬人類經濟體驗的系統。遊戲中的 NPC 不能開設銀行賬戶、進行交易或做出真實的經濟決策。這可能會帶來許多前所未有的行為和機會。

正如 Parallel 的創始人 Kalos 在推特上所言:

這種理念在如今的虛構環境中,比如遊戲中,最為直觀。

開發 AI 智能體和伴侶的項目同樣使用 AI 和加密技術——AI 作為核心體驗,加密技術作為金融基礎。然而,與遊戲不同的是,智能體在一個受限的環境中操作,允許更多複雜的交互,而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很小。目前,智能體和伴侶主要限於一對一或一對多的關係。

例如,通過 MyShell 、 Virtuals Protocol 或 MoeMate ,用戶可以通過聊天或語音功能與 AI 聊天機器人角色互動——這種互動僅限於用戶與聊天機器人(或其他媒介)之間。聊天機器人是具有有限特徵的大語言模型包裝器,特徵可以由機器人的創建者自定義,如交流的語氣、智能體的外觀等。因此,用戶與這些聊天機器人的互動在創意方面也受到限制。

MoeMate 的 Draco Malfoy AI 聊天機器人體驗

雖然與競爭對手類似,ai16z 採用了一種開源和自下而上的方式來構建鏈上 AI 智能體基礎設施,為未來的多智能體系統提供工具。你可以在他們的 Github 上查看相關項目。

在遊戲和智能體領域,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方向,比如多智能體互動體驗或無限遊戲模式。涉及到多對多的 AI 智能體與人類互動的消費者體驗雖然複雜,但可能會帶來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體驗,以及更復雜的加密經濟體系。這些尚未在遊戲環境之外得到充分探索。

我們依然認為,這是創業者們最具潛力的建設領域之一,我們非常期待看到未來的發展。

通用助手與內容生成

通用助手和內容生成工具在傳統消費者 AI 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由於競爭激烈,進入這個市場具有挑戰性且成本高昂,這解釋了為何這些類別在加密市場中的代表性較少,而在傳統 AI 市場中卻佔據強勢地位。

儘管如此,這些工具的需求依然強勁,在 a16z 的網絡流量分析中始終位居前列。對於處於加密與 AI 交匯點的創業者來說,這些類別依然充滿前景,尤其是那些專為加密用戶設計的產品。通過專注於加密領域的特定需求,可以在不直接與傳統市場競爭的情況下創造獨特的價值。

以下是一些例子:

AI 驅動的加密助手:加密領域通常被認為難以導航。無論是想在鏈上購買或交換 Token,還是滿足參與遊戲或社交活動的要求,都存在許多障礙。

你是否在正確的網絡上?如何切換網絡?你是否擁有正確的 Gas Token?如何將資金轉移到正確的網絡?

對於新手來說,學習曲線非常陡峭。即便是對那些熟悉加密技術的人來說,這些任務也可能耗費時間。

儘管行業迄今為止在賬戶抽象、意圖設計和其他 UI/UX 改進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 AI 更有可能整合這些進展並推動變革。一些團隊,如 Wayfinder 、 Fungi 、 PAAL AI 和 Fere AI,已經在探索解決方案,儘管目前還沒有獲得顯著的市場吸引力——這為更多的競爭和專業化留下了空間。

Wayfinder 的加密助手初探

經驗豐富的 Solidity 開發者的需求與新手可能大相徑庭。我們認為,專注於特定用戶群體的團隊(完全針對該群體的問題量身定製體驗)、提供精緻用戶體驗(利用賬戶抽象和意圖設計的最新進展)以及個性化服務(基於用戶的鏈上歷史活動)將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AI 驅動的資產生成:在加密領域,內容生成可以視作資產生成。通過 ERC20、ERC721、ERC1155 及其他標準,可以生成幾乎無限的資產。就像 Midjourney 和 DALL-E 生成圖像,或 SUNO 創作音樂一樣,AI 在生成加密資產方面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例如,Truth Terminal 的 $GOAT Token、Wayfinder 的資產部署代理、Swan 即將推出的遊戲化資產生成市場以及 Virtuals Protocol 的 AI 代理啟動板等項目都是 AI 驅動的加密資產生成的早期示例。

這裡有一個演示視頻,展示瞭如何使用 Wayfinder 創建資產。

除了生成資產,AI 還能塑造敘事、推廣資產,並賦予其“聲音”。對於像 memecoins 這樣的特定資產類型(無外部依賴),AI 可以有效地簡化從頭到尾的資產開發過程。

在一個 AI 智能體可以無縫生成無限加密資產的世界中,開發者的機會在於識別價值和注意力可能流向的方向。例如,Virtuals Protocol 認為投機將轉向創作者層面,使消費者能夠對 AI 智能體吸引注意力和創造有趣資產的能力進行投機。

我們正處於一個新興現實的初期階段,在這個現實中,AI 能夠生成加密資產形式的實際財務價值,並供人們享受和投機。儘管這種發展的未來難以預測,但這裡有許多值得實驗的領域,我們將密切關注其走向。

其他領域

在加密技術與消費者 AI 的交匯點,還有許多領域尚未被探索。隨著 AI 的快速進步,這些領域可能會迅速擴展和演變。儘管有些領域可能壽命較短,適合與加密技術結合的領域較少,但依然有充足的實驗空間——對此我們表示歡迎!

一種思考方式是考慮某些傳統消費者 AI 項目的加密版本,這些項目通常沒有與加密技術結合。例如,我們將加密技術應用於 a16z 和 YC 列表中的兩個類別,並額外添加了一個。

教育科技(Edtech)是一個受歡迎的消費者 AI 類別,可以在技術堆棧的不同層面上受益於加密技術。教育涵蓋地區、科目、語言、教育水平和教學方法。與其採用集中化的方法,教育科技可能會從全球貢獻者的開源開發中受益。在這種情況下,Bittensor 上專注於教育科技的子網可以幫助構建這些模型。

加密技術還可以應用於教育科技應用的激勵層面。超越傳統的遊戲化策略,如 Duolingo 的每日連勝,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加密技術在供需兩方面獲得獎勵。

在自助領域,加密技術在數據所有權和貨幣化方面的潛力可能具有吸引力。由於成本、恥辱、缺乏意識以及專業人員的短缺,心理健康服務仍然難以獲得。像 Sonia 和 Maia(均為最近的 Y Combinator 孵化項目)這樣的項目,展示了負擔得起的 AI 驅動治療師解決方案的初步曙光。傳統上,治療師的筆記通常存儲在辦公室的紙質或數字文件中,數據難以訪問。然而,隨著 AI 驅動的治療師的出現,數據可以私密地在線存儲,從您的心理健康數據中可以解鎖全新的應用場景。

設想一下,如果你能夠真正擁有你的 AI 治療會話的數據。你可以選擇將其保密、將其貨幣化,或者匿名貢獻給一個健康數據網絡,以支持有意義的研究。像 Vana 這樣的加密原生項目正在網絡層面上實現這一點,讓人們能夠掌控自己的數據。

在娛樂領域,像 Unlonely 這樣的項目正在嘗試加密原生的直播,用戶可以通過交易平臺的 Token 來投機和影響直播的結果。目前,這種模式僅限於現實生活中的事件,但未來也可能擴展到 AI 生成的內容。這將實現全天候的直播,用戶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直播的敘述。MineTard AI 是最近出現的一個早期例子。它是一個 AI 智能體,在 Kick 平臺上全天候直播 Minecraft,持有 $MTard 的用戶可以對智能體施加影響。

去年,TikTok 上出現了一種病毒式的趨勢,創作者扮演 NPC,依據他們收到的“禮物”進行特定動作。雖然這種內容類型的流行時間較短,但它清楚地表明瞭消費者對互動直播體驗的興趣。隨著 AI 驅動的 NPC 技術的進步,類似的遊戲化互動可能適合加密原生的直播,其中 AI NPC 可以實時響應用戶輸入。

這些只是一些關於如何將加密和 AI 應用於消費者應用的初步構想。還有許多未在本報告中提及的想法,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們預計會有更多新穎的應用出現。

結語

正如你可能已經注意到的,我們對加密和消費者 AI 的交匯點充滿了(極大的)期待。目前在這個領域開發的項目僅僅展示了潛力的一小部分。

隨著這兩項技術的同步成熟,創業者們迎來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創造出一波新的消費應用,這些應用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與數字資產和合成智能的互動方式。

我們鼓勵那些在這一領域進行創新的人,繼續突破界限,探索這些技術的非傳統應用。希望這篇文章能成為一些人開始這段旅程的有用資源。

如果你是在這一交匯點上進行開發的創作者,我們非常希望能與你交流!

披露/免責聲明:在本文發佈時,Collab+Currency 或其成員可能持有本文中提到的一些資產。本文作者和 Collab+Currency 並不支持或推薦擁有文章中提到的任何項目或收藏。

本文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儘管我們已努力驗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但無法作出任何保證。投資者應認識到,投資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的風險,僅適合那些願意承擔此類風險的人。任何前瞻性聲明均基於特定假設、分析、歷史趨勢的看法、當前狀況及預期未來發展等因素。這些聲明並不保證未來的表現,且存在一定的風險、不確定性和難以預測的假設。

X1.7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