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 Web 3.0?


Web 3.0,也稱為Web3,是第三代萬維網。 Web 3.0 旨在去中心化、向所有人開放(採用自下而上的設計),並建立在區塊鏈技術和語義網的開發之上,語義網將網絡描述為有意義鏈接的數據的網絡。
Web 3.0 基於一組特定的原則、技術參數和價值觀,將其與萬維網的早期迭代(Web 2.0 和 Web 1.0)區分開來。 Web 3.0 設想了一個沒有中心化公司的世界,人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數據,交易透明地記錄在區塊鏈或任何人都可以搜尋的資料庫上。
Web 2.0 與 Web 3.0
Web 2.0 和 Web 3.0 之間的主要區別涉及資料儲存、連接性、貨幣和去中心化。 Web 2.0 是關於創建內容並與網站互動。 Web 3.0 意味著讓自己沉浸在數位體驗中,它涉及個人資料的個人控制、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記錄保存等概念。
Web 2.0 基於法定貨幣運行,而 Web 3.0 則依賴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模型。這是去中心化目標的一部分,即將控制權從中心化的公司或政府轉移到使用者或集體。去中心化的前提超越了貨幣,涵蓋了從應用程式到數據的一切。
從效能角度來看,Web 3.0 可能會比 Web 2.0 慢,至少在開始時是如此。這是因為交易是在多個伺服器(獨立運行)上處理的,而不是在一個或一組集中式伺服器上處理。
看來我們現在正處於從 Web 2.0 轉向 Web 3.0 的過程中。事實上,有人說我們已經生活在 Web 3.0 中
Web 3.0 以技術方式存在,例如區塊鏈;以使用者體驗方式存在,例如可以破解您的意圖的 Web 3.0 應用程式。以下是一些已經存在的 Web 3.0 範例:
區塊鏈技術:儲存在網路上大量電腦上的去中心化交易記錄。所有交易都可以公開查看,依賴複雜的加密,並且是永久性的。
加密貨幣:一種不受任何政府或中央銀行控制的去中心化貨幣,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記錄交易。目前有數千種加密貨幣,其中比特幣是最著名的。
NFT:一種與獨特的數位或實體資產相關聯的不可替代的代幣,無法用其他資產取代。 NFT 不是由可替代或可交易代幣組成的加密貨幣。 Web3 技術的這個創意範例必將在未來不斷發展。
分散式運算或邊緣運算:此技術旨在盡可能接近請求或產生的地方提供線上資料和服務。邊緣運算利用許多連接在一起的設備的處理能力,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超級電腦。去中心化運算與物聯網緊密相連。 #ContentStar# #BountyCreator# #NewYearCelebration# #GateioBountyCreator# #HotTopicDiscussion#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