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限時賞金活動第三期上線!
在 Alpha 區交易熱門代幣,瓜分 $30,000 獎池!
💰 獎勵規則:
1️⃣ 連續2日每日交易滿 128 USDT,即可參與共享 $20,000 美金盲盒獎勵
2️⃣ 累計買入 ≥1,024 USDT,交易量前100名可直領獎勵 100美金盲盒
⏰ 活動時間:8月29日 16:00 — 8月31日 16:00 (UTC+8)
👉 立即參與交易: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841
#GateAlpha # #GateAlphaPoints # #onchain#
用戶體驗是Web3大規模採用的殺手級應用 | 觀點
當FTX在2022年崩潰時,它不僅蒸發了數十億美元的客戶資金;該交易所的崩潰還打擊了對大部分加密經濟中集中架構的信心。到2025年,法院爭鬥仍在繼續,包括計劃歸還19億美金的爭議索賠,這提醒人們在一個無信任的生態系統中信任中介可能是一個風險的矛盾。
總結
在2023年FTX崩潰之後,自我保管市場的價值已經達到15億美元,並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84億美元。這不僅僅是對危機的臨時反應;它標志着人們心態的深刻轉變。用戶希望擁有能夠讓他們掌控的工具。
用戶尋求重新掌控並不令人驚訝。許多人將他們的資產轉移到非托管錢包,尋求在自己的個人責任中獲得安全,在那裏他們可以持有自己的密鑰並承擔自己的風險。
行爲轉變背後的數字
2024年第四季度,前十大集中交易所的現貨交易量環比下降了16.3%,從6.5萬億美元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4萬億美元。同時,前十大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在同一時期內增長了6.2%,2025年第一季度的總交易量達到了7007億美元,較2024年第四季度的6600億美元有所上升,根據CoinGecko的數據。鏈上數據顯示,自我保管的需求不斷增長,長期持有者每月累計超過19000個比特幣,根據Glassnode的統計。
這不再是恐慌。根據Chainalysis的數據,這一上升趨勢現在包括機構和零售用戶自願轉向自我保管。他們不是出於恐懼;他們尋求的是控制、透明和自主權。
敘述不再是關於銀行擠兌。它是在一個新的範式中,crypto 用戶完全設計出信任的方程。但在逃避基於信任的系統時,許多用戶與一種新的障礙相碰撞:設計復雜性。自我保管可能承諾自治,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它可能帶來困惑。如果 2022 年是人們意識到集中化風險的一年,那麼 2025 年的現實仍然顯示出在加密最重要工具核心的可用性差距。
最初作爲資產遷移的事情,已經成爲對行業設計優先級的壓力測試。許多錢包、去中心化應用和協議仍然沒有完全準備好迎接下一波現在持有自己密鑰的用戶。
大多數加密團隊仍然對用戶體驗的誤解
但盡管自我保管的轉變正在加速,crypto 的前端仍然落後於其承諾。盡管內部有很多創新,但對於外行人來說,大多數錢包和 dApp 看起來似乎更適合內部人士,而不是普通用戶。
恢復過程可能會讓人感到無情。行話泛濫,界面仍然像難題一樣。2024年的可用性研究發現,由於說明不清和設計模式不熟悉,用戶在執行基本錢包功能時可能會遇到困難,突顯了技術設計與現實理解之間的顯著脫節。
太多的 DeFi 協議仍然優先考慮代幣機制而非用戶流程,將用戶體驗視爲協議上的一層塗料,而不是根本的設計挑戰。更糟的是,一些自我托管工具嚴重依賴於集中式遠程過程調用提供者,或默認使用雲備份,這使用戶產生了一種虛假的控制感。研究表明,盡管區塊鏈承諾去中心化,但用戶仍然常常依賴於集中式信任錨,例如領先的基礎設施服務,這與區塊鏈信任無關交互的根本承諾相矛盾。
UX和入門是加密貨幣的前門
這裏的諷刺是:具有最大用戶賦能潛力的工具往往是最難使用的。意識形態並沒有爲新用戶提供便利;幹淨的用戶體驗才是關鍵。成功的產品不僅僅是推出新功能;它們在重新思考加密應該如何被感知。在用戶能夠受益於出色的用戶體驗之前,他們首先必須進入生態系統。這就是法幣到加密貨幣橋梁變得至關重要的地方。
法幣入口是通往web3的前門。它們塑造了第一印象。如果它們速度慢、令人困惑或需要太多技術知識,用戶可能永遠不會回來。一個順暢、合規的入口不僅幫助用戶獲取加密貨幣;它從第一次點擊開始建立信任。這就是爲什麼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之間的基礎設施層如此重要。最成功的錢包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往往不僅歸功於智能功能,還歸功於良好的法幣接入。
無縫的、符合KYC要求的支付通道正在推動這一轉型,使用戶能夠通過銀行借記卡或信用卡,或通過Apple Pay和Google Pay等無縫服務獲得對加密貨幣的訪問。這種基礎設施爲可擴展的、符合現實的採用奠定了基礎,使用戶在熟悉的環境中接觸到這些服務,然後引導他們進入自我保管。
MetaMask 正在通過內置的交換和橋接功能取得進展,減少了曾經定義 DeFi 的應用跳轉。諸如 Trust 的錢包已經採用了直觀的應用設計,提供生物識別登入、應用內交換和無縫瀏覽器擴展等功能,以某種方式模仿了多年來在 TradFi 應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做法。Trust 於 2017 年首次推出,其可用性幫助推動了錢包的月活躍用戶超過 1700 萬,截止 2025 年總下載量超過 2 億。但無論這些工具本身有多強大,定義旅程的還是入口點。
去中心化從來不是二元的
如果更好的用戶體驗降低了自我保管的門檻,它也暴露了一個更深層的真相:許多用戶並不是純粹去中心化的倡導者。他們希望系統感覺安全、清晰和可靠,即使這可能意味着接受一些權衡。
優秀的用戶體驗並不意味着簡化加密貨幣。它是關於傳達風險、顯現信任信號,並在後端混亂時仍然建立信心。你不應該必須解碼十六進制字符串來驗證交易。界面應該清晰地顯現風險和意圖,安全地引導用戶進行恢復,並讓你在後端基礎設施共享時仍然感到掌控。這是加密貨幣尚未完全接受的信任設計挑戰。
下一個1億用戶
下一個億萬用戶不會因爲新的區塊鏈或新穎的協議而出現。他們會在錢包無法被遺失時出現,在去中心化應用程式使用人類語言而非協議代碼時出現,以及在安全性被硬編碼到應用程序中時出現。加密貨幣最初是對信任的反叛,但爲了行業的擴大,它需要讓人感覺可信。這不是一個可擴展性問題。
爲了讓行業實現規模化,必須面對兩個現實:人們相信去中心化這一理念,但要求可用性作爲條件。下一個週期的贏家不會是最無權限或最可編程的;他們將是那些讓web3變得無形的人。這意味着要構建無縫的法幣到加密貨幣的網關、直觀的自我保管工具,以及符合用戶當前需求的應用程序。
彼得·科茲亞科夫
彼得·科茲亞科夫是Mercuryo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ercuryo是一家支付基礎設施平台。彼得在支付行業擁有超過10年的經驗,是一位技術領袖,擅長戰略發展,並具備洞察全局的天賦:能夠看到推動加密支付普及的微趨勢的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