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Web3監管收緊後的行業洗牌與新機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期發布的一則聲明在亞洲Web3圈引發震動。聲明要求所有未持牌的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DTSPs)在6月30日前停止所有業務,否則將面臨刑事處罰。這標志着新加坡對Web3行業監管態度的顯著轉變。此次監管收緊的核心是2022年通過的《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案》,特別是其中第137條規定。該條款要求所有在新加坡設有營業場所並向境外用戶提供數字代幣服務的個人或機構必須獲得DTSP牌照。這一"穿透式監管"邏輯旨在全面覆蓋新加坡境內外業務,堵住監管套利空間。MAS對"數字代幣服務"的定義涵蓋了從代幣發行、托管、交易到支付等幾乎所有數字資產業務環節。沒有牌照的企業將被要求立即停止相關業務。這一嚴格監管的根本原因在於新加坡對國家金融聲譽的極度重視,以及對數字代幣服務跨境匿名屬性可能帶來的洗錢、恐怖融資等風險的擔憂。新規出臺後,新加坡的Web3從業者迅速分化。一些小型項目方和個人從業者面臨巨大壓力,不排除搬離新加坡的可能。申請DTSP牌照的高門檻也讓許多初創企業望而卻步。然而,一些本地業內人士認爲,這更多是對既有監管框架的明確和細化,而非徹底轉向。與此同時,香港和迪拜正積極吸引全球加密人才。香港推出了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框架,而迪拜則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稅收環境和獨立的數字資產監管機構。但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不可能有完全獨立於全球規則之外的"烏托邦"。在這場監管變革中,穩定幣和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正成爲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穩定幣市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在跨境支付結算中的活躍度不斷攀升。同時,RWA被視爲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全球範圍內,各國正在爲數字貨幣"鑄幣"的主導權展開激烈角逐。對於成功獲得牌照的機構而言,新的監管環境正在構建起清晰的競爭壁壘。目前僅有33家企業獲得數字支付代幣(DPT)牌照,包括Coinbase、Circle等知名機構。一些新加坡本地機構,如MetaComp,已經搭建起完善的合規持牌體系,正在通過區塊鏈方式構建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MetaComp作爲MAS授權的大型支付機構,不僅持有跨境支付與DPT業務牌照,還構建了覆蓋支付、證券、托管、衍生品等多領域的綜合合規體系。這種本地化全面合規的路徑,爲新加坡的Web3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來十年,隨着各國監管的深化,合規能力將成爲行業分水嶺。那些具備前置牌照、扎實支付網絡與RWA發行結構的先行者,有望在新一輪全球數字金融秩序中佔據有利地位。
新加坡收緊Web3監管:行業洗牌與穩定幣RWA新機遇
新加坡Web3監管收緊後的行業洗牌與新機遇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期發布的一則聲明在亞洲Web3圈引發震動。聲明要求所有未持牌的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DTSPs)在6月30日前停止所有業務,否則將面臨刑事處罰。這標志着新加坡對Web3行業監管態度的顯著轉變。
此次監管收緊的核心是2022年通過的《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案》,特別是其中第137條規定。該條款要求所有在新加坡設有營業場所並向境外用戶提供數字代幣服務的個人或機構必須獲得DTSP牌照。這一"穿透式監管"邏輯旨在全面覆蓋新加坡境內外業務,堵住監管套利空間。
MAS對"數字代幣服務"的定義涵蓋了從代幣發行、托管、交易到支付等幾乎所有數字資產業務環節。沒有牌照的企業將被要求立即停止相關業務。這一嚴格監管的根本原因在於新加坡對國家金融聲譽的極度重視,以及對數字代幣服務跨境匿名屬性可能帶來的洗錢、恐怖融資等風險的擔憂。
新規出臺後,新加坡的Web3從業者迅速分化。一些小型項目方和個人從業者面臨巨大壓力,不排除搬離新加坡的可能。申請DTSP牌照的高門檻也讓許多初創企業望而卻步。然而,一些本地業內人士認爲,這更多是對既有監管框架的明確和細化,而非徹底轉向。
與此同時,香港和迪拜正積極吸引全球加密人才。香港推出了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框架,而迪拜則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稅收環境和獨立的數字資產監管機構。但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不可能有完全獨立於全球規則之外的"烏托邦"。
在這場監管變革中,穩定幣和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正成爲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穩定幣市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在跨境支付結算中的活躍度不斷攀升。同時,RWA被視爲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全球範圍內,各國正在爲數字貨幣"鑄幣"的主導權展開激烈角逐。
對於成功獲得牌照的機構而言,新的監管環境正在構建起清晰的競爭壁壘。目前僅有33家企業獲得數字支付代幣(DPT)牌照,包括Coinbase、Circle等知名機構。一些新加坡本地機構,如MetaComp,已經搭建起完善的合規持牌體系,正在通過區塊鏈方式構建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
MetaComp作爲MAS授權的大型支付機構,不僅持有跨境支付與DPT業務牌照,還構建了覆蓋支付、證券、托管、衍生品等多領域的綜合合規體系。這種本地化全面合規的路徑,爲新加坡的Web3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未來十年,隨着各國監管的深化,合規能力將成爲行業分水嶺。那些具備前置牌照、扎實支付網絡與RWA發行結構的先行者,有望在新一輪全球數字金融秩序中佔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