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全面擁抱加密貨幣 欲以數字資產重塑經濟未來

robot
摘要生成中

首爾押注數字資產 期望重塑經濟未來

2024年12月,韓國政壇發生一場戲劇性變局。前總統尹錫悅的一系列出人意料的舉動,包括宣布軍管和試圖對朝鮮採取軍事行動,最終導致其被彈劾下臺。這場政治動蕩意外地爲韓國推行全球最激進的加密貨幣政策之一鋪平了道路。

繼任的李在明政府迅速抓住機會,推出了《數字資產基本法》,並着手廢除長達八年的企業加密貨幣限制政策。這一舉措背後有其深層原因:韓國作爲一個科技先進的經濟體,民衆對加密貨幣的接受度很高,同時該國也面臨着傳統貨幣政策難以解決的結構性經濟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加密貨幣既爲緩解當前經濟壓力提供了解決方案,也爲構建長期競爭優勢奠定了基礎。

目前,韓國持有加密貨幣帳戶的人數已達1600萬,超過了該國股票投資者的數量。這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韓國人口參與了加密貨幣交易,在60歲以下的成年人中,這一比例更是超過半數。甚至20%的政府官員也披露了加密貨幣持倉。根據研究,韓國20至50歲人羣中27%持有加密貨幣,且數字資產佔其金融資產組合的14%。

這種廣泛的參與度是多年來加密貨幣應用不斷升溫的結果,背後的推動因素包括經濟壓力、民衆對技術的熟悉度,以及政治體系最終選擇順應而非抵制這一變革。

首爾豪賭:加密資產能否重塑韓國經濟未來?

經濟壓力推動加密貨幣應用

韓國對加密貨幣的接納,源於傳統政策工具無力解決的真實經濟壓力。2025年韓國GDP增長預期僅爲0.8%,青年失業率升至7.5%。更令人擔憂的是,韓國的家庭債務與GDP之比高達90%-94%,在主要發達經濟體和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這種倒掛的債務結構帶來了獨特的經濟壓力,使得政策決策更多受到個人財務壓力的驅動。

對許多韓國年輕人來說,加密貨幣代表着一種"金融上的絕望"。在傳統投資回報微薄、房地產難以負擔、國家養老金體系可持續性存疑的情況下,加密貨幣成爲了一個幾乎沒有其他財富創造途徑的經濟體中的現實選擇。

李在明政府的加密貨幣政策,部分是爲了防止韓國財富通過以美元計價的數字資產流向海外。2025年第一季度,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所向海外轉移的數字資產約達406億美元,其中穩定幣佔比接近一半。爲應對這一趨勢,政府推出了支持韓元穩定幣發展的政策,旨在提供類似優勢但無需貨幣兌換的選擇,從而減少對外國穩定幣的需求。

機構轉型與政治認可

韓國正逐步解除對企業和機構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限制。政府計劃到2025年底,通過試點項目將加密貨幣交易所帳戶的使用資格擴展至約3500家上市公司和專業機構投資者。各大國內交易所已開始爲這一變化做準備,推出或升級了面向機構的產品和服務。

在政治層面,加密貨幣政策獲得了廣泛支持。兩大主要政黨均承諾將合法化加密貨幣ETF,金融服務委員會也已提交路線圖,計劃在2025年底前批準現貨比特幣ETF和現貨以太坊ETF。政府還採取措施支持加密貨幣企業,如允許它們獲得風險企業資格,享受重大稅收優惠。

這些政策進展得到了投資者的熱烈響應。銀行股在提交穩定幣相關申請後大幅漲,韓國散戶投資者還向全球穩定幣發行商Circle投入大量資金,反映出他們對韓國穩定幣政策如何影響全球市場有着深刻理解。

挑戰與影響

盡管前景看好,韓國的加密貨幣戰略仍面臨諸多挑戰。外部壓力如美國可能實施的高額關稅,可能嚴重影響韓國依賴出口的經濟。國內,央行對私人穩定幣的態度以及稅收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影響政策的實施效果。

然而,韓國的這一政策實驗正受到全球關注。如果成功,韓國模式可能影響其他面臨類似經濟壓力和技術應用需求的國家,爲那些希望在擁抱數字資產創新的同時保持貨幣主權的國家提供參考。

首爾豪賭:加密資產能否重塑韓國經濟未來?

ETH-4.0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TokenUnlockervip
· 50分鐘前
格局来咯!韩国真上道
回復0
LiquidationWatchervip
· 18小時前
不骗你,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加密货币FOMO情绪……还记得之后发生了什么吗?保持安全,家人们
查看原文回復0
GasFeeCryingvip
· 18小時前
年底大的要来了!
回復0
failed_dev_successful_apevip
· 18小時前
局势大变也就韩国敢这么干!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