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華爾街化”:機會還是風險?



1. 暴跌背後的真相
2024年底至2025年4月,ETH從4000美元跌至1500美元,看似崩盤,實則是機構低價吸籌的過程。散戶恐慌拋售,巨鯨和機構趁機買入,籌碼集中度大幅提升。

2. 誰在抄底?
上市公司:如SBET(4.25億美元買ETH)、BMNR(2.5億美元布局質押),把ETH當“數字國債”持有。
資本巨頭:Pantera、Consensys、Peter Thiel等早已布局,控制大量ETH和生態關鍵項目。

3. 新敘事:從“技術”到“金融”
過去ETH靠DeFi、NFT炒作,現在華爾街包裝成:
“生息資產”(質押收益)
“通縮債券”(燃燒+質押減少流通量)
“合規標的”(SEC可能批準ETF)

4. 鏈上數據說明一切
巨鯨持倉增加40%,散戶持有量新低
25%以上ETH被質押,流通盤減少
EIP-4844升級降低費用,吸引更多機構

5. 對散戶的影響
風險:機構控盤可能加劇價格操縱(拉高砸盤)。
機會:若ETH成爲主流金融資產,長期漲空間仍大。

結論
ETH已從“散戶的信仰”變成“機構的工具”,關鍵在於認清趨勢,避免被收割。如果相信華爾街會推高ETH,現在可能是布局時機;如果厭惡操縱,需更謹慎。

ETH BTC 以太坊ETF倒計時
ETH-4.55%
DEFI-8.87%
BTC-3.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