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監管沙盒"實踐:現狀與挑戰"監管沙盒"這一概念最早由英國政府在2015年3月提出。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將其定義爲一個"安全空間",金融科技企業可以在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下小範圍測試創新產品和服務,同時監管機構也能嘗試針對金融創新的監管方式。這種模式旨在實現雙方共贏。這一創新理念隨後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多個國家紛紛設立了針對加密貨幣和虛擬金融的監管沙盒。中國也開始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除香港外,江西贛州、山東泰州、浙江杭州和廣東深圳等地也展開了相關實踐。在政府主導的監管沙盒中,贛州和香港的做法頗具代表性。2017年7月,江西省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啓動運營,這是中國大陸首個由政府部門主導的區塊鏈監管沙盒。該園區鼓勵區塊鏈技術創新和金融應用創新企業入駐,並提供相應政策支持。目前,園區已建成總面積2.5萬平方米,並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香港則於2018年11月宣布將加密貨幣交易所納入監管沙盒。香港證監會計劃通過兩個階段的沙盒監管,探索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運作情況,並決定是否應當對其進行規管。這一過程中,有意接受監管的交易所將獲得特殊的監管豁免,以便進行探索性運營。然而,贛州和香港的監管沙盒存在本質差異。香港的做法更接近國際標準,由最高監管機構推行和運作,政策實驗目標明確。而贛州的模式更像是地方政府主導的孵化園區,是地方差異化發展戰略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還出現了由非政府機構主導的所謂"監管沙盒"。如深圳、青島和杭州等地成立的各類產業園區。這些園區雖冠以"監管沙盒"之名,但實質上更接近傳統的產業集聚區,缺乏政府監管部門的直接參與,難以稱得上是嚴格意義上的監管沙盒。真正的監管沙盒應當連接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兩端,共同在特定範圍內探索適合金融科技創新的新政策。物理空間並非核心,關鍵在於監管創新。目前,國內許多城市以監管沙盒之名行園區孵化之實,對推動監管機制與金融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實質意義有限。未來,如何真正實現監管創新、促進監管機制與金融科技創新的協調發展,仍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探討的重要課題。
全球區塊鏈監管沙盒實踐:進展與挑戰
區塊鏈"監管沙盒"實踐:現狀與挑戰
"監管沙盒"這一概念最早由英國政府在2015年3月提出。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將其定義爲一個"安全空間",金融科技企業可以在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下小範圍測試創新產品和服務,同時監管機構也能嘗試針對金融創新的監管方式。這種模式旨在實現雙方共贏。
這一創新理念隨後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多個國家紛紛設立了針對加密貨幣和虛擬金融的監管沙盒。中國也開始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除香港外,江西贛州、山東泰州、浙江杭州和廣東深圳等地也展開了相關實踐。
在政府主導的監管沙盒中,贛州和香港的做法頗具代表性。2017年7月,江西省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啓動運營,這是中國大陸首個由政府部門主導的區塊鏈監管沙盒。該園區鼓勵區塊鏈技術創新和金融應用創新企業入駐,並提供相應政策支持。目前,園區已建成總面積2.5萬平方米,並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
香港則於2018年11月宣布將加密貨幣交易所納入監管沙盒。香港證監會計劃通過兩個階段的沙盒監管,探索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運作情況,並決定是否應當對其進行規管。這一過程中,有意接受監管的交易所將獲得特殊的監管豁免,以便進行探索性運營。
然而,贛州和香港的監管沙盒存在本質差異。香港的做法更接近國際標準,由最高監管機構推行和運作,政策實驗目標明確。而贛州的模式更像是地方政府主導的孵化園區,是地方差異化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還出現了由非政府機構主導的所謂"監管沙盒"。如深圳、青島和杭州等地成立的各類產業園區。這些園區雖冠以"監管沙盒"之名,但實質上更接近傳統的產業集聚區,缺乏政府監管部門的直接參與,難以稱得上是嚴格意義上的監管沙盒。
真正的監管沙盒應當連接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兩端,共同在特定範圍內探索適合金融科技創新的新政策。物理空間並非核心,關鍵在於監管創新。目前,國內許多城市以監管沙盒之名行園區孵化之實,對推動監管機制與金融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實質意義有限。
未來,如何真正實現監管創新、促進監管機制與金融科技創新的協調發展,仍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探討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