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交易所淨流入流出和機構持倉揭示加密貨幣市場情緒?

交易所淨流入減少15%,表明唱多情緒

最近數據顯示,比特幣交易所的淨流入量顯著減少了15%,這是投資者唱多市場情緒的強烈指標。這一減少表明交易者正在持有他們的資產,而不是準備出售,預計未來價格會升值。市場情緒指標支持這種唱多的前景,恐懼與貪婪指數保持在70的高位,反映出加密貨幣領域持續的樂觀情緒。

鏈上分析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積極趨勢,如比較數據所示:

| 指標 | 上一周期 | 當前週期 | 變化 | |--------|----------------|---------------|--------| | 交易所淨流入 | 標準 | -15% | 減少 | | 恐懼與貪婪指數 | 未知 | 70 | 升高 | | 淨現貨流入 | 較低 | 15.6k (年最高) | 增加 |

有趣的是,雖然交易所的流入減少,但現貨淨流入激增至每年最高的15.6k,顯示出實質性的買入興趣。這一明顯的矛盾實際上加強了唱多的理由,因爲它顯示出減少的賣壓和增加的積累。

"加密資產情緒指數"同時達到了自2025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進一步確認了市場的積極前景。這些指標共同描繪了盡管近期價格波動,投資者信心依然存在的畫面,表明盡管短期波動,基本的牛市仍然保持完整。

機構持有的加密資產市場份額達到20%

機構投資者在加密貨幣市場的存在顯著增加,目前掌握了大約 20% 的市場份額。這個趨勢代表了傳統金融對數字資產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根據 Cointelegraph 最近的年度調查,62% 的專業投資者目前持有數字資產 (43%) 或計劃將其添加到他們的投資組合中 (19%),顯示出機構接受度的提高。

這些持有的分布在不同投資者類型中展現出有趣的模式:

| 投資者類型 | 比特幣持有量 | 以太坊持有量 | |---------------|-----------------|-------------------| | 對沖基金 | 45.3% | 23.2% | | 投資顧問 | 28.0% | 33.0% | | 其他機構 | 26.7% | 43.8% |

這種機構採納正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監管演變。例如,德國已經允許機構基金投資於加密貨幣,正如《金融時報》所報道的那樣。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已經研究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傳統金融(TradFi)之間日益增長的相互關聯,指出監管框架正在適應以容納對數字資產的專業投資。

根據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的研究,高淨值投資者持有數字資產與傳統投資(如黃金)的比例急劇增加——在短短15個月內躍升了90%。這表明,加密貨幣越來越被視爲一個合法的資產類別,值得從成熟投資者那裏獲得重大配置。

鏈上鎖定供應增加至總流通供應的30%

最近數據顯示,NODE代幣已經達到一個重要裏程碑,30%的總流通供應量現在已鎖定在鏈上。這代表了生態系統中代幣持有者的重大承諾。鎖定供應的趨勢與其他成功區塊鏈項目所觀察到的模式相一致,在這些項目中,[staking]和鎖定機制有助於穩定代幣經濟。

爲了提供背景,NodeOps 的創世供應總量爲 678,833,730 個代幣,但最初只有 133,390,828 個在流通中(,約佔總供應量的 19.7%)。鎖定供應量增加至 30% 表明人們對該項目長期願景的信心在增強。

| 項目比較 | 鎖定供應 | 總供應 | |-------------------|---------------|-------------| |NodeOps (NODE) |30% |1,000,000,000 元 | | LTO網路 | 30% | ~90M質押代幣 | |MANTRA DAO 公司 |30% |266,666,666 OM |

這個鎖定供應指標特別值得注意,因爲許多成熟的區塊鏈網路通常在一段時間內實現60%到80%的質押率。目前30%的數字表明NODE已經建立了穩固的初步吸引力,同時保持了可觀的增長潛力。根據2025年6月的預測,關鍵生態系統指標包括近3,000個活躍節點,每個節點需要質押100,000 SQD代幣,進一步通過顯著的鏈上代幣鎖定增強協議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NET-7.3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