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核心價值與監管變革:專家論監管環境下的行業創新與機遇

加密貨幣的核心價值能否在監管變革中存續?

在當前監管環境深刻變革的背景下,加密貨幣行業正面臨着價值重塑與創新機遇並存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業內人士對加密貨幣的本質價值進行了深刻反思;另一方面,對新應用場景的期待也在不斷高漲。

爲深入探討這一問題,我們採訪了一些即將在行業會議上發言的資深專家。這些專家既是加密貨幣領域的資深從業者,也是合理監管的倡導者。他們就如何在監管改革中維護行業核心價值,以及新監管框架下可能出現的創新機遇,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Coindesk觀點:加密貨幣的價值能在監管浪潮中存活嗎?

如何在監管改革中維護加密貨幣的核心價值?

個人自主權和自由是加密領域的核心價值。隱私保護和去中心化之所以重要,是因爲它們是實現這種自主權的基礎。失去這些機制,監控和中心化控制將逐步侵蝕個人主權。

爲在監管改革中維護這些價值,我們需要重新構建討論框架:聚焦於證明新技術不僅能"以不同方式"、更能"以更好方式"實現現行法律的根本目標。例如,許多金融監管規則的初衷是防範資產托管方濫用權力,但人類掌握這種權力時,貪婪和腐敗的風險難以根除。

嚴格監管中介機構是一種方法,但從根本上消除"人類中介"這一角色才能徹底解決問題。這就像自動駕駛技術能從根本上解決酒駕問題,而不是僅僅通過加強管控來遏制。

新技術應用必然會經歷陣痛,其風險特徵也不同於傳統模式。但只要我們始終圍繞"如何用技術創新更好地實現法律目標"這一核心命題展開討論,加密世界的核心價值就能在監管演進中得以延續。

區塊鏈技術能爲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可靠性和安全性,前提是政策框架要通過激勵去中心化來促進其發展。在合理監管下,區塊鏈項目將持續推進去中心化,讓用戶真正掌控自己的金融資產和數字財產,減少對第三方的依賴。

去中心化區塊鏈網路作爲底層基礎設施,還可以支持多個領域的應用:

  • 數據主權型社交平台:用戶完全擁有並控制個人數據
  • 社區化治理平台:通過去中心化機制與大型科技公司抗衡
  • 抗AI僞造協議:構建數字身份防護體系,抵御AI造假攻擊

從法律角度定義去中心化,以"控制權"爲切入點最爲有效。通過"控制權測試"可以大大緩解代幣控制權過於集中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爲項目爭取監管豁免或降級提供依據。

當談到核心價值時,我們應該聚焦於那些被加密世界吸引的開發者和用戶的價值觀,而不僅僅是技術本身的特性。這個羣體固然被個人主權和去中心化理念所吸引,但他們的精神追求遠不止於此。

過去十年,真正推動我前進的是與這個多元創新社區的深度合作。他們以近乎偏執的熱情構建"價值互聯網",致力於讓世界更緊密聯結。我們必須認識到:加密生態本質上是一個自下而上生長的工具系統,凝聚了無數個體的智慧結晶,而非大公司的頂層設計。這種草根性正是加密精神最動人之處。

去中心化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因爲只有將權力、控制權和決策權分散到網路節點而非集中實體,才能真正實現數字資產自主權和自由交易。對於仍存在中心化控制的環節,需要針對區塊鏈系統的特殊性制定法律和監管保護機制。

要確保去中心化原則得到尊重,關鍵在於立法者和監管者要深入理解底層技術架構。只有這樣,才能在制定規則時實現雙重目標:既保護消費者免受資金損失和資產貶值風險,又能有效防範洗錢等金融犯罪。

作爲從業20多年的公司法律師,我始終是自由市場的堅定支持者。可轉讓財產權的法律認定、企業家自由試錯權、"契約自由原則"(即成年人有權自主進行商品服務交換)等公司法基石,本質上也是加密精神的核心價值。

加密技術雖具革新性,但"創新需與合理監管平衡"的範式早有先例。例如商用飛機出現時,我們基於安全考慮建立了飛行員資質認證和安全標準;如今航空業已與監管框架共存共榮。同理,監管者完全可以在保持開放態度的同時,制定針對性防護機制,在防範金融風險與鼓勵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監管改革是否正在催生有價值的新商業模式?

合理的監管框架對依賴社區參與和網路效應的商業形態具有深遠意義。當前技術發展已大大降低個人和小團隊創造、分發內容的門檻,使其能與大型中心化平台競爭。有效監管可通過兩條路徑進一步賦能個體:

  • 資本準入民主化:爲合規主體開闢直接獲取資本的通道
  • 生態參與大衆化:推動主流羣體參與生態建設,共享社區網路效應紅利

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隨着一些重要法案逐步明確監管輪廓,我們看到主流機構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明顯提升。但在這些法案正式實施前,許多有潛力的區塊鏈項目仍將面臨規模化困境。

我對以下領域的新項目持樂觀態度:

  •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構建抗審查的AI訓練和推理網路
  • 數字身份協議:打造用戶自主管理的鏈上身分體系
  • 社交媒體3.0:實現數據主權回歸的內容生態

同時期待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等新型架構獲得法律認可。一些地方最近推出的相關法案爲此類組織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只有明確的監管沙盒,才能釋放組織形態創新的全部潛力。

創新之門永不關閉!理想的監管應當如春風化雨,既能以平衡可持續的方式促進創新,又能對社區實際採用的新商業模式作出靈敏反應。

我心中的完美監管範式,類似汽車文明的演進史:當私營領域創造出"無馬之車"時,這些最初在泥濘道路上蹣跚的機械,促使政府開始鋪設硬化路面、劃定交通標線。規則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駕駛行爲,卻讓車輛得以更安全地行駛。真正的技術突破始終來自私營領域:是車企不斷研發新引擎與新車型,而非政府規定輪胎該用何種材料。

任何試圖人爲幹預、強行扶持特定技術路線的監管措施,即便初衷良好,最終都將適得其反並扭曲市場。創新者的使命是持續創造,監管者的角色應是守護與適應,而非越俎代庖。

過去十年深耕加密貨幣行業,我的工作始終聚焦金融誠信與消費者保護等高監管強度領域。親眼目睹了在監管缺位期,穩定幣等新型商業模式如何野蠻生長;也見證了審慎監管如何通過明確規則邊界,推動創新產品在開發者信心與用戶信任中走向主流。與十年前相比,當下加密項目對合規的重視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轉變正爲監管科技(RegTech)創造歷史性機遇,通過構建自動化合規工具與流程體系,重構金融基礎設施。相比之下,傳統金融機構的核心系統多建於數十年前,未考慮與現代技術的兼容性,導致:

  • 數據孤島化:信息碎片式存儲於異構系統
  • 監管割裂:跨司法管轄區合規標準差異加劇操作復雜度

而加密平台先天具備合規基因:

  • 透明帳簿:區塊鏈技術保障可追溯的交易記錄
  • 自動化風控:智能合約實現實時合規校驗
  • 防篡改審計:鏈上數據永久存證不可逆
  • API優先架構:與監管科技產品無縫集成
  • 數據直通處理:直接從交易數據層自動化生成監管報告,避免人工匯總差錯

這些技術特質賦予加密企業顯著的合規優勢:在向監管方提供更精準信息的同時,大幅降低合規成本。

加密世界蘊含多重革命性敘事:作爲抗審查的價值存儲工具已存續多年,在技術迭代日新月異的今天顯得有些"古老";但更令人振奮的是穩定幣與現實資產代幣化的浪潮。資本流動與圖靈完備的全球可編程帳本深度耦合的顛覆性潛力,至今仍未獲得充分認知。

貨幣是商業文明的血液,而加密技術正在重新定義其循環系統。無論是近乎零摩擦的即時支付,還是讓全球大量無銀行帳戶人羣首次接觸到數字美元等價物,這些僅是變革的開端。當前穩定幣雖已初具規模,但即將出臺的監管框架將引爆其大規模應用。關鍵在於構建"黃金三角"監管原則:

  • 最小化擠兌風險:通過儲備透明與壓力測試建立信任基礎
  • 阻斷非法資金流:平衡隱私保護與反洗錢監控的技術方案
  • 跨鏈互操作性:打破孤島效應,構建統一流動性池

只有這樣,穩定幣才能真正成爲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基石。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DeFiAlchemistvip
· 07-25 05:32
*凝视水晶球* 监管与去中心化本质的永恒舞蹈……说实话,就像试图把纯能量装在一个玻璃罐里。
查看原文回復0
ForkYouPayMevip
· 07-25 02:44
监管来了懂什么值得买
回復0
GateUser-e87b21eevip
· 07-22 12:43
监管建议别太严 币圈还得自由发展吧
回復0
元宇宙邻居vip
· 07-22 12:43
啊啊啊监管来了照样玩 都懂的
回復0
Gas_Guzzlervip
· 07-22 12:39
你管得太多 才会有监管 ?
回復0
巨鲸观察员vip
· 07-22 12:33
监管有啥好担心 看准了就是干
回復0
崩溃电话热线vip
· 07-22 12:31
有监管就没有自主了 搞啥咧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