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入門第一課——修德、讀書、修靜功


userphoto
修道入門第一課——修德、讀書、修靜功
userphoto
stwym >《佛道宗教》
2016.08.12關注
早就想寫一些道家的東西,可又怕沒人看。今天嘗試說一下修道入門。因爲道教在中國比較神祕,很多人望而卻步,不知道怎麼入手,故而有此想法。

普通人學道怎麼入門呢,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修德,二是讀書,讀道家經典;三是修靜功。

一、修德

道家修煉強調修德,認爲“無德不養道”,修德是修道的前提。道諺所謂:“人心不死,道心不生。”傳統道家學說認爲,人的先天真性,本與太虛同體,清靜潔白,空洞虛無。下生之後,產生種種後天妄心,如雲迷月,蒙蔽真性,造成修煉障礙,念想難除,妨害道修。《抱樸子》曰:“欲成天仙,當立一千三百善。”若非功德到處,亦不可能修到最髙層次。所以道家強調修德,乃與個人的修功息息相關,有德就有道,無德即失道,道以德爲基,德高道更高。從社會意義上來說,提倡修德,使人與人之間形成團結、互助、真誠、和睦的關係,有益於社會風氣的好轉和生活環境的安定。

對於修煉來說,修德就是修心、修性、修念。道家修煉認爲:“性主七分,命主三分。”“修心入手,修心了手。”在性命雙修的丹道體系之中,心性的修養至關重要。假如缺乏一定的德修作爲根基,就難以承當修煉大事,甚至爐傾鼎覆,帶來生命危險。

總而言之,欲要探求中華道家修煉之祕奧,首先必須明白,修德是其根基。由此入手修煉,注重培養道德根基,才能逐步領會中華道家修煉之真實義諦。

二、讀書

1、先從白話文入手,讀《中華道家修煉學》、《修道入門》和《仙學詳述》,以及陳攖寧的相關著作。

2、誦道教八大神咒,學習早晚課。

3、在此基礎上,學習《道德經》等在內的〈道藏〉。

讀書的意義不用說,這是水磨功夫,永無止境。中國《道藏》博大精深,一個人一輩子也學不完。

三、修靜功

道家修煉,須以靜功入手,貴乎煉炁。《黃帝內經素問》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種種氣的變化,可謂詳明,獨有一句,醫家不知,而爲道家所祕,這就是一一“靜則炁生”,短短四個宇,高度概括了道家修煉的基本原理。蓋種種內情外感,傷人內炁,道家所寡,而抱神守靜。靜則內炁得養,生機蘊藏,自會再生真炁,而爲丹本。真炁發生,自有景象,須親身體驗,非字面可得。

靜功在中華道家修煉功法之中,是最基礎的起手功法。修真過程之中,一切炁的變化,都要求對境無心,不假人爲,方合先天,倘無持靜之訓煉,夾雜後天念想,謂之煉意不淨,功夫難以達到高層次。

1、靜功的層次

道家靜功,有三大層次:

①身靜。

身體不動,謂之身靜。靜功之時,不要穿過緊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緊張的情緒,身心放松,自然利於入靜。做得恰到好處之時,煉功時間雖然長久,自己心中並不煩躁,身上也沒有難以忍受的感覺。只要能夠坐得住,做得輕鬆,甚至感覺舒適,不願再動,這樣就是身體已經得到安靜,謂之身靜。身靜,爲靜功之初層。

②心靜。

念頭不動,謂之心靜。做到身靜之後,心中的念頭尚未完全清除。這時,要用上述聽息的方法,做到以心聽氣,心氣合一。此時心無雜念,萬緣放下,已往事情不回憶,眼前事情不記掛,未來事情不打箅,大腦神經完全進入虛無狀態,這樣就是內心世界得到安靜了。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靜。心靜,爲靜功之中層。

③意靜。

不知有我,謂之意靜。心中無念之後,還有一個“我”存在,尚未徹底幹淨。更進一步,由心氣合一,做到忘記自我,進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曰混沌。一直做到忘我一層,才是真正的入靜。做到意靜,即爲靜功之高層。靜功分爲初層、中層、高層三階修習之外,往上並無止境。尚有最高一層,可以頓悟直超,即身得道,非一般人所能悟及。

2、靜功功法

道家修功,在於修煉身體內部的精、炁、神,外部的姿式動作,並不重要。只求頭脊正直、舒適自然,即是最大原則。立、坐(或平坐或盤坐)、臥(側臥爲宜)均可,要求:

① 雙目垂簾。

垂簾即微閉之義。眼睛睜開容易滋生雜念,閉攏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於入靜。此時的口訣,就是“睜三閉七”。具體做法從前皆是口傳,在此公開就是雙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爲度。

② 兩耳返聽。

返聽即返聽於內。屏除外界一切幹擾,如人萬籟俱寂之境,凝耳內聽。內聽之義,非在於聽聲。乃是凝其耳韻,神意內注,以便收心入靜。

③ 口須塞兌。

兌爲口,塞兌即閉口之義。要求抿口合齒,忘言默守。

④ 舌抵上齶。

即把舌面反卷過來,以舌尖底面頂住上齶。因爲上齶有兩個小窩,謂之“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炁。故此以舌抵往,如同嬰兒哺乳之狀。

⑤自然呼吸。

隨着靜功層次的不斷深入,鼻息應當逐漸做到深、長、勻、細、微。達到以上要求之後,即可逐步鍛煉“聽息”的功夫。所謂“聽息”,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初步用功,只用耳聽,不加意念。但是並非要求死守耳竅,也不是聽呼吸的聲音。只須隨着一呼一吸的路線,似聽非聽的慢慢體會,這就算是得法。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長短等,不可用意念去強行支配。聽到後來,心息逐漸相戀相依,雜念不知不覺泯滅,連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漸也就到了入靜的境界。

如果喜歡,後續 繼續相關介紹,這也是一次嘗試;如果沒有人感興趣,就此中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並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道家吐納築基功法 - 武林大廣場 - 孔系意拳(大成拳)論壇 - Powered by D...
弘揚國學|中國道家修煉的靜功法訣!
第十章 睡功靜功|若雨中文網
瑣言“氣沉丹田”
從古人對泰卦的論述來看,與道家修煉,至少有以三方面的重要聯繫
道家靜功修煉祕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萬象文化人生生活健康
教育職場理財娛樂藝術上網
留言交流回頂部
聯繫我們
觸屏版| 下載APP

京B2-20242964 京ICP備05038915號

京網文[2022]3822-110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0377號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
已有帳號 立即登入
查看詳情>>
選擇其他
如何開發票?
拍圖識字
專屬客服
免費電子書
查看全部
開通即同意

《個圖VIP服務協議》
立即支付
¥
168

復制成功
APP-16.59%
B21.78%
ICP2.4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