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品牌戰略重磅升級
啓用全球域名 Gate.com,全新 Logo 同步上線!
以更簡潔、高辨識度、全球通用的視覺語言,開啓從領先到引領的新徵程!
✨ 三大戰略升級:
1. 用戶至上:服務全球 2300 萬用戶,儲備金率 128.57% 穩居行業前列
2. 技術創新:率先採用零知識技術驗證儲備金安全性
3. 全球合規:Gate 是全球少數具備多地區合法運營能力的加密平台之一
正如 12 周年盛典宣言,我們正朝“超級獨角獸交易所”進化。
全新品牌標識不僅是 Gate 大門的開啓,更是通向加密未來的信任橋梁!
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5055
#GateCom # #GateNewLogo#
謀劃「革命」Solana共識機制,Anza什麼來頭?
2025 年 5 月 20 日,一家由 Solana Labs 高管和核心工程師創立的公司 Anza,宣布了一項被譽爲「Solana 核心協議有史以來最大變革」的計劃——Alpenglow。這一全新架構將用 Votor 和 Rotor 組件取代現有的 TowerBFT 共識機制和歷史證明時間戳系統,目標是讓 Solana 作爲高吞吐量 Layer-1 區塊鏈更快速、更穩定,並具備與互聯網基礎設施媲美的競爭力。
這次 Solana 變革最重要的兩點如下。
**· Votor 共識機制的革新:**Votor 取代 TowerBFT,採用更高效的直接通信模式,通過並行投票機制加速區塊確認。當 80% 的質押節點同意時,區塊可在一輪內完成確認;當質押比例爲 60% 時,則需兩輪確認。這種設計將區塊處理時間縮短至 100-150 毫秒,顯著提升了交易速度和網路擴展性。
**· Rotor 區塊傳播優化:**Rotor 改進 Turbine 系統,通過單層中繼節點和基於質押的帶寬優化,提升區塊傳播效率。結合糾刪碼技術,Rotor 確保區塊數據能夠快速分發並從部分數據片段中重構,進一步增強了 Solana 網路的性能和穩定性。
改變共識機制是一件多大的事兒?
共識機制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支柱,直接決定了網路的安全性、效率和去中心化程度,其變革的意義在區塊鏈發展史上堪稱裏程碑。Solana 的現有 TowerBFT 共識機制以高吞吐量著稱,但隨着網路規模的快速擴展,面臨交易擁堵和資源分配效率的挑戰。
Anza 的 Alpenglow 計劃通過引入 Votor 和 Rotor 組件,徹底重塑 Solana 的共識機制,旨在解決這些痛點並進一步釋放網路潛力。Anza 核心團隊成員 Quentin Kniep、Kobi Sliwinski 和 Roger Wattenhofer 在白皮書中宣稱:「Alpenglow 的發布將是 Solana 的轉折點,它不僅是新的共識協議,更是 Solana 邁向互聯網基礎設施級競爭力的關鍵一步。」
這一變革的規模和影響可與以太坊從工作量證明(PoW)向權益證明(PoS)的歷史性過渡相媲美。Alpenglow 不僅優化了區塊提議和驗證流程,降低了交易延遲,還通過重新設計經濟激勵機制提升了網路的去中心化程度和抗攻擊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爲 Solana 打開了新的可能性。支持更高的交易吞吐量、更低的費用,以及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從 DeFi 到 Web3 應用的全面爆發。這一變革的成功與否,將直接決定 Solana 能否在與以太坊的競爭中佔據上風,甚至挑戰傳統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地位。正如 Anza 所展望的,Alpenglow 不只是技術升級,而是要讓 Solana 成爲支撐下一代互聯網的基石,重新定義區塊鏈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的角色。
源自 Solana 基金會核心圈層,Anza 什麼來頭?
Anza 的故事始於 Solana Labs 的核心圈層,是一家由 Solana Labs 高管和核心工程師於 2023 年分拆創立的公司。Solana Labs 作爲 Solana 區塊鏈的原始開發者,專注於協議的底層設計和生態的早期擴展,但隨着 Solana 網路的快速增長,交易量激增和網路擁堵問題凸顯,生態需要一個更靈活、專注的實體來應對技術挑戰並加速創新。
Anza 應運而生,其分拆的初衷在於打造一個以 Solana 爲中心的下一代開發商店,專注於核心工程、驗證器客戶端優化以及 Solana 虛擬機(SVM)的廣泛應用,從而在不分散 Solana Labs 核心資源的情況下,推動生態的長期發展和競爭力提升。
Anza 的團隊由一羣區塊鏈領域的頂尖人才組成,核心成員包括 Quentin Kniep、Kobi Sliwinski 和 Roger Wattenhofer。Quentin Kniep 是一位在分布式系統和高性能計算領域深耕多年的工程師,曾在 Solana Labs 領導核心協議優化工作,擅長將復雜技術轉化爲實際解決方案。Kobi Sliwinski 則以其在共識機制和網路架構設計方面的專長聞名,他在 Solana 生態早期就爲 TowerBFT 的開發貢獻了關鍵代碼。而 Roger Wattenhofer,作爲一位在學術界和區塊鏈行業均有深厚影響力的研究者,其在分布式計算和密碼學領域的豐富經驗爲 Anza 的技術創新提供了理論支持。這支團隊的組合,融合了工程、研究和產品化的多重優勢,使 Anza 成爲 Solana 生態的技術先鋒。
其實在 Alpenglow 之前,去年的 Anza 就動作頻頻。2024 年 1 月 30 日,Anza 宣布開發 Agave 驗證器客戶端,這是一個從 Solana Labs 驗證器客戶端分叉而來的項目,旨在最大限度延長網路正常運行時間,並爲其他客戶端的啓動鋪平道路。面對 Solana 網路在快速增長中遭遇的擁堵問題,Anza 在 2024 年 4 月發布補丁版本 V1.17.31,並計劃在後續的 V1.18 版本中持續優化。他們與核心貢獻者通力合作,針對 QUIC 協議和 Agave 客戶端在高負載下的瓶頸問題持續開發修復方案。
以太坊基金會的「難民營」
Anza 的吸引力不僅在於技術創新,還在於其匯聚頂尖人才的磁場效應。2024 年 12 月,區塊鏈領域備受矚目的以太坊研究員 Max Resnick 跳槽至 Anza。Resnick 出名,是因爲他對以太坊擴展路線圖的「銳評」,他認爲以太坊過於依賴 Layer-2 解決方案,應該專注於基礎層的優化。
在 Solana 聯合創始人 Anatoly 的鼓勵下,Resnick 歷經三個月的抉擇,最終選擇加入 Anza。他的到來被 Solana 社區視爲一次「重大勝利」,甚至連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Joseph Lubin 也表示歡迎,認爲這將促進兩大生態的思想碰撞。
相關閱讀:《核心圈研究員談 ETH:是時候重新設計以太坊的路線圖了|深度訪談》
在 Anza,Resnick 的目標很明確。他在加入後的前 100 天專注於優化 Solana 的費用市場和共識機制,同時深入研究協議核心運作。他提出了一項「登月計劃」——引入「多領導者」機制,打破當前 Solana 和以太坊單一領導者提議區塊的模式。
在 Resnick 看來,單一領導者擁有過多經濟權力,導致協議效率低下,而多領導者競爭機制將降低經濟價值的提取,顯著提升網路效率。他坦言,Solana 的文化更開放,敢於接納非傳統想法,而以太坊則常因「政治阻力」而裹足不前。Resnick 甚至直言不諱:「以太坊的文化深受核心開發者影響,想做事的人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想法以保住政治資本。」這種文化差異促使他選擇 Solana,認爲這裏更適合實現他的技術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