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ceBit: 原生比特幣重質押基礎設施

#BounceBitPrime $BB @bounce_bit BounceBit是一個Layer 1網路,爲BTC代幣提供原生restaking解決方案,同時旨在擴大一些代幣如USDT、DAI等的應用。 此外,BounceBit 還與 EVM 兼容,使開發者能夠方便地在網路上執行 dApp。此外,該項目還集成了 BounceBit Bridge 和 BounceClub 功能,以爲用戶提供無縫體驗。 目前項目處於測試網階段供用戶體驗,主網預計將在2024年4月上線。通過主網,用戶質押BTC、USDT等將獲得流動質押代幣(LST) stBB & stBBTC,以便在各個去中心化應用上繼續重新質押並賺取收益。 BounceBit的運作模式 BounceBit基於(雙重)模型運作,利用CeFi和DeFi的優勢爲用戶提供最佳體驗,通過四個組成部分:BounceBit協議、BounceClub、BounceBit PoS鏈和共享安全客戶端。其中: BounceBit協議:是提供(bridge)的橋接協議,幫助用戶將BTC、BTCB、USDT等代幣轉換爲wrapped token。對於BounceBit-BBTC的wrapped token,用戶在BounceBit鏈上進行質押以成爲節點驗證者。對於其他wrapped token如BUSDT、BETH等,用戶可以使用它們參與BounceClub上的dApp並賺取收益。 此外,BounceBit協議還提供了支持用戶發送(deposit)資產,如BTC、WBTC、USDT...以賺取兩個收益:來自CEX交易所的資金費率差(funding rate arbitrage)和固定收益(fixed earn)。 (注意:目前在測試網版本中,用戶只能爲自己的質押獲得(點)的獎勵。點被視爲幫助用戶在未來獲得空投的條件)。 BounceClub: 是一個提供編程工具的中心,旨在支持開發者在BounceBit PoS鏈上部署dApp:這是一個使用雙代幣模型的第一層網路,允許用戶質押BBTC或BB (項目的原生代幣)並獲得流動質押代幣stBBTC或stBB。共享安全客戶端(SSC):是使用用戶的stBBTC或stBB代幣進行再質押的協議,以服務形式增強安全性。簡單來說,用戶在SSC上繼續再質押LST代幣並獲得累積獎勵。

BounceBit 亮點 不同於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許多重質押協議,BounceBit 突出地集中於比特幣網路,並帶來了以下優點: 結合CeFi和DeFi:允許用戶從集中交易所賺取資金利率,同時使用協議的LSD BTC參與DeFi應用,如農業、借貸……以提高資本使用效率。雙代幣模型:網路使用PoS機制,50個驗證者分爲兩組,按照雙代幣模型:BBTC和BB。這有助於BounceBit擴大網路參與者的數量,從而推動項目的安全性。 BounceBit的代幣是什麼? BB Token 關鍵指標 代幣名稱:Bounce 代幣簡稱:BB 區塊鏈:更新中 代幣標準:更新中 合約:更新中 代幣類型:實用型 & 治理型 總供應量:2,100,000,000 B 流通供應量:更新中 BB Token 使用案例 Token BB用於以下場景: 質押BB以參與網路安全。爲驗證者支付獎勵。網路上某些操作的燃氣費。項目的治理和投票變更。 路線圖 của BounceBit BounceBit在2024年的發展路線如下: 2024年1月:水位線。2024年3月:推出測試網。2024年4月:推出主網。

BounceBit項目團隊和投資者 項目團隊 BounceBit由匿名成員開發。然而,BounceBit的創始人名叫Jack L。根據Jack L的分享,2018年他曾是NGC Ventures的合作夥伴。之後,2020年他成爲Bounce的聯合創始人,直到2024年他創立了BounceBit。 投資者 BounceBit 在種子輪融資中成功籌集了 600 萬美元,由 Breyer Capital、Blocchain Capital 以及 dao5、CMS、Bankless Ventures 等其他一些基金領投...... 此外,該項目還吸引了天使投資者的參與,但融資金額或輪次尚未透露。

BB-3.06%
CHO1.88%
BTC-1.1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