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Core買入6800萬美元DOGE作儲備,股價盤後暴漲40%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股公司CleanCore 砸 6800 萬美元買入狗狗幣,宣告打造全球首個上市公司「DOGE 財庫」,華爾街與加密市場都在觀察這場實驗能否改寫企業資產配置版圖 (前情提要:狗狗幣 DOGE 為何在本輪牛市原地踏步?曾經的迷因幣王者還有機會嗎) (背景補充:CleanCore豪賭狗狗幣建「DOGE財庫」股價卻慘腰斬:一場迷因幣轉型炒作警世錄) 美東時間 9 月 8 日,環保清潔產品公司 CleanCore Solutions (NYSE American: ZONE) 投下一顆震撼彈:公司已動用私募股權投資 (PIPE) 資金,正式將狗狗幣 (Dogecoin,DOGE) 納入財庫核心。首批 2.854 億枚 DOGE 價值約 6,800 萬美元,公司並設定 30 天內持幣量增至 10 億枚、最終占流通供應 5% 的目標。消息一出,ZONE 盤後股價跳漲逾 40%,DOGE 價格同步上揚約 7%。這場跨界操作,讓企業財庫管理與加密資產融合的議題再度衝上風口。 從清潔產品到「狗狗幣財庫」 CleanCore 原本專注於環保清潔劑,收入結構相對穩定。公司透過總額 1.75 億美元的 PIPE,引入新資金後立即轉向數位資產戰略。根據公司公告,所有購幣過程均委託受監管的託管機構執行,並會定期向投資人披露持幣成本與公允價值。董事會表示,此舉「有助提升資產多元性,並與年輕客群建立品牌連結」。雖然說法穩健,市場仍將焦點放在高波動資產可能帶來的超額報酬。 Pipe 投入者之一、同時也是狗狗幣基金會商業部門 House of Doge 執行長的 Marco Margiotta,已接任 CleanCore 投資長,負責未來幣策與風險管理。他強調,團隊將使用分批買入、期權對沖與保險庫冷錢包等工具「把波動風險降到可接受水位」。 狗狗幣機構化進程再推一把 外界長期以來對 DOGE 的印象停留在「迷因、炒梗、社群情緒」。然而,自 2024 年起,支付應用、質押服務與匯款試點逐漸浮現,讓 DOGE 的敘事不再只有玩笑成分。CleanCore 的入場,被視為「首個受監管上市公司直接長期持有 DOGE」,替未來潛在的狗狗幣 ETF 增添現成案例。 同一天,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 (FASB) 的新規正式生效,企業可對持有加密貨幣按公允價值列帳並在損益表反映。會計障礙降低,使企業更易說服審計與投資人接受「把數位資產放進資產負債表」概念。這項制度配合 CleanCore 的動作,被許多分析師解讀為「企業財庫數位化」的節點。 七億美元資金排隊進場,風險仍不容小覷 除了 CleanCore,House of Doge 正籌備 2 億美元基金,Bit Origin 也規劃 5 億美元 DOGE 生態投資池,合計超過 7 億美元潛在買盤。若計畫全部落地,DOGE 流動性將大幅抬升,價格波動可能因此放大。但高波動與監管不確定性依舊存在:一旦價格急挫,持幣企業必須在財報上認列損失;若未能及時對沖,槓桿使用者也可能面臨資本結構壓力。 法律面仍有灰色地帶。雖然 FASB 提供會計指引,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仍未對「上市公司大規模持有迷因幣」提出專門規範。部分律師提醒,若公司未能充分揭露流動性與安全機制,未來可能引發股東訴訟。資訊安全同樣是關鍵,任何錢包遭駭都可能讓資產瞬間蒸發。 無論結局如何,這場「清潔公司與狗頭幣的實驗」已刻下新座標,讓企業資產配置邁向未知也更具想像空間。 相關報導 馬斯克狗狗幣官司全靠他》律師Alex Spiro出任「DOGE金庫公司」主席,擬募資2億美元 狗狗幣危險了!Qubic癱瘓門羅後「社群投票Dogecoin」,去中心化全面崩盤? 從 DOGE 到 PEPE,Memecoin 的創作平權之路〈CleanCore買入6800萬美元DOGE作儲備,股價盤後暴漲40%〉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DOGE-1.01%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