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發幣背後的隱憂 MEME熱潮或將終結

Pump.fun發幣狂歡背後的喜與憂

近期加密貨幣市場最受關注的代幣發行事件莫過於Pump.fun的PUMP代幣。從6月份開始,這場發幣大戲在期待與質疑聲中持續發酵,直到7月12日終於塵埃落定。盡管市場對其40億美元估值的質疑聲不斷,但從數據來看,投資者的熱情依然高漲。公募額度在短短12分鍾內就被搶購一空,甚至有投資者因未能參與而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不滿。

目前看來,Pump.fun交出了一份相對令人滿意的答卷。上線後,PUMP代幣價格呈現穩定漲趨勢。更值得注意的是,Pump.fun近期還利用手續費收入實現了首次代幣回購。然而,這種漲勢頭能否持續,仍然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Pump.fun無疑是本輪牛市中的應用明星之一。它成功將MEME代幣推向了新的高度,其公平發射理念和便捷操作形式,徹底打破了傳統發行模式的高門檻。即便在MEME熱潮逐漸退去的當下,僅需3美元就能創建一個代幣的誘惑力依然十足。

從機制上看,Pump.fun沒有預售和私募環節,全程由智能合約定價。它甚至設置了"畢業機制",當代幣市值達到6.9萬美元後,自動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創建流動性池。這種近乎全自動的上幣流程廣受市場歡迎,也讓Pump.fun成爲了本輪市場中的"印鈔機"。

自2024年1月上線以來,Pump.fun已發行代幣數量達1144萬,使用地址超過2200萬,累計收入近7.2億美元。其中單日最高手續費收入達543萬美元,單日收入峯值更是高達1588萬美元。可以說,本輪MEME市場的紅利,Pump.fun幾乎全部收入囊中,並進一步推動了Solana生態的發展。

Pump.fun發幣狂歡的背後:誰在撤退?誰在接盤?

然而,當這個以MEME起家的項目突然宣布要發行自己的代幣時,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Pump.fun發幣的傳聞最早出現在今年2月,當時有消息稱其計劃在中心化交易所發幣,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完整的發行文件。但由於當時市場流動性不足,這一計劃最終擱淺。直到6月,發幣傳聞再度興起,有媒體報道Pump.fun計劃通過代幣銷售融資10億美元,估值高達40億美元。

7月10日,Pump.fun正式宣布將於7月12日22:00啓動PUMP代幣公售,並透露空投計劃即將到來。此次發售1500億枚代幣,單價0.004 USDT,佔總供應量的15%。按40億美元估值計算,此次融資額爲6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出於合規考慮,英國和美國用戶被排除在此次銷售之外。

在PUMP代幣經濟學方面,33%用於公開發售,24%用於社區和生態激勵,20%分配給團隊,2.4%用於生態基金,2%歸基金會所有,13%分配給現有投資者,3%用於直播相關,2.6%用於流動性及交易所。

Pump.fun發幣狂歡的背後:誰在撤退?誰在接盤?

然而,相比此前的期待,真正到了發幣時刻,市場反而出現了一些唱衰的聲音。爭議主要集中在40億美元的估值上。要知道,就連穩定幣巨頭Circle的估值也僅有70億美元左右。一個鏈上應用就要40億美元估值,甚至超過了當前大多數DeFi藍籌協議,讓市場擔憂這可能透支了未來的流動性。

更關鍵的是,當前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縱觀目前的加密貨幣市場,除了近期的小幅反彈外,大多數山寨幣和MEME幣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從交易量就可見一斑,根據數據顯示,Pump.fun的交易量在1月23日達到544萬美元的峯值後,基本呈現斷崖式下跌趨勢。近期的日交易量基本穩定在70萬美元以內,較高點下跌87.2%。從代幣創建數量來看,單日創建量從7萬的高點降至3萬左右,幾乎腰斬。代幣"畢業率"更是低得驚人,從2024年的1.6%降至目前的1%以內。這些數據充分說明,MEME市場正在降溫,用戶熱情正在快速消退。

另一方面,市場在萎縮的同時,競爭對手卻在崛起。曾經獨步天下的Pump.fun,最近也遇到了壓力。以BONK爲主體的競爭對手letsbonk.fun發展迅速,多次在代幣發射數量上超越Pump.fun,一度登上市佔率第一的位置。盡管Pump.fun迅速反擊,但兩者的競爭仍在持續,Pump.fun的領先地位受到了挑戰。

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Pump.fun的40億美元估值受到了嚴峻質疑。6月發幣傳聞出現後,市場一度出現避險情緒,Solana生態中的熱門MEME幣大面積回調,資金快速流出。有業內人士甚至直言,此次ICO更像是一次退出套現,而非長期發展計劃。

Pump.fun發幣狂歡的背後:誰在撤退?誰在接盤?

有趣的是,在2024年3月,Pump.fun聯合創始人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每一次預售都是騙局。而如今,Pump.fun恰恰選擇了預售的形式來發行代幣,不免讓人感到些許諷刺。此次代幣發行募集了總供應量的33%,其中面向機構的私募輪佔18%,公募輪佔15%,所有代幣在上線首日全額解鎖。

從最終結果來看,盡管行業人士普遍持謹慎態度,但支持者和機構投資者的熱情似乎並未受到影響。公募僅用12分鍾就完成了5億美元的募資額度,多家大型交易所都參與其中。根據數據顯示,參與Pump.fun官網預售並完成KYC的錢包地址數爲23,959個,成功購買的錢包地址數爲10,145個,平均申購額44,209美元。PUMP代幣預售的89.7%通過官網完成,各中心化交易所出售總額佔比僅10.3%。在官網預售地址中,小額用戶是主要羣體,有5758個用戶申購1000美元以內的PUMP,而申購額超過百萬美元的地址數爲202個,顯示出機構投資者的濃厚興趣。

Pump.fun發幣狂歡的背後:誰在撤退?誰在接盤?

這一過程完美詮釋了加密貨幣圈特有的"口嫌體正直"現象。由於部分交易所在公售過程中出現技術問題,導致一些用戶難以完成申購,甚至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不滿。對於PUMP的後續表現,社區也產生了較大的爭議。一方認爲估值過高,聚光燈效應結束後必將迎來崩塌;另一方則認爲Pump作爲MEME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有完整的收入邏輯與認知基礎,不會輕易插針。

從目前情況來看,後者似乎暫時取得了上風。在7月15日上線後,PUMP雖然短暫從0.0065美元跌至0.0042美元,但隨後開始震蕩上揚,目前報價0.0066美元,相比0.004美元的募資價格漲55%,全流通市值也從40億美元漲至66億美元,爲申購者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當然,這部分漲幅也不排除有人爲因素。根據鏈上分析,Pump.fun在發幣後開始用手續費收入回購PUMP。在短短7小時內,將187,770枚SOL的手續費收入用於購買PUMP,並將購入的代幣轉至指定地址存放。目前已經使用111,953 SOL(約合183萬美元)購進30.4億枚PUMP,均價在0.006美元左右。這種回購行爲雖然可以支撐價格,但也難免讓人產生"左手倒右手"的疑慮。不過對於持有者而言,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只要能拉升幣價,終歸是好事。

Pump.fun發幣狂歡的背後:誰在撤退?誰在接盤?

無論是爲了退出套現,還是單純爲了繼續發展,這場圍繞Pump.fun估值的爭議,正反映了當前市場的現狀。曾經以流動性著稱的MEME市場正在集體陷入困境,曾經火爆的注意力經濟似乎逐漸成爲了一個僞命題。如今,就連最具代表性的應用都要走上發幣之路,似乎透露出了敘事即將結束的信號。MEME市場的未來走向如何,PUMP代幣的表現將成爲一個重要的風向標。市場對其的押注將是對注意力經濟價值的一次重要判斷。如果代幣價格持續漲,至少說明市場認可其定價;而如果代幣價格大幅下跌,人們就不得不重新思考MEME市場的真正價值,這可能會引發更多的拋售情緒。這或許也是Pump.fun採取回購策略的原因之一。

回到標題的問題:Pump.fun發幣,究竟誰是贏家?毫無疑問,項目方是最大贏家。目前來看,參與公募和私募的投資者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短期做多的投資者同樣賺得盆滿鉢滿。但這種盈利能持續多久,項目方能將幣價維持在何種水平,仍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有跡象表明,一些大戶已經開始選擇落袋為安。據監測,某大戶通過5個錢包花費500萬枚USDC參與PUMP公開銷售,購買了12.5億枚PUMP,今日以均價0.0067美元全部賣出,獲利341.6萬美元。

另一方面,從宏觀市場角度來看,當前市場環境的好轉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MEME代幣的表現。以太坊相關敘事走強,主流代幣持續漲,直接帶動了以太坊生態中的優質項目爆發。以ENS爲例,今日漲幅超過18%,創下了今年2月以來的新高。從長遠來看,盡管當前市場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可以預見的降息預期已經在路上,山寨幣市場或許也有望迎來一波小高潮。MEME市場則可能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優質項目受益於板塊輪動而漲,而其他項目則可能因流動性被抽離而陷入無人問津的境地。

如果按照這種路徑發展,雖然MEME代幣作爲一種類似口紅經濟和彩票經濟的存在將會長期存在,但想要再次在市場上掀起如2024年那般的巨浪,恐怕已經難以實現。

Pump.fun發幣狂歡的背後:誰在撤退?誰在接盤?

MEME-6.5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熊市搬砖侠vip
· 13小時前
搬砖就是赚钱道
回復0
ApeWithAPlanvip
· 13小時前
韭菜行情又开始了
回復0
绿蜡烛收集家vip
· 13小時前
这泡要见顶了
回復0
GasFee_Criervip
· 13小時前
高溢价终将崩盘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