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寨币市场重焕生机,华尔街瞄准新机遇近期加密货币市场呈现出有趣的走势。尽管比特币价格有所回调,但以太坊却一改此前颓势,突破3600美元大关。与此同时,Defi、Layer2等多个板块也迎来普涨,山寨币市场似乎正在逐渐复苏。这与几天前的市场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比特币接近10万美元高位,而山寨币市场却普遍低迷,呈现出断尾求生之势。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华尔街机构开始将目光投向山寨币ETF,为沉寂已久的山寨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回顾过去一周,比特币曾一度触及9.9万美元高位,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这轮由机构主导的牛市中,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并未能分享到流动性红利。相反,他们持有的山寨币种不断被比特币"吸血",呈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这与轰轰烈烈的牛市宣传形成强烈反差,让许多参与者感到苦不堪言。以太坊作为公认的主流币种,其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与比特币相比,ETH的相对涨幅远远落后。ETH/BTC汇率在年内持续下降,从0.053一路跌至最低0.032,直到近期才开始出现反弹。其他山寨币的处境更是不容乐观。然而,近期山寨币市场似乎开始苏醒。SOL、XRP、LTC和Link等币种在上周末率先启动上涨行情。Solana生态中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日均交易量突破60亿美元,XRP一度冲高至1.63美元。今日上午,以太坊更是强势突破3600美元,带动整个山寨币板块普涨,其中Defi板块24小时涨幅更是高达8.47%。分析山寨币上涨的原因,除了整体牛市带来的情绪利好外,华尔街机构的参与功不可没。ETF就是最直观的体现。回顾本轮牛市的起点,11支比特币现货ETF的推出引爆了市场热潮。像贝莱德、富达这样的华尔街巨头的入场,极大推动了比特币的主流化进程,也大幅降低了普通投资者参与加密市场的门槛。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相继获批后,市场开始猜测下一个能引起华尔街兴趣的代币会是什么。考虑到市值和资本因素,Solana曾一度成为呼声最高的币种。6月底,资管巨头VanEck率先向SEC提交了"VanEck Solana Trust"的S-1表格申请。次日,21Shares紧随其后。7月初,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正式为这两家公司的Solana ETF提交了19b-4文件,将SOL ETF的炒作推向高潮。然而,SEC的强硬态度很快使山寨币ETF降温。8月传出消息称,CBOE已将两只潜在Solana ETF的申请从其网站上移除,分析师认为获批希望渺茫。但如今,市场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11月下旬,Cboe BZX交易所文件显示,该交易所提议在其平台上上市和交易四种Solana相关ETF。这些ETF分别由Bitwise、VanEck、21Shares和Canary Funds发起,被归类为"基于商品的信托基金份额"。若SEC正式受理,最终审批截止日期预计将在2025年8月初。除了Solana,更多山寨币ETF也在筹备中。最近一个月,加密投资公司Canary Capital向SEC递交了XRP、Litecoin、HBAR等三个币种的现货ETF申请。据ETF Store总裁Nate Geraci透露,目前至少有一家发行人正在尝试申请ADA(Cardano)或AVAX(Avalanche)的ETF。这波山寨币ETF热潮引发了广泛讨论,远超预期的资金流入更是让市场沸腾不已。加密ETF的"狂野西部"时代真的要来临了吗?从客观规律来看,回顾此前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审批过程,加密货币获批现货ETF基本需要满足两大隐性要求:一是未被证监会明确定性为证券;二是需有先行指标证明市场稳定性与不可操纵性,典型特征是该代币可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进行交易,即先上线期货市场。以此标准来看,除了比特币与以太坊,目前加密市场似乎并无其他币种完全符合条件。对于更为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审批难度更是不小,尤其是SOL,不仅中心化程度高,还曾在美国SEC对某交易平台的指控中被明确列为证券。尽管如此,市场对SOL、XRP等币种ETF的审批前景仍保持乐观态度。彭博社ETF分析师James Seyffart认为,SOL、XRP、LTC和HBAR ETF的决策审批时间线可能会延长至2025年底,SEC可能会在两年内批准与Solana相关的ETF。ETF Store总裁Nate Geraci更为乐观,他预计到明年年底之前,Solana ETF就很可能获得批准。这种乐观情绪背后有其依据,核心因素指向即将上任的新政府。新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正在积极转变,内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善给予了加密货币产业更强的信心。从行业内部监管来看,加密货币的主要监管机构SEC即将迎来人事变动。现任SEC主席已宣布将于2025年1月20日新总统正式上任之日离职,这为SEC近年来的严格监管按下了暂停键。据统计,在其任期内,SEC对多家知名加密公司采取了执法行动,累计完成数千起执法案件,追讨约210亿美元的罚款,被视为业内著名的加密反对者。虽然下一任SEC主席人选尚未确定,但有消息称前SEC委员可能接替这一职位。在加密货币证券属性争议日益激烈的当下,也有传言称新政府希望扩大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权力,加强其对数字资产领域的监管权。如果这一举措成真,加密资产被认定为证券的可能性或将降低。从更广泛的外部环境来看,新政府可谓加密货币支持者云集。在新一届政府的内阁成员中,除了一些市场熟知的名字外,多位重要成员都是加密支持者,其中部分人甚至直接持有加密货币。这种组成与以往政府截然不同,由于高层多为支持者,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必然会趋于宽松。如果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能够建立完善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未来产业的监管导向也将更加明确。除了监管层面,新政府旗下企业也早已瞄准了加密领域的商机。近期更是动作频频,致力于通过投融资拓展加密产业版图。有消息称,某媒体科技公司正与洲际交易所(ICE)商谈,计划收购加密货币交易所Bakkt。此外,该公司还提交了名为Truth Fi的加密货币支付服务申请,计划涉足加密支付领域。这些企业动向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加密行业的积极态度。正是基于以上因素,市场才对山寨币ETF重新燃起希望。随着SEC主席的更替,围绕山寨币的证券争议有望停歇,为ETF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另一方面,即使山寨币ETF的前景尚不明朗,华尔街也不愿放弃这个超过3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围绕加密资产构建新的投资产品和衍生工具,以便利投资者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组合。加密指数提供商CF Benchmarks的负责人表示,主流投资者会通过现货比特币ETF建立直接普通敞口,同时也会通过额外产品来定制对资产类别的敞口。其中,最受欢迎的产品包括涉及与加密货币挂钩并赚取收益的商品期货的产品,以及通过期权提供下行保护的产品。目前,该公司正计划推出纳斯达克比特币指数期权。Astoria Portfolio Advisors的首席投资官也提到,正考虑在其管理的ETF模型投资组合中增加比特币敞口。总的来说,尽管当前监管环境下实现山寨ETF仍存在难度,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监管放松和投资者兴趣增加,出于流量获取和市场竞争考虑,机构深入研究加密资产将成为必然趋势。在产品端,机构将不再局限于比特币与以太坊,加密资产的产品化与标准化将进一步强化,衍生品市场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旨在为投资者入场扫清障碍。可以预见,未来投资者将有更多方式投资于加密货币相关产品。除了新产品,现有的ETF也将受益于这一趋势。以以太坊现货ETF为例,长期以来,其资金流入一直弱于比特币。截至11月27日,以太坊现货ETF资金净流入约2.4亿美元,而比特币现货ETF净流入高达303.84亿美元,两者差距悬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多样。以太坊在价值稳定性和定位上本就与比特币存在差异,而其核心的质押功能被监管限制也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的热情。从成本角度来看,如果投资者直接持有ETH,可获得接近3.5%的质押收益,但如果持有机构ETF,不仅无法获得这种无风险收益,还需额外支付0.15%到2.5%不等的管理费。但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太坊现货ETF未来或许能够实现质押功能。毕竟此前坚决反对质押的监管态度已有所缓和,而欧洲市场已有先例。日前,欧洲ETP发行商21Shares AG宣布为其以太坊核心ETP产品添加质押功能。当然,ETF虽然前景看好,但实际资金流入情况仍需观察。就连以太坊对传统资本的吸引力都较为有限,某信托公司旗下的Solana Trust资产总额也仅7000万美元,山寨币的投资购买力似乎并不如想象中乐观。受此影响,某大型资管公司的数字资产部门负责人曾表示,公司对除比特币和以太坊以外的其他加密产品兴趣不大。无论后续审批如何进展,围绕山寨ETF的炒作已然开启,对于长期低迷的山寨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及时的强心针。
山寨ETF迎来新机遇 华尔街瞄准3万亿美元市场
山寨币市场重焕生机,华尔街瞄准新机遇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呈现出有趣的走势。尽管比特币价格有所回调,但以太坊却一改此前颓势,突破3600美元大关。与此同时,Defi、Layer2等多个板块也迎来普涨,山寨币市场似乎正在逐渐复苏。这与几天前的市场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比特币接近10万美元高位,而山寨币市场却普遍低迷,呈现出断尾求生之势。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华尔街机构开始将目光投向山寨币ETF,为沉寂已久的山寨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顾过去一周,比特币曾一度触及9.9万美元高位,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这轮由机构主导的牛市中,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并未能分享到流动性红利。相反,他们持有的山寨币种不断被比特币"吸血",呈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这与轰轰烈烈的牛市宣传形成强烈反差,让许多参与者感到苦不堪言。
以太坊作为公认的主流币种,其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与比特币相比,ETH的相对涨幅远远落后。ETH/BTC汇率在年内持续下降,从0.053一路跌至最低0.032,直到近期才开始出现反弹。其他山寨币的处境更是不容乐观。
然而,近期山寨币市场似乎开始苏醒。SOL、XRP、LTC和Link等币种在上周末率先启动上涨行情。Solana生态中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日均交易量突破60亿美元,XRP一度冲高至1.63美元。今日上午,以太坊更是强势突破3600美元,带动整个山寨币板块普涨,其中Defi板块24小时涨幅更是高达8.47%。
分析山寨币上涨的原因,除了整体牛市带来的情绪利好外,华尔街机构的参与功不可没。ETF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回顾本轮牛市的起点,11支比特币现货ETF的推出引爆了市场热潮。像贝莱德、富达这样的华尔街巨头的入场,极大推动了比特币的主流化进程,也大幅降低了普通投资者参与加密市场的门槛。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相继获批后,市场开始猜测下一个能引起华尔街兴趣的代币会是什么。考虑到市值和资本因素,Solana曾一度成为呼声最高的币种。
6月底,资管巨头VanEck率先向SEC提交了"VanEck Solana Trust"的S-1表格申请。次日,21Shares紧随其后。7月初,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正式为这两家公司的Solana ETF提交了19b-4文件,将SOL ETF的炒作推向高潮。
然而,SEC的强硬态度很快使山寨币ETF降温。8月传出消息称,CBOE已将两只潜在Solana ETF的申请从其网站上移除,分析师认为获批希望渺茫。
但如今,市场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11月下旬,Cboe BZX交易所文件显示,该交易所提议在其平台上上市和交易四种Solana相关ETF。这些ETF分别由Bitwise、VanEck、21Shares和Canary Funds发起,被归类为"基于商品的信托基金份额"。若SEC正式受理,最终审批截止日期预计将在2025年8月初。
除了Solana,更多山寨币ETF也在筹备中。最近一个月,加密投资公司Canary Capital向SEC递交了XRP、Litecoin、HBAR等三个币种的现货ETF申请。据ETF Store总裁Nate Geraci透露,目前至少有一家发行人正在尝试申请ADA(Cardano)或AVAX(Avalanche)的ETF。
这波山寨币ETF热潮引发了广泛讨论,远超预期的资金流入更是让市场沸腾不已。加密ETF的"狂野西部"时代真的要来临了吗?
从客观规律来看,回顾此前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审批过程,加密货币获批现货ETF基本需要满足两大隐性要求:一是未被证监会明确定性为证券;二是需有先行指标证明市场稳定性与不可操纵性,典型特征是该代币可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进行交易,即先上线期货市场。以此标准来看,除了比特币与以太坊,目前加密市场似乎并无其他币种完全符合条件。对于更为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审批难度更是不小,尤其是SOL,不仅中心化程度高,还曾在美国SEC对某交易平台的指控中被明确列为证券。
尽管如此,市场对SOL、XRP等币种ETF的审批前景仍保持乐观态度。彭博社ETF分析师James Seyffart认为,SOL、XRP、LTC和HBAR ETF的决策审批时间线可能会延长至2025年底,SEC可能会在两年内批准与Solana相关的ETF。ETF Store总裁Nate Geraci更为乐观,他预计到明年年底之前,Solana ETF就很可能获得批准。
这种乐观情绪背后有其依据,核心因素指向即将上任的新政府。新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正在积极转变,内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善给予了加密货币产业更强的信心。
从行业内部监管来看,加密货币的主要监管机构SEC即将迎来人事变动。现任SEC主席已宣布将于2025年1月20日新总统正式上任之日离职,这为SEC近年来的严格监管按下了暂停键。据统计,在其任期内,SEC对多家知名加密公司采取了执法行动,累计完成数千起执法案件,追讨约210亿美元的罚款,被视为业内著名的加密反对者。
虽然下一任SEC主席人选尚未确定,但有消息称前SEC委员可能接替这一职位。在加密货币证券属性争议日益激烈的当下,也有传言称新政府希望扩大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权力,加强其对数字资产领域的监管权。如果这一举措成真,加密资产被认定为证券的可能性或将降低。
从更广泛的外部环境来看,新政府可谓加密货币支持者云集。在新一届政府的内阁成员中,除了一些市场熟知的名字外,多位重要成员都是加密支持者,其中部分人甚至直接持有加密货币。这种组成与以往政府截然不同,由于高层多为支持者,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必然会趋于宽松。如果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能够建立完善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未来产业的监管导向也将更加明确。
除了监管层面,新政府旗下企业也早已瞄准了加密领域的商机。近期更是动作频频,致力于通过投融资拓展加密产业版图。有消息称,某媒体科技公司正与洲际交易所(ICE)商谈,计划收购加密货币交易所Bakkt。此外,该公司还提交了名为Truth Fi的加密货币支付服务申请,计划涉足加密支付领域。这些企业动向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加密行业的积极态度。
正是基于以上因素,市场才对山寨币ETF重新燃起希望。随着SEC主席的更替,围绕山寨币的证券争议有望停歇,为ETF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
另一方面,即使山寨币ETF的前景尚不明朗,华尔街也不愿放弃这个超过3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围绕加密资产构建新的投资产品和衍生工具,以便利投资者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组合。
加密指数提供商CF Benchmarks的负责人表示,主流投资者会通过现货比特币ETF建立直接普通敞口,同时也会通过额外产品来定制对资产类别的敞口。其中,最受欢迎的产品包括涉及与加密货币挂钩并赚取收益的商品期货的产品,以及通过期权提供下行保护的产品。目前,该公司正计划推出纳斯达克比特币指数期权。
Astoria Portfolio Advisors的首席投资官也提到,正考虑在其管理的ETF模型投资组合中增加比特币敞口。
总的来说,尽管当前监管环境下实现山寨ETF仍存在难度,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监管放松和投资者兴趣增加,出于流量获取和市场竞争考虑,机构深入研究加密资产将成为必然趋势。在产品端,机构将不再局限于比特币与以太坊,加密资产的产品化与标准化将进一步强化,衍生品市场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旨在为投资者入场扫清障碍。可以预见,未来投资者将有更多方式投资于加密货币相关产品。
除了新产品,现有的ETF也将受益于这一趋势。以以太坊现货ETF为例,长期以来,其资金流入一直弱于比特币。截至11月27日,以太坊现货ETF资金净流入约2.4亿美元,而比特币现货ETF净流入高达303.84亿美元,两者差距悬殊。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多样。以太坊在价值稳定性和定位上本就与比特币存在差异,而其核心的质押功能被监管限制也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的热情。从成本角度来看,如果投资者直接持有ETH,可获得接近3.5%的质押收益,但如果持有机构ETF,不仅无法获得这种无风险收益,还需额外支付0.15%到2.5%不等的管理费。
但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太坊现货ETF未来或许能够实现质押功能。毕竟此前坚决反对质押的监管态度已有所缓和,而欧洲市场已有先例。日前,欧洲ETP发行商21Shares AG宣布为其以太坊核心ETP产品添加质押功能。
当然,ETF虽然前景看好,但实际资金流入情况仍需观察。就连以太坊对传统资本的吸引力都较为有限,某信托公司旗下的Solana Trust资产总额也仅7000万美元,山寨币的投资购买力似乎并不如想象中乐观。受此影响,某大型资管公司的数字资产部门负责人曾表示,公司对除比特币和以太坊以外的其他加密产品兴趣不大。
无论后续审批如何进展,围绕山寨ETF的炒作已然开启,对于长期低迷的山寨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及时的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