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Web3社交的机遇与使命近期Web3舆论充满戾气,仿佛成了大型韭菜场。然而,Ponzi本质是中性的融资技术,为项目成功护航。无论DeFi、社交还是其他赛道,一直有建设者在持续奋斗。Web3革命尚未失败,科技创新仍在涌现。本文从发展角度梳理近8年Web3社交领域的建树,寻找潜在机遇与蓝图。## Web3社交的底层需求理论成功产品建立于坚实需求之上。Web3项目常被诟病无法与实体经济结合,需从根基证明社交对Web3的需求。人是社会动物,有社交需求。需要建立链接、感知他人、获得反馈。持有代币是新型链接方式,开放可验证数据库扩大信息维度。新环境孕育新关系和交互方式。互联网社交主要满足自我展示、情绪宣泄和寻找认同需求。Web3独特优势在于跨数据库、可组合的社交界面,以及以代币量化权利的互动场景。## Web3社交的发展脉络Web3社交呈现两个趋势:发展去中心化技术标准,用社交建立代币共识。### 去中心化社交技术标准竞争失守社交信息主权就丧失认知自由。去中心化社交技术是刚需,需在通讯协议、数据和应用上突破。新一代项目如Bluesky、Nostr、Lens、Farcaster等提出自己的协议,放弃部分去中心化属性换取进步。技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突破规模劣势。代币激励成为多数项目直接手段,但面临两大困境:社交内容主观价值难判断,激励有效性存疑;容易遭受女巫攻击。STEEM等早期项目尝试代币质押权重决定内容质量,但共识崩塌后难以为继。后续项目如Torum、BBS等仍采用代币激励扩张规模,但违背社交"非金钱回报"要素,降低内在心理回报。Farcaster上的Degen通过打赏送出部分代币,用Meme代币激励金融功能而非内容创作,引发生态繁荣。这种方式可能成为更优越的代币激励技巧。### 内容自主革命阶段性挫折早期项目尝试内容"上链",但因技术限制或缺乏运营能力而失败。Mirror等项目实现内容确权和NFT化,但仍难以吸引用户。单纯技术解决方案难以成为生意,需要好内容或庞大用户基础。### 注意力主权新征程STEEM启发了一批项目采用代币质押加权投票排序内容。Yup、Wormhole3等尝试通过插件形式重组Web2内容。但这类推荐方式难以与智能算法抗衡,纷纷转向。经验表明,即使用低成本代币激励,也必须激励先进生产方式。Phavor等项目利用Web3数据库做跨数据库推荐中间件,链上数据参与系统决策是Web3推荐系统的本质差异。## 社交资产代币化利用社交进行发币是另一条进化路线。困难在于如何建立价值共识和流动性。### 注意力代币化Meme币的秘方在于创造注意力,要素包括内容、KOL、社群和财富效应。Farcaster的frames、ERC404的图币一体等都试图增强发币的Meme含量。但Meme代币共识难以持久。### 社交关系代币化将社交关系价值注入代币更脚踏实地。DAO项目将代币与组织权限挂钩,Friend.tech探索小规模组织市场。### 内容代币化强调代币与内容产权关系。从Mirror到Lens、Farcaster,始终未放弃内容产权资产化功能。但链上产权存在不确定性,维权成本高,目前仍难以展现经济价值。### Bonding curve解决流动性Friend.tech提出的陡峭版bonding curve大幅降低了个人代币提供流动性的运营成本。多个项目在各自领域尝试新的价格曲线,如Bodhi对内容估值、DeBox做社群发资产等。## Web3社交的机遇与使命经过两个周期探索,Web3社交虽屡屡失败但仍有进步:- 前端从PC到移动,再到渐进式Web应用- 钱包登录从助记词到MPC和抽象账户- 区块链基础设施进步降低成本、提升速度- 社交协议层建设者主动搭建适合的layer3- 网络扩容提升用户体验,支持更多并发信息- 嵌入式社交场景创新,实现无缝组合- 中间件在数据整合、分析、代币管理等方面进步- 基础设施和工具更完善,Web3原住民不断增加未来机遇在于:1. 结合流量密码,接入优质内容2. 以内容创作者为核心,自由选择适合的协议和工具3. 通过代币让用户参与创作者的经济循环4. 发展联邦式网络结构,平台间通过第三方工具链接5. 提供更便捷登录、更低成本存储、更低延时等技术支持Web3社交的使命在于还权于民,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不应强加理想,而应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意志。## 结语Web3社交面临技术不成熟和组织形态问题。未来可能以内容发行方为核心,围绕用户和服务提供商构建。关键在于如何利用Web3技术增强交互性,提升用户体验。寻找内容与社群在新环境下更好交互的方式,将决定Web3能否真正落地并聚集流量。
Web3社交发展脉络与未来机遇探析
探索Web3社交的机遇与使命
近期Web3舆论充满戾气,仿佛成了大型韭菜场。然而,Ponzi本质是中性的融资技术,为项目成功护航。无论DeFi、社交还是其他赛道,一直有建设者在持续奋斗。Web3革命尚未失败,科技创新仍在涌现。本文从发展角度梳理近8年Web3社交领域的建树,寻找潜在机遇与蓝图。
Web3社交的底层需求理论
成功产品建立于坚实需求之上。Web3项目常被诟病无法与实体经济结合,需从根基证明社交对Web3的需求。
人是社会动物,有社交需求。需要建立链接、感知他人、获得反馈。持有代币是新型链接方式,开放可验证数据库扩大信息维度。新环境孕育新关系和交互方式。
互联网社交主要满足自我展示、情绪宣泄和寻找认同需求。Web3独特优势在于跨数据库、可组合的社交界面,以及以代币量化权利的互动场景。
Web3社交的发展脉络
Web3社交呈现两个趋势:发展去中心化技术标准,用社交建立代币共识。
去中心化社交技术标准竞争
失守社交信息主权就丧失认知自由。去中心化社交技术是刚需,需在通讯协议、数据和应用上突破。新一代项目如Bluesky、Nostr、Lens、Farcaster等提出自己的协议,放弃部分去中心化属性换取进步。
技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突破规模劣势。代币激励成为多数项目直接手段,但面临两大困境:社交内容主观价值难判断,激励有效性存疑;容易遭受女巫攻击。
STEEM等早期项目尝试代币质押权重决定内容质量,但共识崩塌后难以为继。后续项目如Torum、BBS等仍采用代币激励扩张规模,但违背社交"非金钱回报"要素,降低内在心理回报。
Farcaster上的Degen通过打赏送出部分代币,用Meme代币激励金融功能而非内容创作,引发生态繁荣。这种方式可能成为更优越的代币激励技巧。
内容自主革命阶段性挫折
早期项目尝试内容"上链",但因技术限制或缺乏运营能力而失败。Mirror等项目实现内容确权和NFT化,但仍难以吸引用户。单纯技术解决方案难以成为生意,需要好内容或庞大用户基础。
注意力主权新征程
STEEM启发了一批项目采用代币质押加权投票排序内容。Yup、Wormhole3等尝试通过插件形式重组Web2内容。但这类推荐方式难以与智能算法抗衡,纷纷转向。
经验表明,即使用低成本代币激励,也必须激励先进生产方式。Phavor等项目利用Web3数据库做跨数据库推荐中间件,链上数据参与系统决策是Web3推荐系统的本质差异。
社交资产代币化
利用社交进行发币是另一条进化路线。困难在于如何建立价值共识和流动性。
注意力代币化
Meme币的秘方在于创造注意力,要素包括内容、KOL、社群和财富效应。Farcaster的frames、ERC404的图币一体等都试图增强发币的Meme含量。但Meme代币共识难以持久。
社交关系代币化
将社交关系价值注入代币更脚踏实地。DAO项目将代币与组织权限挂钩,Friend.tech探索小规模组织市场。
内容代币化
强调代币与内容产权关系。从Mirror到Lens、Farcaster,始终未放弃内容产权资产化功能。但链上产权存在不确定性,维权成本高,目前仍难以展现经济价值。
Bonding curve解决流动性
Friend.tech提出的陡峭版bonding curve大幅降低了个人代币提供流动性的运营成本。多个项目在各自领域尝试新的价格曲线,如Bodhi对内容估值、DeBox做社群发资产等。
Web3社交的机遇与使命
经过两个周期探索,Web3社交虽屡屡失败但仍有进步:
未来机遇在于:
Web3社交的使命在于还权于民,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不应强加理想,而应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意志。
结语
Web3社交面临技术不成熟和组织形态问题。未来可能以内容发行方为核心,围绕用户和服务提供商构建。关键在于如何利用Web3技术增强交互性,提升用户体验。寻找内容与社群在新环境下更好交互的方式,将决定Web3能否真正落地并聚集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