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亚洲Web3市场第二季度回顾:政策落地与实践进展## 要点概述- 监管环境:香港将于8月实施稳定币立法,新加坡收紧许可制度,泰国推出政府数字债券。- 企业动态:日本上市公司掀起比特币投资热潮,中国企业采取务实策略,通过香港进入全球Web3市场。- 政策变化:韩国关注韩元支持的稳定币,越南实现加密货币全面合法化,菲律宾采取监管与创新并行的双轨策略。## 1. 亚洲Web3市场第二季度概况尽管全球Web3市场重心转向美国,亚洲主要市场的发展仍备受关注。亚洲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用户群,还是区块链创新的重要枢纽。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各地监管机构奠定了基础,出台新立法、发放牌照并启动监管沙盒。第二季度,这些监管基础促进了实质性的商业活动,加速了资本配置。第一季度推出的政策在市场中得到检验,不断完善并更切实地实施。机构和企业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2. 亚洲主要市场发展详情### 2.1 韩国:政治变革与监管调整第二季度,加密货币政策成为韩国六月总统大选的热门议题。随着李在明胜选,市场预期政策将出现重大转变。推出韩元挂钩稳定币成为核心议题之一。相关股票大幅上涨,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申请Web3相关商标。然而,政策制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冲突,最突出的是韩国银行与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之间关于管辖权的争论。7月,民主党宣布将《数字资产创新法》的出台时间推迟一到两个月。尽管如此,制度层面的逐步完善仍在持续。6月,新规允许非营利组织和交易所出售捐赠的加密资产,并要求以最大程度降低市场影响的方式进行出售。整个第二季度,市场对韩国的兴趣依然强劲。全球交易所展现出持续的投入,线下活动也显著回暖。### 2.2 日本:机构和企业推动比特币战略扩张第二季度,日本上市公司掀起了比特币采用浪潮,主要由MetaPlanet推动。其他公司如Remixpoint纷纷效仿,配置各自的比特币。稳定币和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进展。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开始筹备稳定币发行,Mercari的加密货币子公司Mercoin开始支持XRP交易。监管讨论持续展开,日本金融厅(FSA)引入了新的加密资产分类系统。然而,这些监管更新大多仍处于讨论阶段。散户投资者的参与度依然低迷,与韩国等市场形成鲜明对比。日本的机构主导投资模式提供了更高的稳定性,但可能会限制短期增长势头。### 2.3 香港:受监管的稳定币和数字金融服务扩展第二季度,香港完善了稳定币监管框架,巩固了其作为亚洲领先数字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新的稳定币监管法例将于8月1日生效,稳定币发行机构的发牌制度预计年底前出台。首批受监管的稳定币预计将于第四季度推出。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宣布计划允许专业投资者进行虚拟资产衍生品交易,持牌交易所和基金获准提供质押服务。这些发展反映了监管部门建立更全面、更机构友好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意图。### 2.4 新加坡:监管收紧第二季度,新加坡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采取了显著的收紧措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全面禁止未经许可的数字资产公司在海外开展业务,表明其坚决反对监管套利。新规适用于所有在新加坡向全球用户提供数字资产服务的实体,实际上强制要求正式发放牌照。这给本地Web3公司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它们面临着建立完全合规运营实体或迁往更宽松司法管辖区的选择。### 2.5 中国:数字人民币国际化与企业Web3战略第二季度,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海成为这项工作的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计划在上海设立国际运营中心,以支持数字货币的跨境应用。然而,官方政策与实际操作之间仍存在差距。一些地方政府已清算被没收的数字资产,以弥补财政缺口,显示出与官方立场不同的务实做法。中国企业也展现出类似的务实精神。一些公司增持比特币,其他公司则利用香港的牌照制度,绕过内地限制进入全球Web3市场。市场对人民币挂钩稳定币的兴趣也在增长。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公开阐述了构建多极化全球货币体系的愿景。7月,上海市国资委启动了人民币挂钩稳定币的研发讨论。### 2.6 越南:加密货币合法化及加强数字管控越南在第二季度正式宣布加密货币合法化,这是一项重大政策转变。6月14日,越南国会通过了《数字技术产业法》,承认了数字资产,并概述了对相关领域的激励措施。与此同时,政府加强了对数字平台的管控,下令电信运营商屏蔽Telegram。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反映了越南在严格监控范围内允许创新的意图。### 2.7 泰国:国家主导的数字资产创新第二季度,泰国推进了政府主导的数字资产领域举措。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审查允许交易所上市自有实用型代币的提案。更值得注意的是,泰国政府公布了发行本国数字债券的计划。7月25日,泰国将通过获批的ICO平台发行"G-Tokens",总规模为1.5亿美元。这一举措是政府直接参与数字资产发行的罕见范例。### 2.8 菲律宾:严格监管与创新沙盒的双轨制第二季度,菲律宾推行了双轨战略,将加强监管与支持加密货币领域的创新相结合。政府对代币上市实施了更严格的管控,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的注册和反洗钱合规要求也大幅放宽。一项特别引人注目的举措是引入了影响者监管规定。推广加密资产的内容创作者现在必须向有关部门注册。除此之外,政府还推出了促进创新的框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接受"StratBox"的申请,这是一个旨在为加密服务提供商提供受控监管环境支持的沙盒计划。
2025亚洲Web3二季度:监管落地与企业布局加速
2025年亚洲Web3市场第二季度回顾:政策落地与实践进展
要点概述
监管环境:香港将于8月实施稳定币立法,新加坡收紧许可制度,泰国推出政府数字债券。
企业动态:日本上市公司掀起比特币投资热潮,中国企业采取务实策略,通过香港进入全球Web3市场。
政策变化:韩国关注韩元支持的稳定币,越南实现加密货币全面合法化,菲律宾采取监管与创新并行的双轨策略。
1. 亚洲Web3市场第二季度概况
尽管全球Web3市场重心转向美国,亚洲主要市场的发展仍备受关注。亚洲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用户群,还是区块链创新的重要枢纽。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各地监管机构奠定了基础,出台新立法、发放牌照并启动监管沙盒。第二季度,这些监管基础促进了实质性的商业活动,加速了资本配置。第一季度推出的政策在市场中得到检验,不断完善并更切实地实施。机构和企业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2. 亚洲主要市场发展详情
2.1 韩国:政治变革与监管调整
第二季度,加密货币政策成为韩国六月总统大选的热门议题。随着李在明胜选,市场预期政策将出现重大转变。
推出韩元挂钩稳定币成为核心议题之一。相关股票大幅上涨,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申请Web3相关商标。
然而,政策制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冲突,最突出的是韩国银行与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之间关于管辖权的争论。7月,民主党宣布将《数字资产创新法》的出台时间推迟一到两个月。
尽管如此,制度层面的逐步完善仍在持续。6月,新规允许非营利组织和交易所出售捐赠的加密资产,并要求以最大程度降低市场影响的方式进行出售。
整个第二季度,市场对韩国的兴趣依然强劲。全球交易所展现出持续的投入,线下活动也显著回暖。
2.2 日本:机构和企业推动比特币战略扩张
第二季度,日本上市公司掀起了比特币采用浪潮,主要由MetaPlanet推动。其他公司如Remixpoint纷纷效仿,配置各自的比特币。
稳定币和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进展。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开始筹备稳定币发行,Mercari的加密货币子公司Mercoin开始支持XRP交易。
监管讨论持续展开,日本金融厅(FSA)引入了新的加密资产分类系统。然而,这些监管更新大多仍处于讨论阶段。
散户投资者的参与度依然低迷,与韩国等市场形成鲜明对比。日本的机构主导投资模式提供了更高的稳定性,但可能会限制短期增长势头。
2.3 香港:受监管的稳定币和数字金融服务扩展
第二季度,香港完善了稳定币监管框架,巩固了其作为亚洲领先数字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新的稳定币监管法例将于8月1日生效,稳定币发行机构的发牌制度预计年底前出台。
首批受监管的稳定币预计将于第四季度推出。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宣布计划允许专业投资者进行虚拟资产衍生品交易,持牌交易所和基金获准提供质押服务。
这些发展反映了监管部门建立更全面、更机构友好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意图。
2.4 新加坡:监管收紧
第二季度,新加坡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采取了显著的收紧措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全面禁止未经许可的数字资产公司在海外开展业务,表明其坚决反对监管套利。
新规适用于所有在新加坡向全球用户提供数字资产服务的实体,实际上强制要求正式发放牌照。这给本地Web3公司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它们面临着建立完全合规运营实体或迁往更宽松司法管辖区的选择。
2.5 中国:数字人民币国际化与企业Web3战略
第二季度,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海成为这项工作的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计划在上海设立国际运营中心,以支持数字货币的跨境应用。
然而,官方政策与实际操作之间仍存在差距。一些地方政府已清算被没收的数字资产,以弥补财政缺口,显示出与官方立场不同的务实做法。
中国企业也展现出类似的务实精神。一些公司增持比特币,其他公司则利用香港的牌照制度,绕过内地限制进入全球Web3市场。
市场对人民币挂钩稳定币的兴趣也在增长。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公开阐述了构建多极化全球货币体系的愿景。7月,上海市国资委启动了人民币挂钩稳定币的研发讨论。
2.6 越南:加密货币合法化及加强数字管控
越南在第二季度正式宣布加密货币合法化,这是一项重大政策转变。6月14日,越南国会通过了《数字技术产业法》,承认了数字资产,并概述了对相关领域的激励措施。
与此同时,政府加强了对数字平台的管控,下令电信运营商屏蔽Telegram。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反映了越南在严格监控范围内允许创新的意图。
2.7 泰国:国家主导的数字资产创新
第二季度,泰国推进了政府主导的数字资产领域举措。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审查允许交易所上市自有实用型代币的提案。
更值得注意的是,泰国政府公布了发行本国数字债券的计划。7月25日,泰国将通过获批的ICO平台发行"G-Tokens",总规模为1.5亿美元。这一举措是政府直接参与数字资产发行的罕见范例。
2.8 菲律宾:严格监管与创新沙盒的双轨制
第二季度,菲律宾推行了双轨战略,将加强监管与支持加密货币领域的创新相结合。政府对代币上市实施了更严格的管控,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的注册和反洗钱合规要求也大幅放宽。
一项特别引人注目的举措是引入了影响者监管规定。推广加密资产的内容创作者现在必须向有关部门注册。
除此之外,政府还推出了促进创新的框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接受"StratBox"的申请,这是一个旨在为加密服务提供商提供受控监管环境支持的沙盒计划。
请为这篇文章生成一条评论,使用中文:
又是牛市前的最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