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走向1万TPS:实时证明与原生Rollup的关键作用以太坊正迈向每秒处理1万笔交易(TPS)的扩容新时代,而零知识证明(ZK)技术正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将聚焦实时证明的技术难点、证明者的参与逻辑、L1切换过程中的安全挑战,以及"原生Rollup"如何成为ZK扩容的终极形态。## 实时证明:以太坊扩容的关键拼图实时证明指在不到12秒内对以太坊主网的一个区块完成ZK证明生成。一旦实现,以太坊就能将区块验证逻辑纳入协议本身,在保证可验证性的同时大幅提高Gas上限,从而实现L1的大规模扩容。实现实时证明不仅需要zkVM技术,还需对以太坊协议层进行变更。预计明年的Glamsterdam升级将引入"区块验证与立即执行的解耦"机制,为证明者提供更充裕的时间生成zkEVM证明。某公司最新的zkVM在200张GPU的集群下,能够对93%的主网区块实时生成证明,预计年底前将提升至99%。以太坊还考虑将区块时间从12秒缩短至6秒,这将提升用户体验但也给证明者带来额外压力。## 以太坊ZK证明者的硬件门槛实时生成ZK证明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以太坊基金会为证明者设定的初步技术目标是:硬件成本控制在10万美元以内,电力消耗低于10千瓦。需要注意的是,证明者和验证者的职责不同。验证者运行节点参与共识,而证明者的任务是生成ZK证明。只要有一个满足硬件条件的诚实证明者,以太坊就能继续安全运行。预计到明年初,证明者的GPU需求可能降低至16张显卡左右,总成本控制在1万至3万美元之间。某公司已在测试网上搭建了由数百个证明者组成的去中心化网络,采用竞争式证明机制。## 主网切换为ZK架构的挑战将以太坊L1主网切换为ZK架构是继PoW到PoS转换后又一重大技术挑战。需要考虑各种潜在风险,如恶意攻击者插入"证明者杀手"导致验证机制失效,或网络活跃度骤降影响可持续性等。整个过渡过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随着生态成熟,可通过引入多样化的证明系统、完善激励机制、形式化验证等手段提升可行性与鲁棒性。以太坊还计划构建名为"Beam Chain"的新型结构,在设计之初就为ZK优化友好。未来整个以太坖的数据验证工作可能在一台普通笔记本电脑的CPU上完成。## 原生Rollup:主网"Snark化"的终极形态在以太坊主网集成zkEVM的同时,原生Rollup的设想也开始浮现。通过在主网集成zkEVM,让以太坊L1验证者直接验证Rollup的状态转换证明,实现真正由主网验证、保障安全的L2。这需要在以太坖L1客户端中新增"execute precompile"代码,允许验证者直接校验L2生成的ZK状态转移证明。如果实现,原生Rollup上的交易安全性将等同于主网。原生Rollup可以是异构的,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应用体验。尽管尚未正式写入路线图,但随着zkEVM启动、L1架构重构,为其预设接口与预编译逻辑已成为可预见的技术趋势。乐观估计,年底可能提交相关EIP,并在Glamsterdam升级后的分叉中上线。不过这一时间表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需谨慎看待。
以太坊扩容新纪元:实时证明与原生Rollup齐推1万TPS
以太坊走向1万TPS:实时证明与原生Rollup的关键作用
以太坊正迈向每秒处理1万笔交易(TPS)的扩容新时代,而零知识证明(ZK)技术正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将聚焦实时证明的技术难点、证明者的参与逻辑、L1切换过程中的安全挑战,以及"原生Rollup"如何成为ZK扩容的终极形态。
实时证明:以太坊扩容的关键拼图
实时证明指在不到12秒内对以太坊主网的一个区块完成ZK证明生成。一旦实现,以太坊就能将区块验证逻辑纳入协议本身,在保证可验证性的同时大幅提高Gas上限,从而实现L1的大规模扩容。
实现实时证明不仅需要zkVM技术,还需对以太坊协议层进行变更。预计明年的Glamsterdam升级将引入"区块验证与立即执行的解耦"机制,为证明者提供更充裕的时间生成zkEVM证明。
某公司最新的zkVM在200张GPU的集群下,能够对93%的主网区块实时生成证明,预计年底前将提升至99%。以太坊还考虑将区块时间从12秒缩短至6秒,这将提升用户体验但也给证明者带来额外压力。
以太坊ZK证明者的硬件门槛
实时生成ZK证明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以太坊基金会为证明者设定的初步技术目标是:硬件成本控制在10万美元以内,电力消耗低于10千瓦。
需要注意的是,证明者和验证者的职责不同。验证者运行节点参与共识,而证明者的任务是生成ZK证明。只要有一个满足硬件条件的诚实证明者,以太坊就能继续安全运行。
预计到明年初,证明者的GPU需求可能降低至16张显卡左右,总成本控制在1万至3万美元之间。某公司已在测试网上搭建了由数百个证明者组成的去中心化网络,采用竞争式证明机制。
主网切换为ZK架构的挑战
将以太坊L1主网切换为ZK架构是继PoW到PoS转换后又一重大技术挑战。需要考虑各种潜在风险,如恶意攻击者插入"证明者杀手"导致验证机制失效,或网络活跃度骤降影响可持续性等。
整个过渡过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随着生态成熟,可通过引入多样化的证明系统、完善激励机制、形式化验证等手段提升可行性与鲁棒性。
以太坊还计划构建名为"Beam Chain"的新型结构,在设计之初就为ZK优化友好。未来整个以太坖的数据验证工作可能在一台普通笔记本电脑的CPU上完成。
原生Rollup:主网"Snark化"的终极形态
在以太坊主网集成zkEVM的同时,原生Rollup的设想也开始浮现。通过在主网集成zkEVM,让以太坊L1验证者直接验证Rollup的状态转换证明,实现真正由主网验证、保障安全的L2。
这需要在以太坖L1客户端中新增"execute precompile"代码,允许验证者直接校验L2生成的ZK状态转移证明。如果实现,原生Rollup上的交易安全性将等同于主网。
原生Rollup可以是异构的,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应用体验。尽管尚未正式写入路线图,但随着zkEVM启动、L1架构重构,为其预设接口与预编译逻辑已成为可预见的技术趋势。
乐观估计,年底可能提交相关EIP,并在Glamsterdam升级后的分叉中上线。不过这一时间表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需谨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