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香港高院创新司法:区块链禁制令直击加密钱包
加密货币市场的繁荣与挑战
近期,香港高等法院在加密货币领域创造了一项重要的司法先例,这一举措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
香港高等法院利用区块链技术发出加密钱包禁制令
去年年末,香港高等法院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禁制令。案件涉及一家成立于2015年3月的香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营销咨询业务。公司在去年12月遭遇电信诈骗,损失近260万USDT。公司负责人迅速通过法律途径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要求对两个涉案Tron钱包地址发布禁制令,以冻结其中的资产。
仅几天后,香港高等法院副法官Douglas Lam就签发了资产冻结禁制令。一家科技公司随后通过区块链技术向涉案钱包地址发出了该禁制令。这种做法相当于在涉案钱包上标记了"赃款"的标签,任何与这些钱包进行交易的人都能在区块链上看到这一禁令。
根据香港法律,违反禁制令可能导致藐视法庭罪,面临监禁或罚款。这一禁制令实际上封锁了涉案钱包中加密货币的流动性,有效防止了原告遭受更大损失。
重大意义
这一司法行动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解决了加密货币匿名性带来的诉讼难题。传统上,在大多数涉及加密货币的民事纠纷中,受害方往往只知道对方的钱包地址,而无法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这使得起诉变得极为困难。香港高等法院此次批准通过区块链技术直接向钱包地址发出禁制令,创新性地解决了"只知钱包、不知真人"的问题。
加密货币的"安全性"面临挑战
一些投资者选择加密货币partly是看中其"匿名化"特性,认为这可以在法律纠纷中"保全"财产。然而,这次香港高等法院的行动表明,这种"安全"已不再可靠。
香港高等法院直接以加密货币钱包地址为被告,通过技术手段向钱包发布禁制令,这在全球范围内开创了先例。即使交易所或稳定币发行方不配合,司法机关仍可直接向钱包地址发出司法指令,警告所有潜在交易方——与涉案钱包交易即属违法。这意味着利用加密货币匿名特性逃避司法管控的空间正在急剧缩小。
香港加密货币司法建制的发展历程
认定加密货币为"财产":2023年初的Gatecoin案是一个重要里程碑。香港原讼法庭首次裁定加密货币在香港法律下属于"财产",可受相关法律保护。这一立场与其他主要普通法司法管辖区一致。
稳定币法案出台:香港为法币挂钩稳定币制定了完善的合规路径和要求,加强了稳定币持有者和机构的金融安全,成为连接传统金融和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桥梁。
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加密货币资产:本文所述的禁制令案例正是这一步的体现。即使无法确定被告的真实身份,只要有钱包地址,法院就可以发送禁制令,这大大提升了司法保护的效力。
这些进展表明,香港正努力在保护投资者权益和促进金融创新之间寻求平衡,为打造加密货币中心奠定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