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Fi风险管理:从事前到事后的全面框架DeFi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去中心化金融协议,涵盖了资产交易、借贷、保险和各种衍生品等领域。除了信用服务外,现实中的大多数金融服务都可以通过DeFi协议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和自动运转,没有第三方机构参与管理和维护,因此合约的风险控制成为了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DeFi具有金融和科技的双重属性,主要面临以下几类风险:1. 代码风险:包括以太坊底层代码、智能合约代码和钱包代码等方面的风险。历史上的DAO事件、近期某DEX的漏洞攻击问题,以及各类钱包被盗事件都属于此类风险。2. 业务风险:主要指在业务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可能被人合理攻击或操纵。例如FOMO3D遭受的堵塞攻击,以及某借贷平台因使用了易受攻击的预言机而被操纵价格导致资产损失。这类行为的实施者通常被称为套利者,他们对DeFi项目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3. 市场波动风险:由于DeFi设计中缺乏应对某些变量的机制,在市场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穿仓。2020年3月12日某稳定币项目遭遇的问题就是典型的市场极端波动风险案例。4. 预言机风险:预言机作为提供全局变量的关键组件,是大多数DeFi项目的基础设施。如果预言机遭受攻击或出现停摆,依赖它的DeFi项目可能会陷入崩溃。预言机将成为未来DeFi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带有任何中心化风险的预言机最终可能会被淘汰。5. "技术代理"风险:指不熟悉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的普通用户使用中心化团队开发的"便利"交互工具时可能面临的风险。在设计DeFi项目时,应充分考虑上述风险。完整的风险管理不仅需要在文档中做好提示,还需要采取一些实际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大多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少部分通过社区治理(主要是链上治理)来完成。以下是一个DeFi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主要是对合约代码进行形式化验证,包括明确合约使用的方法、资源甚至指令的边界,以及这些元素在组合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未经论证的方法或未确定边界的组合都不应使用。这种方法更接近数学论证,而非传统软件开发测试的思维。优秀的合约开发应建立在已经过论证的方法组合之上。事中:主要包括停机设计和异常触发设计。合约应能识别和干预攻击行为,包括自动停机和治理停机设计。异常触发则是对合约运行过程中出现超预期现象的一种控制管理,通常是自动的,通过触发机制来修正一些风险管理变量。事后: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修复代码漏洞,通常通过链上治理(DAO治理)方式进行。其次是应对治理资产本身遭受攻击的情况,这时可能需要进行合约分叉。此外,还可以通过保险机制来降低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后,社区可以利用链上数据追踪,与各类机构合作追回损失。当前行业对DeFi安全的理解还处于早期阶段,也过于传统。要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引入边界、完备性、一致性、形式化验证、停机、异常触发、治理、分叉等新思想。只有转变思维,才能更好地应对DeFi领域的各种挑战。
DeFi安全全面解析:从事前验证到事后治理的风险管理框架
DeFi风险管理:从事前到事后的全面框架
DeFi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去中心化金融协议,涵盖了资产交易、借贷、保险和各种衍生品等领域。除了信用服务外,现实中的大多数金融服务都可以通过DeFi协议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和自动运转,没有第三方机构参与管理和维护,因此合约的风险控制成为了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DeFi具有金融和科技的双重属性,主要面临以下几类风险:
代码风险:包括以太坊底层代码、智能合约代码和钱包代码等方面的风险。历史上的DAO事件、近期某DEX的漏洞攻击问题,以及各类钱包被盗事件都属于此类风险。
业务风险:主要指在业务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可能被人合理攻击或操纵。例如FOMO3D遭受的堵塞攻击,以及某借贷平台因使用了易受攻击的预言机而被操纵价格导致资产损失。这类行为的实施者通常被称为套利者,他们对DeFi项目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市场波动风险:由于DeFi设计中缺乏应对某些变量的机制,在市场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穿仓。2020年3月12日某稳定币项目遭遇的问题就是典型的市场极端波动风险案例。
预言机风险:预言机作为提供全局变量的关键组件,是大多数DeFi项目的基础设施。如果预言机遭受攻击或出现停摆,依赖它的DeFi项目可能会陷入崩溃。预言机将成为未来DeFi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带有任何中心化风险的预言机最终可能会被淘汰。
"技术代理"风险:指不熟悉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的普通用户使用中心化团队开发的"便利"交互工具时可能面临的风险。
在设计DeFi项目时,应充分考虑上述风险。完整的风险管理不仅需要在文档中做好提示,还需要采取一些实际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大多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少部分通过社区治理(主要是链上治理)来完成。
以下是一个DeFi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
事前:主要是对合约代码进行形式化验证,包括明确合约使用的方法、资源甚至指令的边界,以及这些元素在组合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未经论证的方法或未确定边界的组合都不应使用。这种方法更接近数学论证,而非传统软件开发测试的思维。优秀的合约开发应建立在已经过论证的方法组合之上。
事中:主要包括停机设计和异常触发设计。合约应能识别和干预攻击行为,包括自动停机和治理停机设计。异常触发则是对合约运行过程中出现超预期现象的一种控制管理,通常是自动的,通过触发机制来修正一些风险管理变量。
事后: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修复代码漏洞,通常通过链上治理(DAO治理)方式进行。其次是应对治理资产本身遭受攻击的情况,这时可能需要进行合约分叉。此外,还可以通过保险机制来降低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后,社区可以利用链上数据追踪,与各类机构合作追回损失。
当前行业对DeFi安全的理解还处于早期阶段,也过于传统。要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引入边界、完备性、一致性、形式化验证、停机、异常触发、治理、分叉等新思想。只有转变思维,才能更好地应对DeFi领域的各种挑战。
命令:请用中文风格,为这篇内容生成评论
你知道我又亏了几个钱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