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新模式解析:从1.0到3.0的演变与前景展望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新模式引发热议,专业人士解读其背景与影响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法治总队发布了一篇关于涉案虚拟货币处置的文章,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在web3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法律专业人士,我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北京模式并非首创
根据公开信息,北京市公安局与北京产权交易所签订了合作协议,采用了一种涉案虚拟货币处置模式。具体流程是:公安机关将涉案虚拟货币委托给北交所,后者选定第三方进行相关操作,通过香港合规平台变现为法币,最后将资金结汇后转入公安机关账户。
然而,这种境内委托加境外处置的联合模式并非首创。实际上,早在2023年就有处置公司开始采用类似方式。
中国虚拟货币处置的演变
回顾历史,我国的司法处置经历了三个阶段:
处置1.0时期(2018-2021年左右):司法机关主要通过交易所OTC或私人渠道变现,存在合规风险。
处置2.0时期(2021年9月-2023年):受政策影响,国内基本停止虚拟货币处置变现,一些公司通过境外处置后结汇入境,但可能存在违规行为。
处置3.0时期(2023年底至今):出现了境内外联合处置模式,即国内司法机关委托内地第三方,再由其委托境外主体在合规平台处置变现,最后通过合规渠道将资金转回国内。
北京模式的特点与潜在问题
北京采用的模式虽然在当地属首次,但全国范围内已有先例。值得注意的是:
北交所实际上是一个中间方,需要再委托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实质操作。
要求提供110%的履约保证金,这一比例在实务中偏高。
关于服务费的规定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在非公开拍卖情况下的适用问题。
未来展望
尽管此次处置模式引发了一些猜测,但认为这预示着中国将放开虚拟货币交易为时尚早。事实上,国家从未禁止过涉案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各地司法机关一直在探索相关方法。
就目前形势来看,未来两到三年内,我国大陆地区可能仍将保持对虚拟货币交易的严格监管态度,不太可能全面开放普通公民参与相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