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涉虚拟货币犯罪案件定罪逻辑探析
涉虚拟货币犯罪案件的司法定性分析
近期,随着涉虚拟货币类刑事判例的不断积累,可以发现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已形成了一定的"潜规则"或定罪尺度上的路径依赖。本文将探讨在一些常见的涉币类犯罪中,实务界是如何确定某行为构成犯罪的。
一、典型案例简析
2020年4月,浙江省高院就一起涉及虚拟货币交易的集资诈骗案作出终审判决。该案涉及发币、宣传推广、营销拉盘、ICO等多种业务模式。案件的特殊之处在于,被告人原本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处缓刑,但后来被撤销原判,改判集资诈骗罪并被处以无期徒刑。这一判决差异凸显了传销犯罪和诈骗类犯罪在定罪逻辑上的重要区别。
二、涉币类犯罪的法律认定
(一) 虚拟货币交易的合法性问题
自2017年9月多部委联合发布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来,在中国境内进行代币发行被视为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涉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即使是境外平台发行的虚拟货币,由于缺乏国家认可和实际经济价值,仍被视为存在法律风险。
(二) 常见涉币类犯罪类型
涉币类犯罪主要包括:
(三) 涉币类犯罪的定罪逻辑
以传销犯罪和集资诈骗罪为例:
传销犯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类犯罪的认定:
在实际案例中,法院将原本的传销犯罪改判为集资诈骗罪,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三、结语
虽然目前投资虚拟货币并未被明确禁止,但相关活动仍可能被视为"涉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而受到查处。不同地区执法部门对相关规定的理解和执行可能存在差异,这在涉虚拟货币案件的处理中尤为明显。因此,参与虚拟货币相关活动时应当格外谨慎,充分了解潜在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