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最新
热门
资讯
我的主页
发布
扫码下载 APP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flyawei
2025-08-03 08:15:00
关注
其实 @SuccinctLabs 这个项目我很早就被 @guiguziben 哥安利过了~~
当时还参与了一阶段白名单邀请码的抽奖但是并没有中奖~~
后来就一直没有机会实战深入了解,直到第二阶段测试网开放,才终于从 DC 社区搞到了一个邀请码。
一边玩着游戏,一边为网络做贡献,这种感觉可太棒了。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认真去了解这个项目背后的“发动机”——Succinct。
刚开始我以为它只是一个新出的 ZK 项目,但越深入看,越意识到它其实在干一件特别底层、特别有野心的事:
它不是在“做一个应用”,而是在“重构整个 ZK 经济的计算引擎”。
作为一个系统运维出身的打工人,我一直对“怎么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高系统吞吐”这个问题特别敏感。
过去在传统行业里,比如阿里,他们就曾经用 ZK 技术去做数据库的异常时的一致性和隐私处理,用零知识证明去解决“同步”与“保护隐私”的两难问题。
但说实话,那时候 ZK 还属于“高门槛”,不是每个开发者都玩得起。
而现在 Succinct 做的,就是把这套能力像“云服务”一样打包成一个全球可接入的去中心化网络:Succinct Prover Network。
任何有 GPU 的人、项目方、应用开发者,都可以通过它生成 ZK 证明,接入证明服务,用 $PROVE 结算。它既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验证工厂”,也是推动以太坊实时证明范式升级的关键一环。
讲个细节你就知道它多猛——Succinct 自研的 SP1 zkVM + Hypercube 扩展,现在已经能在 12 秒内完成 93% 的以太坊区块 ZK 证明。
这啥概念?当前以太坊一秒钟也就能处理十几笔交易,而 SP1 带来的架构,可以把这个数字推向 10,000+,而且 Raspberry Pi 也能验证,不影响去中心化。
可以说,它是让“验证替代执行”的范式真正跑通的第一梯队选手。
我当时看 World Chain 跟他们合作的那个实验就震撼到了:
800 多张 GPU 连续跑 7 天,成本控制在 0.005 美元左右,还能将主网的最终性从 7 天压缩到 1 小时以内,对用户体验的提升是质变级别的。
这种性能,不光适合链上应用,更是得到了监管层面的正向认可。
在美国白宫发布的《2025 数字资产报告》中,ZK 被明确点名为未来实现“隐私保护”与“监管合规”两者兼得的核心技术路径。
这不仅为 ZK 技术正名,也为像 Succinct 这样做“通用零知识证明能力”的基础设施,打开了政策上的护城河。
如今,已有超过 35 个项目集成了 Succinct Prover Network,保护的链上资产超过 40 亿美金,合作方里也不乏 Polygon、Celestia、Avail 这样的行业头部项目。
从 Web2 到 Web3,从阿里云 到 Prover Network 的去中心化验证,ZK 正在悄悄重构整个数据世界的信任逻辑。
而像 Succinct 这样把技术门槛降下来、又能真正落地的项目,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我这这种 “白天修服务器、晚上玩链上”的人去多花点时间去深入了解的。
DC
0.97%
ZK
2.9%
ETH
1.7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
声明
。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评论
0/400
评论
暂无评论
话题
#
BTC重返12万
5k 热度
#
ETH突破4300
4k 热度
#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78k 热度
#
稳定币流通量破2700亿美元
384 热度
#
美财长预计10月解决贸易问题
122 热度
置顶
道金斯说的「模因」,可以书里是一句话、歌曲里的一段旋律、一幅画中的意境、或者电影里的一幕桥段。「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的词能流传千年,靠的不是基因遗传,而是通过人类模仿与传播而延续下来。
Gate 链上赚币:ETH 挖矿限时高收益!
✅ 年化收益近 5% + 额外奖励单人额度 1000 ETH
💎 最低 0.00000001 ETH 起投,无赎回期,随存随取!
立即上车,稳赚链上收益:https://www.gate.com/staking/ETH
网站地图
其实 @SuccinctLabs 这个项目我很早就被 @guiguziben 哥安利过了~~
当时还参与了一阶段白名单邀请码的抽奖但是并没有中奖~~
后来就一直没有机会实战深入了解,直到第二阶段测试网开放,才终于从 DC 社区搞到了一个邀请码。
一边玩着游戏,一边为网络做贡献,这种感觉可太棒了。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认真去了解这个项目背后的“发动机”——Succinct。
刚开始我以为它只是一个新出的 ZK 项目,但越深入看,越意识到它其实在干一件特别底层、特别有野心的事:
它不是在“做一个应用”,而是在“重构整个 ZK 经济的计算引擎”。
作为一个系统运维出身的打工人,我一直对“怎么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高系统吞吐”这个问题特别敏感。
过去在传统行业里,比如阿里,他们就曾经用 ZK 技术去做数据库的异常时的一致性和隐私处理,用零知识证明去解决“同步”与“保护隐私”的两难问题。
但说实话,那时候 ZK 还属于“高门槛”,不是每个开发者都玩得起。
而现在 Succinct 做的,就是把这套能力像“云服务”一样打包成一个全球可接入的去中心化网络:Succinct Prover Network。
任何有 GPU 的人、项目方、应用开发者,都可以通过它生成 ZK 证明,接入证明服务,用 $PROVE 结算。它既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验证工厂”,也是推动以太坊实时证明范式升级的关键一环。
讲个细节你就知道它多猛——Succinct 自研的 SP1 zkVM + Hypercube 扩展,现在已经能在 12 秒内完成 93% 的以太坊区块 ZK 证明。
这啥概念?当前以太坊一秒钟也就能处理十几笔交易,而 SP1 带来的架构,可以把这个数字推向 10,000+,而且 Raspberry Pi 也能验证,不影响去中心化。
可以说,它是让“验证替代执行”的范式真正跑通的第一梯队选手。
我当时看 World Chain 跟他们合作的那个实验就震撼到了:
800 多张 GPU 连续跑 7 天,成本控制在 0.005 美元左右,还能将主网的最终性从 7 天压缩到 1 小时以内,对用户体验的提升是质变级别的。
这种性能,不光适合链上应用,更是得到了监管层面的正向认可。
在美国白宫发布的《2025 数字资产报告》中,ZK 被明确点名为未来实现“隐私保护”与“监管合规”两者兼得的核心技术路径。
这不仅为 ZK 技术正名,也为像 Succinct 这样做“通用零知识证明能力”的基础设施,打开了政策上的护城河。
如今,已有超过 35 个项目集成了 Succinct Prover Network,保护的链上资产超过 40 亿美金,合作方里也不乏 Polygon、Celestia、Avail 这样的行业头部项目。
从 Web2 到 Web3,从阿里云 到 Prover Network 的去中心化验证,ZK 正在悄悄重构整个数据世界的信任逻辑。
而像 Succinct 这样把技术门槛降下来、又能真正落地的项目,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我这这种 “白天修服务器、晚上玩链上”的人去多花点时间去深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