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转向合规新纪元 大规模应用路在何方

Web3行业正踏入"合规新纪元",我们竭尽全力的"大规模应用"是否走错了方向?

最近业内关于以太坊的争议讨论如火如荼。不久前有几位业内知名人士发起了一场长达3小时关于"以太坊到底怎么了"的在线讨论,涵盖了以太坊与二层网络之间的博弈、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目前以太坊和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

这场讨论激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尽管我的观点可能与大多数Web3从业者有所不同,但我还是决定分享出来,尝试从应用层面为大家提供一个观察当前以太坊乃至整个行业所面临挑战的新视角。我相信,只有通过理性且坦诚的讨论,才能推动行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Web3行业正踏入"合规新纪元",我们竭尽全力的"Mass Adoption"是不是走错路了?

过去一年,我作为一家新加坡初创金融科技公司的创始成员,深度参与了与三个国家央行关于代币化、跨境支付的项目合作。这段经历让我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纯Web3圈子,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央行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的战略动向。

我开始大量研究传统势力发表的区块链和代币化相关研报和论文,了解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同时也关注Web3行业的发展动向。这种双重视角让我越发感受到两个领域的氛围和发展路径的割裂。

在Web3世界里,大家普遍抱怨:越来越多的技术基础设施涌现,新概念、新术语层出不穷,刻意制造复杂性并提高了理解门槛,大多数项目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币,在初始代币发行后就几乎成为"鬼城",至于是否有真实使用价值,似乎并不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而近期讨论的焦点转向了对以太坊创始人和基金会的质疑。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他们过于沉迷于"技术论道"和"理想追求",投入大量精力钻研技术细节,却对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商业化探索兴趣不足。这种倾向引发了行业内的普遍担忧。

然而,当我们将视野投向加密货币圈外,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传统金融势力与各国政府对Web3技术的态度正在发生显著转变。他们不仅将区块链和代币化视为现有支付与金融体系的重要升级契机,更积极主动地探索转型之路。

2024年,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出现了,被誉为"央行的央行"的国际清算银行正式提出了"金融互联网"的概念。这一举措将代币化和区块链技术定位为人类金融货币体系的下一代范式,在传统金融界引发轩然大波,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全球各大金融机构和各国央行纷纷加快步伐,在代币化基础设施建设、资产数字化以及支付应用落地等方面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探索。

国际清算银行早在2018年就开始系统性地研究Web3技术,并陆续发表了数十篇极具专业深度的研究论文。2019年,该机构更是成立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系统性地开展区块链和代币化相关的实验项目。

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个标志性项目是mBridge - 这是一个基于以太坊虚拟机的公共许可链,由各参与国央行作为节点运营,支持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在链上直接进行跨境结算。

国际清算银行的另一项重大举措是启动了区块链史上规模最大的公私合作项目 - Project Agora。这个项目汇聚了七大主要央行以及包括SWIFT、VISA、MasterCard、汇丰银行在内的40多家全球金融巨头。其目标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在维护现有金融秩序的前提下,构建一个全球统一的账本体系,从而优化现有的金融货币体系。

反观Web3行业,虽然经常高喊"大规模应用"的口号,实际却热衷于炒作模因币,沉醉于短期的注意力经济。这种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深思:当传统金融机构正在以实际行动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时,Web3行业是否也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

回顾过去几年Web3领域所谓的"爆款项目",一个规律浮现出来:那些号称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项目,本质上都是披着创新外衣的投机游戏。无论是层出不穷的模因币,还是打着游戏金融旗号的"玩赚"模式,又或是标榜社交创新的社交金融,细究其本质,都不过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数字赌场"。

如果说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投机炒作、抬高币价是大规模应用的话,那么这种"应用"仅仅只是一场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零和游戏,其不可持续性是显而易见的。

近期一位链上数据分析师的研究显示,在某平台上,仅有3%的用户盈利超过1000美元,而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炒币获利实为极少数人的游戏。

更令人忧虑的是,整个行业俨然成为了黑客、钓鱼和诈骗的温床。根据FBI最新报告,仅2023年,美国民众就在加密货币领域蒙受了超过56亿美元的诈骗损失,并且60岁以上年龄的受害者居然占总人数的50%。

我并非要全盘否定Web3的投机属性。然而,Web3不应该,也不能仅仅止步于做一个全球大赌场。它需要发展出真正具有可持续性和实际价值的应用场景。

支付和金融无疑是Web3技术最具落地潜力的应用领域。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来自传统金融势力、国家政府和市场层面的共识:我们看到传统金融势力正在大规模探索各类创新应用,包括支付系统革新、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去中心化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以及新兴的支付金融概念。

对于以太坊或者整个行业来说,核心问题可能不在于技术方向是否正确,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有价值的应用。当我们过分关注技术革新,却忽视了市场需求;当我们热衷于制造概念,却远离了真实场景,这样的发展方向真的是正确的吗?

面对这种趋势,我对行业真正健康、可持续的大规模应用之路有了以下思考:

首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无论基础设施还是应用,我们都应该立足于现实需求,着力解决真实痛点,例如全球仍有许多普通民众、中小微企业都难以获得金融服务;例如企业使用区块链的隐私问题等等。技术创新的价值,终究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

其次是降低使用门槛: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服务用户,而非制造障碍。当前Web3世界中层出不穷的术语和复杂概念,某种程度上反而阻碍了真正的普及。我们需要让技术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例如利用链抽象技术来解决用户体验层面的问题。

第三是创造持续价值:行业的良好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之上,而不能过度依赖投机炒作。只有真正创造价值的项目,才能在市场的考验中长期存活,例如Web3支付、支付金融和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等等。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应用才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实际应用作为基础,再多的基础设施、再先进的技术,终究只是空中楼阁。

纵观历史,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结合尝试从未间断,但往往因时机未到、监管限制或技术瓶颈等多重因素而未能真正落地。然而,当下的形势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转机:技术基础设施日趋成熟,传统金融势力开始积极拥抱创新并探索实际应用,同时,全球各国的监管框架也在逐步完善。这些迹象都在预示着,未来几年很可能成为Web3应用迈向大规模采纳的关键转折点。

在这个重要节点上,监管合规既是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具潜力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Web3行业正在从最初的"蛮荒时代"逐渐迈入一个"合规新纪元"。这个转变不仅意味着更规范的市场环境,更预示着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开端。

毫无疑问,区块链技术的未来主战场将聚焦于几个关键领域:支付系统创新、实物资产代币化、新兴的支付金融概念,以及去中心化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而这个现实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如果行业要在真实应用层面实现突破性发展,就必须直面与监管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的互动。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现实情况是,监管始终处于行业生态的顶端。这不仅是一个客观事实,更是过去十多年加密行业发展历程中反复验证的铁律。每一次重大的行业转折,几乎都与监管政策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几个根本性问题:是选择拥抱监管,寻求与现有金融体系的共生之路,还是固守"去中心化"理念,继续在监管灰色地带徘徊?是追求一个纯粹"赌场"式的大规模应用,重复过去十年投机驱动的老路,还是致力于创造真实、可持续的价值,真正实现区块链技术的革新潜力?

当前,以太坊生态面临着一个显著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是不断堆叠的基础设施和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却是相对滞后的应用生态发展。在这种反差之下,以太坊正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应对来自其他新兴公链在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强劲攻势,更要警惕传统金融势力正在布局的合规公共许可链在实际应用市场上的蚕食。

如何在这种双重夹击之下寻求突破,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不失市场竞争力,这些都是以太坊在谋求破局时必须正面应对的关键挑战。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视角,抛砖引玉,希望能激发行业内更多建设性的思考和讨论。作为行业参与者,我们都应该为推动Web3朝着更健康、更有价值的方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ETH-5.6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MEV猎人不看涨vip
· 07-31 05:58
抄作业就完事了 btc最高
回复0
无聊猿反抗军vip
· 07-30 22:40
又在整什么合规叭 没意思
回复0
0xOverleveragedvip
· 07-30 22:40
搞什么合规啊 web3不就是要去中心化么
回复0
链圈打工人vip
· 07-30 22:37
还是老问题 没啥新意
回复0
Degen Whisperervip
· 07-30 22:30
玩合规不如上老头环
回复0
汤米老师1vip
· 07-30 22:27
比特币面临天花板了吧
回复0
Not_Satoshivip
· 07-30 22:19
哎 合规基本等于凉凉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