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Dorsey喊比特币「删除中本聪」:个人崇拜影响BTC发展、该改掉最小单位聪

前Twitter与Square执行长的Jack Dorsey呼吁比特币品牌重塑,摆脱对中本聪的个人崇拜,强调其去中心化本质,引发对比特币未来之路的深思。 (前情提要:推特创办人 Jack Dorsey 就是中本聪?deBanked 执行长抛 51 条线索指认杰克多西 ) (背景补充:剑桥报告:比特币挖矿「清洁能源」使用率已达 52.4%,特斯拉会重启 BTC 支付? ) 前任 Twitter 与金融科技公司 Square(现已更名为 Block)的执行长Jack Dorsey,针对比特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前瞻性与新奇的观点,他公开指出,比特币匿名创办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光环与身份,长远来看可能已成为一种「干扰因素」,甚至可能阻碍比特币进一步演进的步伐。因此他认为社群应该要放弃对 Dorsey「抛弃中本聪」的品牌重塑 Jack Dorsey 在 X 上 强烈呼吁比特币社群应审慎思考进行一次深层次的「品牌重塑」,其核心目标在于协助比特币摆脱与任何特定创办人形象的过度连结。他之所以强调抛弃或淡化「中本聪」这一符号的重要性,其深层逻辑在于他敏锐地洞察到,对这位匿名创办人的持续聚焦与个人崇拜现象,与比特币赖以存在的基石——即「去中心化」的核心精神——之间形成了根本性的矛盾。 Dorsey 认为,这种将注意力过度集中于创办人身份的倾向,无形中会使比特币这一革命性技术,被外界误解为仅仅是某个天才人物的个人专案,而忽略的这是一个真正由全球无数参与者共同构建、共同维护的开放式点对点网路,他曾公开表示: 「我认为,当前社群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便是要努力摆脱对创办人身份的依恋情结。坦白说,『中本聪』这个名字本身,已经构成了一种干扰。」 Dorsey 进一步阐释,所谓的品牌重塑,绝非仅仅是替换一个名称或标识那样简单。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必须更精准、更有效地向全球用户传达比特币作为一种潜在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一个真正去中心化、抗审查网路的真实愿景与核心价值。他相信,唯有透过持续强化其社群驱动、无需特定许可即可参与的开放特性,比特币方能更有效地吸引广泛的主流机构与个人用户的接纳和采用,并最终被世人理解为一项真正的全球公共财,彻底摆脱与任何特定个人或组织绑定的技术专案形象。 去中本聪化 BIP-177 部分社群成员认同 Dorsey 的观点,并且共同发起比特币新提案 BIP-177 ,提案者软体开发人员约翰·卡瓦略 (John Carvalho) 提及,应该将比特币最小的单位聪(satoshi)更名为bitcoin,即 1 BTC = 100,000,000 bitcoin,而 Dorsey 近期也在 X 上不断宣传与转贴该提案,该提案与呼吁转贴在推特上的总浏览量已经超过100万次。 支持 BIP-177 的社群认为进一步的「去个人化」将有助于巩固并强化比特币的抗审查能力及其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属性。但另一方面,亦有相当一部分支持者可能认为,中本聪作为比特币这一划时代发明的奠基者,其历史贡献与象征意义是不可磨灭的,不应被轻易抛弃或刻意淡化。 延伸阅读:1 BTC = 1 亿颗 bitcoin?比特币提案 BIP 177 究竟是什么? 去中心化下的两难:品牌共识的挑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高度去中心化、缺乏中央决策机构的网路生态系统中,试图推动任何形式的「品牌重塑」倡议,其过程注定充满挑战。Jack Dorsey 的此番建议,虽然富有洞见,但也势必会在结构松散但充满活力的比特币社群内部,激起多元甚至对立的声音与反响。 但实际上,比特币过去任何提案的推动都存在着根本的难题,如何在一个不存在中央权威、依靠参与者共识运作的体系内,就品牌定位、公共形象塑造等高度主观且复杂的议题达成广泛共识,这考验着社群的集体智慧,更多时候是需要在社群文化层面进行长期的沟通、深入的教育以及艰难的共识建立过程,这注定是一个耗时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演化进程。 相关报导 Block完成3奈米「比特币挖矿晶片」开发,Jack Dorsey:打造更去中心化BTC Mining生态 Jack Dorsey捐赠2100万镁给比特币组织OpenSats,同时确认离开BlueSky董事会 最强信仰》Jack Dorsey:比特币有望取代美元,2030年上看100万镁〈Jack Dorsey喊比特币「删除中本聪」:个人崇拜影响BTC发展、该改掉最小单位聪〉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动区BlockTempo《动区动趋-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新闻媒体》。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