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ceBit: 原生比特币重质押基础设施

#BounceBitPrime $BB @bounce_bit BounceBit是一个Layer 1网络,为BTC代币提供原生restaking解决方案,同时旨在扩大一些代币如USDT、DAI等的应用。 此外,BounceBit 还与 EVM 兼容,使开发者能够方便地在网络上执行 dApp。此外,该项目还集成了 BounceBit Bridge 和 BounceClub 功能,以为用户提供无缝体验。 目前项目处于测试网阶段供用户体验,主网预计将在2024年4月上线。通过主网,用户质押BTC、USDT等将获得流动质押代币(LST) stBB & stBBTC,以便在各个去中心化应用上继续重新质押并赚取收益。 BounceBit的运作模式 BounceBit基于(双重)模型运作,利用CeFi和DeFi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通过四个组成部分:BounceBit协议、BounceClub、BounceBit PoS链和共享安全客户端。其中: BounceBit协议:是提供(bridge)的桥接协议,帮助用户将BTC、BTCB、USDT等代币转换为wrapped token。对于BounceBit-BBTC的wrapped token,用户在BounceBit链上进行质押以成为节点验证者。对于其他wrapped token如BUSDT、BETH等,用户可以使用它们参与BounceClub上的dApp并赚取收益。 此外,BounceBit协议还提供了支持用户发送(deposit)资产,如BTC、WBTC、USDT...以赚取两个收益:来自CEX交易所的资金费率差(funding rate arbitrage)和固定收益(fixed earn)。 (注意:目前在测试网版本中,用户只能为自己的质押获得(点)的奖励。点被视为帮助用户在未来获得空投的条件)。 BounceClub: 是一个提供编程工具的中心,旨在支持开发者在BounceBit PoS链上部署dApp:这是一个使用双代币模型的第一层网络,允许用户质押BBTC或BB (项目的原生代币)并获得流动质押代币stBBTC或stBB。共享安全客户端(SSC):是使用用户的stBBTC或stBB代币进行再质押的协议,以服务形式增强安全性。简单来说,用户在SSC上继续再质押LST代币并获得累积奖励。

BounceBit 亮点 不同于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重质押协议,BounceBit 突出地集中于比特币网络,并带来了以下优点: 结合CeFi和DeFi:允许用户从集中交易所赚取资金利率,同时使用协议的LSD BTC参与DeFi应用,如农业、借贷……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双代币模型:网络使用PoS机制,50个验证者分为两组,按照双代币模型:BBTC和BB。这有助于BounceBit扩大网络参与者的数量,从而推动项目的安全性。 BounceBit的代币是什么? BB Token 关键指标 代币名称:Bounce 代币简称:BB 区块链:更新中 代币标准:更新中 合约:更新中 代币类型:实用型 & 治理型 总供应量:2,100,000,000 B 流通供应量:更新中 BB Token 使用案例 Token BB用于以下场景: 质押BB以参与网络安全。为验证者支付奖励。网络上某些操作的燃气费。项目的治理和投票变更。 路线图 của BounceBit BounceBit在2024年的发展路线如下: 2024年1月:水位线。2024年3月:推出测试网。2024年4月:推出主网。

BounceBit项目团队和投资者 项目团队 BounceBit由匿名成员开发。然而,BounceBit的创始人名叫Jack L。根据Jack L的分享,2018年他曾是NGC Ventures的合作伙伴。之后,2020年他成为Bounce的联合创始人,直到2024年他创立了BounceBit。 投资者 BounceBit 在种子轮融资中成功筹集了 600 万美元,由 Breyer Capital、Blocchain Capital 以及 dao5、CMS、Bankless Ventures 等其他一些基金领投...... 此外,该项目还吸引了天使投资者的参与,但融资金额或轮次尚未透露。

BB-3.99%
CHO2.39%
BTC-0.21%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