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輪SocialFi,Time.fun會不會像Clout一樣隕落?

撰文:Luke,火星財經

在加密市場的風雲變幻中,時常能看到令人矚目的新興項目。就在市場情緒低迷、投資者普遍感到悲觀時,Solana聯合創始人Toly悄然入駐了一款名為Time.fun的SocialFi平臺。平臺上的時間代幣——"toly's minutes" 在短短兩個小時內便迅速吸引了2000萬美元的市場價值,但隨即快速下跌至530萬美元,代幣價格波動劇烈。

這不僅讓人聯想到一個月前風光一時、但迅速隕落的明星項目Clout。Clout通過網紅個人代幣實現快速估值暴漲,卻因技術缺陷與市場泡沫最終導致項目的崩塌。如今,Time.fun和其他“時間代幣化”項目似乎也正面臨著類似的命運挑戰——一個曾被看作是社交代幣新紀元的模式,是否也將在投機與泡沫中走向終結?

Time.fun的「時間鍊金術」

Time.fun通過創新的“時間代幣化”機制,將傳統的社交互動轉化為一種可交易的數字資產,改變了人們與名人及創作者互動的方式。平臺的基本功能是讓創作者將他們的時間轉化為可購買的代幣,用戶通過購買這些代幣來“預定”創作者的時間,進行一對一互動或群聊,甚至安排會議。這一機制不僅為創作者創造了新的收入渠道,也為用戶提供了與他們喜愛的名人和專業人士進行更深層次交流的機會。

在具體使用上,用戶首先需要在Time.fun平臺上註冊賬戶,並連接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如Twitter、Discord等。然後,用戶通過平臺內的支付系統充值USDC(或其他支持的加密貨幣)到自己的賬戶錢包。充值完成後,用戶便可以瀏覽不同創作者發佈的“時間代幣”,每個代幣代表一段與創作者的互動時間。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購買代幣,通常有不同的時間長度和互動類型可供選擇。例如,1分鐘的聊天代幣可能售價1美元,而更長時間的會議代幣則可能需要數百美元。

Time.fun的核心創新之一是聯合曲線定價機制,也就是常說的“內盤”。該機制根據代幣的交易量和市場需求動態調整代幣價格。簡單來說,隨著平臺上某位創作者的時間代幣交易量增加,其代幣價格會自動上升,形成一種自我增強的投機飛輪。這樣的設計不僅為創作者帶來收入,還激發了用戶在短期內購買時間代幣的動力,推高市場對創作者的關注和需求。

平臺還設立了“時間兌換”功能,用戶購買代幣後,可以兌換為實際的社交互動,如私信、語音通話、視頻會議等。每次兌換後,代幣會相應地減少,創作者則會收到相應的報酬。同時,Time.fun引入了時間持有者基金,該基金通過平臺的交易費用和兌換費用積累,為時間持有者提供獎勵。用戶和創作者都可以從中獲得額外收益,鼓勵他們更多地參與平臺生態。

此外,Time.fun還推出了創作者專屬的群聊功能,通過Telegram機器人自動管理群組成員,創作者可以授權機器人管理群組成員,進行自動化邀請和移除操作。這樣的設計進一步增強了平臺的互動性,尤其是在創作者和其粉絲之間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Time.fun的設計與Friend.tech平臺的Key機制相比,採用了更復雜的雙重收益引擎:一方面,95%的收益來自於時間兌換,即創作者通過與粉絲的互動獲得大部分回報,推動創作者提升互動質量;另一方面,通過2.1%的交易分成及時間持有者基金的方式,Time.fun構建了一個以時間持有者為核心的利益同盟。通過這種方式,平臺不僅加強了創作者與粉絲之間的互動聯繫,也通過市場化定價機制激發了參與者的投機熱情。

重蹈覆轍?目前來說NO

Time.fun的成功吸引了許多知名人物的參與,平臺上的名人代幣幾乎構成了加密世界的“權力圖譜”。Solana聯合創始人Toly、Helius CEO Mert、Time.fun創始人Kawz等人都在平臺上發行了個人代幣,代幣的價值直接與他們個人的市場熱度和影響力掛鉤。例如,Toly通過發行“toly’s minutes”使其代幣與Solana生態的熱度產生共振,代幣市值一度觸及近2000萬美元。Mert則通過“mert’s minutes”將自己在Solana生態中的影響力轉化為區塊鏈上的信用資產,進一步增強了平臺的吸引力。

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Time.fun與Clout的模式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相似之處。雖然Time.fun在設計上已盡力避免一些技術和產品上的缺陷,但它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名人效應,這使得其代幣價格可能會受到短期市場情緒的極大波動。對於名人代幣的價格預估,可以看到1月24日,Clout平臺創始人代幣“PASTERNAK”發行時市值最高一度達到8000萬美元,當時Solana鏈上交易活躍,日交易量達到8.8億美元,而今天Solana網絡的日交易量已經降至3.4億美元。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Toly的“toly’s minutes”代幣最高市值在3000萬美元左右似乎是一個合理範圍。儘管如此,Time.fun的代幣價格仍然可能面臨較大的波動,尤其是在平臺內外部市場流動性不穩定的情況下。

與Clout不同,Time.fun的產品準備更為充分。在Clout上線時,由於技術問題,代幣發行功能未能如預期那樣順利展開,最終導致了項目的軟rug——創始人Ben Pasternak的代幣市值暴跌99.7%,官方推特賬號也清空了所有內容。

而Time.fun則在產品上線前進行了充分的規劃,且平臺獲得了Solana官方的支持,這使得其初期的生態構建更加穩固。值得注意的是,Time.fun早在去年4月就開始運營官方推特,並參加了Alliance的孵化營,這款細心打磨的項目很難像Cloud一樣上線即宕機。

Clout的失敗暴露了代幣無法兌現實際社交互動的問題,最終導致其成為短期投機工具。相比之下,Time.fun通過引入“時間兌換”機制,確保代幣與實際社交行為和時間交換緊密掛鉤,從而為平臺提供了明確的價值支撐,使得代幣不再只是空洞的“meme”。然而,這種機制雖然增強了代幣的實際價值,卻仍面臨挑戰:在名人效應的推動下,平臺的代幣是否能夠在長期內保持其實際價值,避免被過度投機化,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雖然Time.fun在設計上有了更明確的錨定物,但如何平衡名人效應與代幣的長期穩定性,仍然是平臺需要持續解決的關鍵問題。

突圍之路:從「金融賭場」到「時間銀行」

真正的突破可能不在於繼續在現有的金融投機框架中循環,而是重構整個底層邏輯,讓時間代幣不僅僅作為一種訪問權憑證,而是成為具有深度社會價值的數字資產。設想一個場景:用戶的時間代幣不再只是與名人互動的工具,而成為鏈上信用評分系統的輸入參數。比如,某開發者通過時間代幣兌換與知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的指導時間,其GitHub貢獻值、代碼質量、時間代幣的持有量等指標將形成交叉驗證,最終生成一個可跨平臺使用的“開發者信用護照”。這種方式不僅為時間代幣賦予了更多維度的價值,還推動了更廣泛的用戶行為與社交活動的鏈上映射。

這種構想並非天方夜譚。在Time.fun的未來願景中,時間代幣將不僅限於名人互動領域,而是成為所有鏈上活動和貢獻的核心單位。如果成功,Time.fun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對“時間”這一資源的理解,將其從傳統的線性計算轉變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可編程的金融和社會信用資產。在這種情況下,時間代幣將不僅僅是某個特定領域的工具,而是實現跨領域價值交換和社交認同的基礎設施,幫助構建一個全新的社會資本體系。

然而,這條突圍之路並非輕鬆。要將“時間銀行”這一構想從理論轉化為現實,Time.fun不僅需要克服市場的投機泡沫,還要解決如何在廣泛的社會活動中建立時間的衡量標準和兌換機制的問題。這要求平臺具備更加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持,同時也需要社區參與者的積極推動和驗證。如果這一切得以實現,Time.fun有望成為下一代去中心化社交和金融平臺的開創者。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