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銀行在全球銀行轉型中於香港推出代幣化充值服務

跨國銀行匯豐控股在香港推出了一項基於區塊鏈的結算服務。該產品對充值進行代幣化,是該城市由受監管金融機構推出的首個此類產品。

根據SCMP的一份報告引用的匯豐銀行官方聲明,該結算服務允許將銀行現金存款轉換爲區塊鏈上的數字代幣。這將使銀行的企業客戶能夠使用美元(USD)和港元(HKD)進行實時支付。

該服務預計將降低客戶交易成本,並確保支付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以及隨時進行。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通過其分布式帳本技術監管孵化器支持了該舉措。

在談到這一成就時,匯豐銀行全球支付解決方案的國內和新興支付全球負責人劉易斯·孫表示,這可以改善支付和現金管理。

孫說:

“代幣化的充值,在受監管的金融機構支持下,可以爲[companies]提供一種安全且完全合規的方法,以改善支付和現金管理。”

該服務已經擁有首位用戶,阿裏巴巴旗下的螞蟻國際正在使用它進行即時資金轉帳。螞蟻在另一份新聞稿中提到,使用螞蟻基於區塊鏈的全球財務管理平台Whale進行的產品試點測試。

匯豐銀行將試點測試的經驗整合到代幣化充值服務中,在全面推出之前。目前,該服務僅在香港提供,但匯豐銀行計劃在下半年將其擴展到亞洲和歐洲的其他國家。

大銀行正在擁抱代幣化

與此同時,代幣化存款的推出只是匯豐銀行長期代幣化計劃中的又一步。該銀行早在2023年就推出了黃金代幣化,並計劃利用區塊鏈網路和技術創建一個新的數字轉帳和結算基礎設施。

其計劃用例的一部分包括數字貨幣結算和其他形式的代幣化。該銀行一直在探索數字帳本技術的各種用途,推出了代幣化債券、Orion區塊鏈平台等多個項目。

然而,它並不孤單;其他幾家主要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將代幣化視爲金融市場的下一個前沿。像貝萊德、摩根大通、Visa、萬事達卡等機構都在探索將代幣化融入支付和金融市場。

幾家銀行,包括美國銀行、歐洲清算銀行和意大利中央銀行,最近也選擇了Solana作爲代幣化層,此前開發者R3與Solana基金會合作,將其私有區塊鏈Corda連接到公共網路。

該領域受到每個利益相關者的巨大關注,無論是傳統機構還是金融科技公司,這解釋了研究人員爲何預測到2030年其價值可能達到30萬億美元。

香港作爲數字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匯豐選擇在香港推出代幣化存款服務,突顯出這座城市已成爲全球金融創新的主要中心。香港在吸引金融科技和數字資產公司的努力中積極主動,提供了監管透明度和政府支持的舉措。

不出所料,代幣化存款服務是其中一個倡議的產品,匯豐銀行是該城市e-HKD試點計劃第二階段的關鍵參與者之一。該計劃專注於銀行實驗代幣化法定貨幣如何在數字資產交易中使用。該銀行還參與了HKMA項目,如mBridge和Ensemble。

有趣的是,香港最近還通過了一項穩定幣法案,擴大了其對數字資產的監管框架,要求所有穩定幣發行者必須獲得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許可證。政府聲稱,這項預計將在今年生效的新法律將提供金融穩定,同時鼓勵創新。

關鍵區別Wire:加密項目獲取保證媒體覆蓋的祕密工具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