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動態大使專屬發帖福利任務第二期報名正式開啓!🏆 首期獲獎名單將於5月26日公布!
報名連結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722
報名時間 🕙 5月23日11:00 - 5月26日 24:00 UTC+8
✍️ 5月26日 — 6月1日期間每日發帖,根據帖子內容評級瓜分 $300 獎池
🎁 獎勵詳情:
一、S級周度排名獎
S級:每週7日均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分數>90分可獲S級,挑選2名優質內容大使每人$50手續費返現券。
二、A/B 等級瓜分獎
根據各位動態大使發帖數量及帖子內容質量獲評等級,按評定等級獲獎:
A級:每週至少5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90>分數>80可獲A級,從A級用戶中選出5名大使每人$20手續費返現券
B級: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80>分數>60可獲B級,從B級用戶中選出10名大使每人$10手續費返現券
📍 活動規則:
1.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才有機會獲獎。
2.根據發帖天數和整體發帖內容質量分數給予等級判定,分爲S/A/B等級,在各等級下選擇幸運大使獲獎。
💡 帖子評分標準:
1.每帖不少於30字。
2.內容需原創、有獨立見解,具備深度和邏輯性。
3.鼓勵發布市場行情、交易知識、幣種研究等主題,使用圖例或視頻可提高評分。
4.禁止發布FUD、抄襲或詆毀內容
新官上任三把火,以太坊基金會新任執行董事揭祕 EF 走向何方?
撰文:Wenser(@wenser 2010 )
伴隨着 ETH 價格漲突破 2700 美元,忠誠的 E 衛兵們再度熱淚盈眶起來,盡管他們的入場價格可能是 3000 美元乃至更高。而作爲以太坊生態的官方核心角色,以太坊基金會(以下簡稱 EF)的一舉一動無疑牽動着所有人的心。近日,EF 執行董事王肖薇(Hsiao-Wei Wang)在接受 ETF Panda 聯合發起人 BruceXu 的線下採訪時對 EF 後續發展走向給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規劃說明,借此,Odaily 星球日報將於本文結合本次訪談內容梳理 EF 後續發展可能。
重頭戲一:以太坊生態中的潛在爆發應用及探索期應用領域是?
在被問及以「太坊生態中哪些應用領域可能會迎來爆發,哪些方向則還在探索中?」時,王肖薇回答道:「個人近期覺得比較有趣的方面,是身分及 SocialFi 方面。如 Farcaster 生態中的一個可以看到好友在玩的遊戲且支持快速分享的小程序,盡管距離爆發尚有一定時間,但相對更加容易滲透進入普通用戶的日常生活,能夠快速找到自己的使用羣體。至於大型項目,仍然偏向於金融相關產品,如 DeFi 類的創新;此外,RWA 也應當屬於應用範疇,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整體來說,王肖薇的回答中規中矩,看得出來,EF 對於以太坊生態的後續應用層發展也並沒有特別清晰的扶持計劃或者推動思路,不同於 Solana 生態的商業應用發展邏輯,這方面是以太坊生態當下的最大短板。
重頭戲二:EF 內部組織架構?
關於 EF 組織架構方面,王肖薇回答道:「EF 大概的架構包括:首先是董事會,再就是 Management Team,之下有三個事業集羣,非嚴格定義的部門。
第一個是 Operation(運營)部門,包括 Finance、 HR、Legal,這些是一個公司或一個基金會日常運營需要的;
第二個就是 Development(技術、投研)部門,在近期一些比較大的 Spin-off(分拆出去)之後,現在主要都是 Protocol 的 R&D 爲主,Research Team 也在這個開發部門。
第三個就是 Eco Dev (生態開發)部門,就是生態發展相關,那這個部分可能就包含像 ESP、Next Billion Fellowship 這樣的發放 Grants 的部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據 LinkedIn 界面顯示,EF 組織下屬在職成員數量爲 281 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型組織。
EF 官方組織人數界面
針對社區關心的「EF 是否沒有自己的市場部門」一事,王肖薇也正面回應道:「像 Josh Stark 說,Ethereum doesn『t have BD team, Ethereum has one hundred BD teams(Odaily 星球日報譯:以太坊官方沒有商務拓展團隊,但以太坊生態有無數 BD 團隊)。其他的應用上不管是 Layer 或者是一些 Dapps,他們的 BD 團隊,同時也像是我們的 BD 團隊。我們不把以太坊當成是一個自己的品牌去看待的。比如說像 Twitter,我們就在最近推特上有一些帳號的轉換。從今年初開始,現在有一個 Ethereum 的帳號,還有一個 Ethereum Foundation 的帳號。我覺得分開蠻不錯,因爲以前我們每次要在用 Ethereum 這個帳號發些什麼,好像大家會覺得這就是基金會的意思,非常受限。現在就用這個帳號去做類 BD 的事情,做一些幫助社群去了解現在發生什麼大事件的宣傳工作,反正這個分開我覺得很好,兩邊兩個帳號都給各自活用起來。」
EF 內部架構組織圖
重頭戲三:EF 後續資金流向可能性如何?
關於社區歷來較爲關注的「 EF 的資金運營模式以及潛在的資金輸入渠道」,王肖薇對此回應道:「今年基金會開始積極地參與 DeFi 了。在 2 月初的時候有一波部署,我們放了一些開始嘗試 ETH DeFi Lending,第二階段也有在計劃中。我們在評估是否加大 Lending(借貸)的投入,或探索更具創造力的 ETH 資產活用方式;
第二個比較大的領域就是 Staking(質押)。我們也在探索不同的 Staking Options(質押可選項),同時思考 EF 參與 Staking 是否可以帶來正面效益;
第三點還在探索階段,就是 Tokenization(代幣化操作),比如參與一些 RWA。我們的參與主要就是一些比較保守的基金,或者說對 L1 比較好的 Fund。」
通俗來講,或許是受到 Vitalik 及 EF 成員對 DeFi 投機炒作熱潮的不感冒,目前 EF 的收益來源仍然較爲局限,但 ETH 一直以來表現不力的市場價格以及怨聲載道的社區反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 EF 不得不邁出新的一步,嘗試更爲多元化的操作爲自己創收。
重頭戲四:EF 此前的賣幣砸盤操作背後原因是?
簡單來說,爲了生存。
對社區極爲關注的「 100 枚 ETH 小額賣出」等行爲,據王肖薇回應,「對我們來說是不得不賣,因爲我們現在基金會有兩三百人,支出上 75% 左右都是需要法幣支出的, 25% 是 Crypto。
所以說第一點是基金會需要營運,就需要去做一個資產的再平衡。
第二個是說我們可能社群不太清楚我們有這個需求,可能在溝通上我們會加強。
還有一點要先說一下,我們賣幣並不是說賣在高點,常常有人說我們賣在高點,其實很多次是賣在低點的。低點的時候大家沒有去把它放大出來,我們沒有太多的設計在這裏。」
而針對社區提到的「 EF 或許可以採用更爲隱蔽或 OTC 方式進行賣幣的建議」,王肖薇也正面回應道:「我們的主要的 Treasury 其實是非常公開透明的,所以說也許短期內這樣做可以,但是主要 Treasury 的變動大家都可以看在眼裏。」
在恪守 EF 自身去中心化、透明化的使命的前提下,在他們看來,類似的 ETH 賣出行爲公開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重頭戲五:EF 後續是否會隨着社區發展而逐步消散?
有人推測 EF 可能會在完成一定的使命或者階段之後慢慢的淡出或者解散,讓社區驅動以太坊運行。假如真的到了那一天,你理想中以太坊社區是怎麼運行的?
針對這一問題,王肖薇站在 EF 執行董事的位置上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她提到:「首先對於基金會,今年(2025 年)是特別重要的一年,我們在整個組織的轉變投入特別多預算,或許明年的話,基金會發現其他在社羣裏面的能夠取代基金會角色的主體增加的話,我們可以以一個保守、收縮的狀態運作。
比較有趣的是我們每年都需要去改一下策略,基金會每年關注的主題可能是不太一樣的。也許基金會關注在 Protocol 的時候,存在感會比較強一點。所以說也許未來專注的點比如說應用層或者說是 Wallet 上的時候,那也許我們不需要這麼大的存在感,所以說這個存在感每年都在變化。
我個人是希望基金會能夠時刻思考我們要怎麼樣增加其他人能夠做我們今天做的事情。未來哪些事情是只有我們才能做,也許我們就會一直做下去。
比如 Coordination 的部分,非常仰賴未來各種因素的變化,以及來自社區的一些支持。如果社區能夠做得很好的話,基金會就可以轉向更復雜,或者說更沒有缺少人關注的事情。」
總結而言,EF 的未來不僅僅掌握在 EF 成員的手中,也在於以太坊生態及社區的發展和後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