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允许以太坊现货ETF质押服务,对加密市场影响深远2025年4月7日,香港Web3嘉年华期间,香港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提供质押服务的通函。监管机构表示认识到质押在增强区块链网络安全性和让投资者获得收益方面的潜在好处。通函发布后,已发行以太坊现货ETF的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迅速响应。4月11日,博时基金宣布其以太坊ETF获批从4月25日起可质押最多30%的以太坊持仓。4月18日,华夏基金也宣布将为其以太坊ETF推出质押服务。质押是PoS公链的一大特色。投资者可将持有的PoS公链治理代币质押到节点或流动性质押平台,获得网络节点的收益分配。这不仅带来代币的被动增值,还能获得主动收入。相比之下,比特币等PoW公链并无质押机制,比特币ETF投资者无法通过质押获得额外收益。香港证监会比美国更早批准以太坊ETF质押服务,这对香港成为亚洲Web3中心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体现了香港监管机构对链上收益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政府对加密行业的开放态度。对传统投资者而言,ETF质押服务的实际收益也是关注重点。## ETH质押收益分析华夏和博时的以太坊ETF质押节点分别由OSL和Hashkey交易所提供。虽然具体分配方案尚未公布,我们可以参考链上ETH质押收益情况。以太坊质押机制要求节点质押32枚ETH。节点除获得区块奖励,还可获得MEV收入和交易小费。普通持币者可通过Lido等服务商间接获得节点收益分成。质押收益率=(区块奖励+MEV+Tips)/质押ETH总值根据数据,2025年5月ETH质押年化收益率为3.07%。这一数字自2022年11月的5%以上高点持续下降。收益率变化主要受MEV和Tips影响,如2023年5月PEPE代币热潮推高了节点收益。需注意MEV和Tips收入仅与出块节点相关。未来华夏和博时ETF的质押收益将与OSL和Hashkey节点运营密切相关。## ETH vs SOL质押收益对比 相比其他公链,ETH质押收益率竞争力不强。2025年5月,SOL质押收益率高达8.70%,远超ETH的3.07%。这也导致SOL的链上质押率(67.97%)远高于ETH(28.56%)。ETH质押收益率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EIP-1559提案。该提案旨在降低ETH通胀率,优化经济模型。实施后,基础Gas费被销毁,节点仅获得Tips收入,导致收益下降。相比之下,Solana采取折中方案,50%基础费被燃烧,50%及Tips奖励给节点。加上Solana链上Gas费上涨,节点及质押者获得更多收益。各公链在节点收益与通缩机制间寻求平衡。尽管如此,ETF质押服务仍为传统投资者提供了便利。无需复杂操作即可获得约3%的额外分红,是Web2向Web3过渡的里程碑式进步。## 香港ETH ETF质押的长期影响相较美国,香港在以太坊ETF审批和落地上更为迅速。2024年4月便批准设立,4月底即有三家产品上线。美国则在比特币ETF获批4个月后才通过以太坊ETF,产品上线更是推迟到7月底。然而在规模上,香港ETF远逊于美国。截至2024年底,美国最大的以太坊ETF规模达35.84亿美元,而香港三只ETF合计仅6346万美元,约为美国的1%。虽然香港ETF通过质押获得竞争优势,但短期内并未带来显著增长。5月ETH价格上涨期间,香港ETF仅小幅净流入,美国ETF反而出现大额净流入。这一现象可能源于以下原因:1. 香港市场流动性不足2. 国际投资者开户难度大3. 传统投资者对"质押"概念认知有限因此,质押服务批准是一项长尾利好政策。随着市场教育深入和基础设施完善,其效应有望逐步显现。## 香港以太坊生态前景与RWA发展香港在以太坊ETF上的先发优势,实际上与RWA(实物资产代币化)发展密切相关。以太坊是目前RWA资产规模最大的公链,超70亿美元的RWA资产和1200亿美元的稳定币资产使其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香港金管局2024年8月推出Ensemble沙盒项目,促进代币化应用。截至2025年5月,已完成多个实体资产RWA项目。华夏基金还推出了亚太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底层资产为港元短期存款。允许ETF质押服务或有更深远意图。通过参与以太坊网络治理,香港有望在RWA这一重点发展赛道上取得更大话语权。主要ETH质押节点在生态治理中具有重要影响力,香港通过质押服务可提升在以太坊社区的地位,进而推动合规化RWA生态发展。## 结语香港在以太坊生态的政策突破和RWA赛道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批准ETF质押服务,香港不仅强化了亚洲Web3创新中心地位,更展现了RWA领域的战略眼光。随着实体资产代币化项目落地和链上基金发行,香港正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关键节点。未来,香港有望成为亚洲RWA资产发行、交易和合规化的重要枢纽,催生更多创新实践。
香港允许以太坊ETF质押 开启RWA新时代
香港允许以太坊现货ETF质押服务,对加密市场影响深远
2025年4月7日,香港Web3嘉年华期间,香港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提供质押服务的通函。监管机构表示认识到质押在增强区块链网络安全性和让投资者获得收益方面的潜在好处。
通函发布后,已发行以太坊现货ETF的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迅速响应。4月11日,博时基金宣布其以太坊ETF获批从4月25日起可质押最多30%的以太坊持仓。4月18日,华夏基金也宣布将为其以太坊ETF推出质押服务。
质押是PoS公链的一大特色。投资者可将持有的PoS公链治理代币质押到节点或流动性质押平台,获得网络节点的收益分配。这不仅带来代币的被动增值,还能获得主动收入。
相比之下,比特币等PoW公链并无质押机制,比特币ETF投资者无法通过质押获得额外收益。
香港证监会比美国更早批准以太坊ETF质押服务,这对香港成为亚洲Web3中心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体现了香港监管机构对链上收益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政府对加密行业的开放态度。对传统投资者而言,ETF质押服务的实际收益也是关注重点。
ETH质押收益分析
华夏和博时的以太坊ETF质押节点分别由OSL和Hashkey交易所提供。虽然具体分配方案尚未公布,我们可以参考链上ETH质押收益情况。
以太坊质押机制要求节点质押32枚ETH。节点除获得区块奖励,还可获得MEV收入和交易小费。普通持币者可通过Lido等服务商间接获得节点收益分成。
质押收益率=(区块奖励+MEV+Tips)/质押ETH总值
根据数据,2025年5月ETH质押年化收益率为3.07%。这一数字自2022年11月的5%以上高点持续下降。收益率变化主要受MEV和Tips影响,如2023年5月PEPE代币热潮推高了节点收益。
需注意MEV和Tips收入仅与出块节点相关。未来华夏和博时ETF的质押收益将与OSL和Hashkey节点运营密切相关。
ETH vs SOL质押收益对比
相比其他公链,ETH质押收益率竞争力不强。2025年5月,SOL质押收益率高达8.70%,远超ETH的3.07%。这也导致SOL的链上质押率(67.97%)远高于ETH(28.56%)。
ETH质押收益率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EIP-1559提案。该提案旨在降低ETH通胀率,优化经济模型。实施后,基础Gas费被销毁,节点仅获得Tips收入,导致收益下降。
相比之下,Solana采取折中方案,50%基础费被燃烧,50%及Tips奖励给节点。加上Solana链上Gas费上涨,节点及质押者获得更多收益。各公链在节点收益与通缩机制间寻求平衡。
尽管如此,ETF质押服务仍为传统投资者提供了便利。无需复杂操作即可获得约3%的额外分红,是Web2向Web3过渡的里程碑式进步。
香港ETH ETF质押的长期影响
相较美国,香港在以太坊ETF审批和落地上更为迅速。2024年4月便批准设立,4月底即有三家产品上线。美国则在比特币ETF获批4个月后才通过以太坊ETF,产品上线更是推迟到7月底。
然而在规模上,香港ETF远逊于美国。截至2024年底,美国最大的以太坊ETF规模达35.84亿美元,而香港三只ETF合计仅6346万美元,约为美国的1%。
虽然香港ETF通过质押获得竞争优势,但短期内并未带来显著增长。5月ETH价格上涨期间,香港ETF仅小幅净流入,美国ETF反而出现大额净流入。
这一现象可能源于以下原因:
因此,质押服务批准是一项长尾利好政策。随着市场教育深入和基础设施完善,其效应有望逐步显现。
香港以太坊生态前景与RWA发展
香港在以太坊ETF上的先发优势,实际上与RWA(实物资产代币化)发展密切相关。以太坊是目前RWA资产规模最大的公链,超70亿美元的RWA资产和1200亿美元的稳定币资产使其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
香港金管局2024年8月推出Ensemble沙盒项目,促进代币化应用。截至2025年5月,已完成多个实体资产RWA项目。华夏基金还推出了亚太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底层资产为港元短期存款。
允许ETF质押服务或有更深远意图。通过参与以太坊网络治理,香港有望在RWA这一重点发展赛道上取得更大话语权。主要ETH质押节点在生态治理中具有重要影响力,香港通过质押服务可提升在以太坊社区的地位,进而推动合规化RWA生态发展。
结语
香港在以太坊生态的政策突破和RWA赛道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批准ETF质押服务,香港不仅强化了亚洲Web3创新中心地位,更展现了RWA领域的战略眼光。随着实体资产代币化项目落地和链上基金发行,香港正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关键节点。未来,香港有望成为亚洲RWA资产发行、交易和合规化的重要枢纽,催生更多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