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一起与APE Coin相关的可疑交易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一些套利机器人利用闪电贷获取了超过6万枚APE Coin,每枚价值约8美元。深入分析表明,这一事件与APE Coin空投机制中的漏洞密切相关。空投资格的判定基于用户是否在特定时刻持有BYAC NFT,而这一瞬时状态可被操纵。攻击者通过闪电贷借入BYAC Token,兑换成BYAC NFT,随后利用这些NFT申领APE空投,最后将NFT重新铸造为Token以偿还贷款。这种手法与利用闪电贷操纵资产价格的攻击模式颇为相似。以下是一个典型攻击交易的详细步骤:1. 攻击准备:攻击者以106 ETH的价格购买了一个编号为1060的BYAC NFT,并将其转移至攻击合约。2. 借入闪电贷并兑换BYAC NFT:攻击者通过闪电贷借入大量BYAC Token,随后兑换获得5个BYAC NFT(编号分别为7594、8214、9915、8167和4755)。3. 利用BYAC NFT申领空投:攻击者使用6个NFT(包括之前购买的1060号和新兑换的5个)申领空投,共获得60,564个APE tokens。4. 重新铸造BYAC NFT获取Token:为偿还闪电贷,攻击者将所有BYAC NFT(包括1060号)重新铸造为BYAC Token。多余的Token被出售,获得约14 ETH。最终,攻击者获利60,564个APE token,价值约50万美元。攻击成本为购买1060号NFT的106 ETH减去出售BYAC Token所得的14 ETH。这一事件揭示了基于瞬时状态进行空投的潜在风险。当操纵状态的成本低于空投奖励时,就可能出现套利机会。为防范类似情况,空投机制的设计应考虑更长期、更稳定的持有状态,而非仅依赖某一时刻的快照。此事件也再次提醒了DeFi项目开发者需要更加谨慎地设计和实施空投机制,以防止被恶意行为者利用。同时,它也凸显了闪电贷在DeFi生态中的双刃剑效应,既能提供流动性,又可能被用于市场操纵。
APE币空投漏洞曝光 闪电贷套利获利50万美元
2022年3月17日,一起与APE Coin相关的可疑交易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一些套利机器人利用闪电贷获取了超过6万枚APE Coin,每枚价值约8美元。
深入分析表明,这一事件与APE Coin空投机制中的漏洞密切相关。空投资格的判定基于用户是否在特定时刻持有BYAC NFT,而这一瞬时状态可被操纵。攻击者通过闪电贷借入BYAC Token,兑换成BYAC NFT,随后利用这些NFT申领APE空投,最后将NFT重新铸造为Token以偿还贷款。这种手法与利用闪电贷操纵资产价格的攻击模式颇为相似。
以下是一个典型攻击交易的详细步骤:
攻击准备: 攻击者以106 ETH的价格购买了一个编号为1060的BYAC NFT,并将其转移至攻击合约。
借入闪电贷并兑换BYAC NFT: 攻击者通过闪电贷借入大量BYAC Token,随后兑换获得5个BYAC NFT(编号分别为7594、8214、9915、8167和4755)。
利用BYAC NFT申领空投: 攻击者使用6个NFT(包括之前购买的1060号和新兑换的5个)申领空投,共获得60,564个APE tokens。
重新铸造BYAC NFT获取Token: 为偿还闪电贷,攻击者将所有BYAC NFT(包括1060号)重新铸造为BYAC Token。多余的Token被出售,获得约14 ETH。
最终,攻击者获利60,564个APE token,价值约50万美元。攻击成本为购买1060号NFT的106 ETH减去出售BYAC Token所得的14 ETH。
这一事件揭示了基于瞬时状态进行空投的潜在风险。当操纵状态的成本低于空投奖励时,就可能出现套利机会。为防范类似情况,空投机制的设计应考虑更长期、更稳定的持有状态,而非仅依赖某一时刻的快照。
此事件也再次提醒了DeFi项目开发者需要更加谨慎地设计和实施空投机制,以防止被恶意行为者利用。同时,它也凸显了闪电贷在DeFi生态中的双刃剑效应,既能提供流动性,又可能被用于市场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