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動態大使專屬發帖福利任務第二期報名正式開啓!🏆 首期獲獎名單將於5月26日公布!
報名連結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722
報名時間 🕙 5月23日11:00 - 5月26日 24:00 UTC+8
✍️ 5月26日 — 6月1日期間每日發帖,根據帖子內容評級瓜分 $300 獎池
🎁 獎勵詳情:
一、S級周度排名獎
S級:每週7日均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分數>90分可獲S級,挑選2名優質內容大使每人$50手續費返現券。
二、A/B 等級瓜分獎
根據各位動態大使發帖數量及帖子內容質量獲評等級,按評定等級獲獎:
A級:每週至少5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90>分數>80可獲A級,從A級用戶中選出5名大使每人$20手續費返現券
B級: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80>分數>60可獲B級,從B級用戶中選出10名大使每人$10手續費返現券
📍 活動規則:
1.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才有機會獲獎。
2.根據發帖天數和整體發帖內容質量分數給予等級判定,分爲S/A/B等級,在各等級下選擇幸運大使獲獎。
💡 帖子評分標準:
1.每帖不少於30字。
2.內容需原創、有獨立見解,具備深度和邏輯性。
3.鼓勵發布市場行情、交易知識、幣種研究等主題,使用圖例或視頻可提高評分。
4.禁止發布FUD、抄襲或詆毀內容
Saga 聯創:每條鏈都是一座孤島 加密貨幣面臨流動性危機
撰文:Saga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 Jin Kwon,CoinTelegraph
編譯:白水,金色財經
加密在提高交易吞吐量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新的第 1 層(L1)和側網絡提供比以往更快、更便宜的交易。然而,一個核心挑戰已成爲焦點:流動性碎片化——資本和用戶分散在不斷增長的區塊鏈迷宮中。
Vitalik Buterin 在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強調了擴展成功如何導致了無法預料的協調挑戰。由於鏈條如此之多,且其中分散着如此多的價值,參與者每天都面臨着橋接、交換和錢包切換的困擾。
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以太坊,也影響幾乎所有生態系統。無論新的區塊鏈多麼先進,都有可能成爲難以相互連接的流動性「孤島」。
碎片化的真正代價
流動性分散意味着交易者、投資者或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應用程序沒有可以利用的單一資產「池」。相反,每個區塊鏈或側網都擁有自己的固定流動性。對於想要購買代幣或訪問特定借貸平台的用戶來說,這種孤立會帶來多重麻煩。
切換網絡、開設專用錢包和支付多筆交易費用遠非無縫,特別是對於那些不太懂技術的人來說。每個孤立池中的流動性也較弱,導致價格差異和交易滑點增加。
許多用戶利用橋梁在鏈間轉移資金,但這些橋梁經常成爲攻擊的目標,引發恐懼和不信任。如果流動性轉移過於繁瑣或風險過大,DeFi 就無法獲得主流發展勢頭。與此同時,項目爭相在多個網絡上部署,否則就有被淘汰的風險。
一些觀察人士擔心,碎片化可能會迫使人們回到少數幾個佔主導地位的區塊鏈或中心化交易所,從而破壞推動區塊鏈崛起的去中心化理念。
熟悉的修復,仍然存在差距
已經出現了解決這一難題的解決方案。橋梁和包裝資產實現了基本的互操作性,但用戶體驗仍然很麻煩。跨鏈聚合器可以通過一系列交換來路由代幣,但它們通常不會合並底層流動性。它們僅幫助用戶導航。
與此同時,Cosmos 和 Polkadot 等生態系統在其框架內實現了互操作性,盡管它們在更廣泛的加密領域中是不同的領域。
問題很根本:每條鏈都認爲自己是不同的。任何新的鏈或子網絡都必須在底層「插入」,才能真正統一流動性。否則,它會增加另一個用戶必須發現並橋接的流動性領域。由於區塊鏈、橋梁和聚合器將彼此視爲競爭對手,導致故意孤立並使碎片化更加明顯,這一挑戰變得更加復雜。
在基礎層整合流動性
基礎層的集成通過將橋接和路由功能直接嵌入到鏈的核心基礎設施中來解決流動性碎片化問題。這種方法出現在某些第 1 層協議和專用框架中,其中互操作性被視爲基礎元素而不是可選附加組件。
驗證器節點自動處理跨鏈連接,因此新鏈或側網絡可以立即啓動並訪問更廣泛的生態系統的流動性。這減少了對經常帶來安全風險和用戶摩擦的第三方橋梁的依賴。
以太坊自身在異構第 2 層(L2)解決方案方面面臨的挑戰凸顯了集成的重要性。不同的參與者——以太坊作爲結算層、L2 專注於執行、以及各種橋接服務——都有各自的動機,導致流動性分散。
Vitalik 對這個問題的提及強調了更具凝聚力的設計的必要性。集成的基礎層模型在發布時將這些組件整合在一起,確保資金可以自由流動,而無需強迫用戶瀏覽多個錢包、橋接解決方案或匯總。
集成的路由機制還整合了資產轉移,在幕後模擬統一的流動性池。通過捕獲整體流動性流量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向每筆交易的用戶收費,此類協議減少了摩擦並鼓勵了整個網絡的資本流動。部署新區塊鏈的開發人員可以立即訪問共享的流動性基礎,而最終用戶可以避免使用多種工具或遇到意外費用。
這種對集成的重視有助於保持無縫體驗,即使有更多網絡上線。
不僅僅是以太坊的問題
雖然 Buterin 的博客文章重點關注以太坊的匯總,但碎片化與生態系統無關。無論項目建立在與以太坊虛擬機兼容的鏈、基於 WebAssembly 的平台還是其他平台上,如果流動性被隔離,就會出現碎片陷阱。
隨着越來越多的協議探索基礎層解決方案——將自動互操作性嵌入到其鏈設計中——人們希望未來的網絡不會進一步分裂資本,而是有助於統一資本。
一個明確的原則浮現出來:沒有連通性,吞吐量就毫無意義。
用戶不需要考慮 L1、L2 或側鏈。他們只是希望無縫訪問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遊戲和金融服務。如果踏上一條新鏈的感覺與在熟悉的網絡上操作的感覺相同,那麼就會採用。
邁向統一、流動的未來
加密社區對交易吞吐量的關注揭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悖論:我們爲了提高速度而創建的鏈越多,我們生態系統的優勢就越分散,而這種優勢在於其共享的流動性。每個旨在提高產能的新鏈都會創建另一個孤立的資本池。
將互操作性直接構建到區塊鏈基礎設施中爲解決這一挑戰提供了一條清晰的途徑。當協議自動處理跨鏈連接並有效地路由資產時,開發人員可以進行擴展而不會分散其用戶羣或資本。該模型的成功來自於衡量和改善價值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流動的順暢程度。
這種方法的技術基礎目前已經存在。我們必須認真實施這些措施,並注意安全性和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