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币安(Binance)提起诉讼后,数字资产价格暴跌,加密货币行业遭受了严重动荡。该消息在整个市场引发了剧烈冲击,导致市场大规模抛售,并引发了人们对该行业诚信度的担忧,预计该行业面临的监管审查将日益严格。
SEC对币安提出包括欺诈行为和违反证券法等多方面指控。其中一个关键的指控是,币安参与了“虚假交易”,这是一种操纵手段,通过与自己或关联实体执行交易,从而创造出高交易量的假象。也就是说,币安人为地夸大了交易活动,误导了投资者对某些代币的真实流动性和需求。
这起诉讼对加密货币市场造成极速且深远影响。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经历了大幅下跌,自3月中旬以来首次跌破2.6万美元大关。因围绕加强监管控制的不确定性和担忧重新加剧,包括以太币在内的其他主要加密货币也出现了明显下跌。
该诉讼在市场整体都引起强烈反应。交易者面临着巨大损失,24小时内导致大约3.2亿美元的清算。交易者押注价格上涨的多头头寸受到的打击最大,总计有2.89亿美元的平仓,创过去3个月来的最高平仓水平,表明许多投资者对价格的突然下跌措手不及。
SEC的指控还引发了人们对某些代币被归类为未注册证券的担忧。在诉状中特别提到了币安的BNB、Solana的SOL和Cardano的ADA等代币。如果这些代币被确定为未注册证券,可能会对在美国境内提供代币的其他交易所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SEC对币安提起诉讼的消息并不完全出乎意料,但鉴于监管部门越来越关注加密货币行业,市场仍有一定程度的恐慌反应。然而,一些专家认为,考虑到加密行业极强的适应性和不断努力遵守不断变化的法规,此事件的长期影响可能不会像以前的监管事件那样严重。
不过,这起诉讼突显了加密企业在加密货币领域运营的挑战和风险。市场信心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一些人认为SEC的行动可能对美国经济和加密货币领域的创新带来消极影响。
随着法律程序的展开,SEC对币安的诉讼结果将对加密货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这清楚地提醒人们,监管机构正加大力度确保加密行业合法合规。预计该事件后,市场参与者和交易所可能会重新评估其做法,同时提高透明度,为数字资产交易营造一个更加可信和受监管的环境。
通过分析4小时积累结构,我们将重点转移至周时间框架来评估BTC的现状。分析表明,比特币下跌趋势可能还未结束,有可能达到24,270的周水平。从日时间框架来看,比特币经历了从200指数移动均线(25,205)的小幅复苏,但指标线的长度表明了潜在弱点。总体来说,普遍情绪呈看跌趋势,比特币可能会在日需求区域25,180到24,570之间遇到阻力。
概述:
最近日支撑区:25818 - 25390
最近日阻力区:25818 - 26382
关键位:24270 (2020年12月14日-21日周高点)
日阻力区
25818 - 26382
26970 - 27262
27790 - 28420
日支撑区
25818 - 25390
25180 - 24570
24270 - 23855
亚洲股市周二开盘小幅走低,此前美国股市下跌,未能进入牛市。美元和美国国债保持相对不变。尽管日本和澳大利亚股市出现下跌,但香港和美国股市的股指期货显示,当日晚些时候出现小幅上涨。标普500指数的下跌主要由科技和能源板块所推动,科技股,尤其是苹果公司(Apple Inc.),扭转了早些时候市场因对新款混合现实耳机的预期利好而上涨的局面。同时,石油巨头雪佛龙公司(Chevron Corp.)和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 Corp.)的股价在沙特阿拉伯减产导致油价上涨的推动下也出现下跌。
现在市场的焦点转向了澳大利亚央行的利率决议,在央行宣布利率决议之前,澳大利亚政府债券收益率和澳元汇率出现小幅下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韩国央行将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但也有人猜测,有可能上调利率。交易者正密切关注随附的声明,以判断央行是否发出进一步收紧措施的信号。
美国方面,市场参与者正重新评估美联储(Fed)的加息路径。此前一份报告显示,美国5月份服务业形势接近停滞,供应管理协会(ISM)的PMI意外降至今年最低水平。服务业数据疲软使人们对美国经济的评估变得不那么乐观,担忧情绪也日益加剧,美联储可能会在6月份选择维持利率稳定,同时为未来可能的加息增加可能性。
受交易者对供需前景进行评估影响,油价出现下跌。此前,沙特阿拉伯宣布进一步削减供应,这最初推动雪佛龙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公司走高,随后出现逆转。市场将持续关注石油市场的发展,以评估对价格的潜在影响。
此外,亚洲投资者正关注包括菲律宾、泰国和台湾在内等数个国家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的发布。该等数据将为当前全球通胀周期的影响提供新的探索走向。
欧洲股市出现下跌,亚洲股指表现好坏参半,日经225指数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回跌,黄金在前一交易日上涨0.7%后保持稳定。
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央行决策、通胀数据和企业资讯的发展情况,以衡量整体情绪和对全球市场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