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稳定币条例》监管框架解读2025年5月,香港立法会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并宣布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事件在业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该条例进行详细梳理,探讨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申请稳定币牌照需满足哪些最低要求?- 持有稳定币牌照能开展哪些业务? - 储备资产管理和赎回机制如何规定?- 条例对行业意味着什么?香港金融市场格局是否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监管框架要点 ### 1. 监管对象条例将监管对象限定为在香港运营的"指明稳定币",即完全参考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金管局指定的计算单位或经济价值储存形式,以维持稳定价值的稳定币。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定货币挂钩稳定币。### 2. 受规管活动范围条例明确了受规管的稳定币活动:- 在香港发行指明稳定币- 在香港境外发行锚定港币的指明稳定币- 金融管理专员指定的其他活动 - 积极推广上述活动此外还包括提供稳定币、刊登广告等相关行为。### 3. 牌照申请要求申请人需满足以下主要条件:- 缴纳不少于2500万港币股本或等值资产- 配置对应的高质量储备资产- 建立赎回机制- 管理层要求- 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 打击洗钱措施- 信息披露要求等### 4. 持牌人义务获得牌照后,持牌人需履行以下主要义务:- 缴纳年费 - 公开展示牌照编号- 持续符合最低标准- 变更报告义务- 接受金管局监管与调查等### 5. 对用户保护条例建立了针对用户的保护机制:- 严格规范持牌人宣传行为- 要求具备充足储备资产- 设立审计机制- 保障用户赎回权利等## 二、条例意义1. 确立稳定币监管体系,抢占"数字铸币权"2. 推动RWA端到端闭环,稳定币有望成为链上原生资金层3. 为项目对接机构投资者、传统金融系统提供通道4. 为人民币稳定币未来发展提供政策参考综上所述,这一条例的出台标志着香港在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中迈出关键一步,为整个Web3生态乃至全球货币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在数字货币政策尚未统一之际,香港已给出清晰路线图:让稳定币合法化、系统化、产业化。这对整个Web3世界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会。
香港《稳定币条例》解读:落地8月 构建5大监管框架
香港《稳定币条例》监管框架解读
2025年5月,香港立法会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并宣布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事件在业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该条例进行详细梳理,探讨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一、监管框架要点
1. 监管对象
条例将监管对象限定为在香港运营的"指明稳定币",即完全参考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金管局指定的计算单位或经济价值储存形式,以维持稳定价值的稳定币。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定货币挂钩稳定币。
2. 受规管活动范围
条例明确了受规管的稳定币活动:
此外还包括提供稳定币、刊登广告等相关行为。
3. 牌照申请要求
申请人需满足以下主要条件:
4. 持牌人义务
获得牌照后,持牌人需履行以下主要义务:
5. 对用户保护
条例建立了针对用户的保护机制:
二、条例意义
确立稳定币监管体系,抢占"数字铸币权"
推动RWA端到端闭环,稳定币有望成为链上原生资金层
为项目对接机构投资者、传统金融系统提供通道
为人民币稳定币未来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综上所述,这一条例的出台标志着香港在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中迈出关键一步,为整个Web3生态乃至全球货币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在数字货币政策尚未统一之际,香港已给出清晰路线图:让稳定币合法化、系统化、产业化。这对整个Web3世界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