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別再相信「歷史終結論」了:為什麼加密市場永遠有新韭菜和新鐮刀?
最近在復盤這波meme幣狂潮的時候,突然冒出個想法:流量的力量值得敬畏,但流量的智慧?別太當真。
順著這個念頭往下扒,越想越覺得有意思——這不就是對那個老掉牙的"歷史終結論"最好的反擊嗎?
還記得福山那套理論吧?每輪牛熊轉換,總有大把人灰心喪氣地退圈,嘴裡念叨著:“幣發得太多了,這行業再也沒機會了。”
聽聽這些耳熟能詳的論調:美國之後再無真民主。BTC之後再無加密貨幣。ETH之後再無公鏈創新。某某meme之後再無模因幣奇蹟……
全是扯淡。
BTC從來不是加密貨幣的終點,它只是個起點。
要同時接受"BTC的獨特性"和"市場永遠有新機會"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命題,確實挺燒腦的。但這恰恰是理解這個市場的關鍵。
供需失衡的表象與永恆的追逐
2017年那波發幣狂潮,本質上是代幣太少、熱錢太多造成的供需扭曲。
但後來呢?ERC-20標準化發幣、銘文玩法、各種發射平台把門檻降到零——現在的代幣供應量簡直是井噴式爆炸,一天能冒出上萬個新幣。
按常理說,市場早該飽和了吧?
偏偏不是。就在所有人覺得"沒啥新花樣"的時候,總有更精明的腦袋冒出來,搞出新爆點,再造一批暴富神話。
因為稀缺的從來不是幣本身。
稀缺的是賺錢的機會,是一夜暴富的可能性。
幣發得再多再快,也填不滿散戶和熱錢對"稀缺性"的貪婪——對賺快錢、搏暴富那種稀缺性的無盡渴望。
熱錢追的根本不是某個具體的幣,而是那個虛無縹緲的"下一個百倍幣"的承諾。
只要這種追逐不停,市場就永遠有創造新機會的空間。
而暴富機會的稀缺性幾乎是永恆的——這就注定了熱錢的追逐永無止境。
拉磨的驢子與永恆的石磨
這場遊戲裡,熱錢就像被蒙眼拉磨的驢子。
它們拼命追著腦門前那把永遠夠不著的草料,繞著石磨轉圈圈,不知疲倦地狂奔。
你永遠不能斷言,當下這個石磨就是最後一個,就是"石磨的歷史終點"。
看穿這局的莊家,永遠能設計出新石磨,把驢子牽過去繼續轉。
石磨因驢子而生,而非驢子因石磨而生。
正如韭菜的存在催生了莊家,而不是莊家創造了韭菜。
只要蒙眼拉磨的驢子還在奔跑,新的拉磨遊戲就會不斷湧現。
每一局新遊戲都會被精心包裝——“全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