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让投资者“起鸡皮疙瘩”的信号: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已临近?

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以数字7结尾的年份,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冲击。1987年——股市崩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英国诺桑普顿银行和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倒闭。而明年……年份也是以7结尾。

史上债务纪录:危险的倒计时

如果说历史上的危机源于过度借贷,那么我们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阶段:

2015年全球债务已达152万亿美元——比2007年的112万亿美元增加了40万亿美元(危机前),是2002年67万亿美元的2.2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公共和私人债务总额已达GDP的225%,创历史新高。

问题在于:高债务并不促进消费,而是导致经济停滞。经济学理论认为,债务减少时,消费和投资会回升,经济会加速增长。但自2008年以来,债务从未减少,反而持续增长。多米诺效应:高债务→银行循环贷款→增长缓慢→债务人还款困难→银行压力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来自国际“脆弱点”的警示

德意志银行——德国巨头银行——股价自2015年高点已下跌62%。CEO仍未找到出路。意大利:不良债务占GDP的25%。美国主要银行利润因低利率而“黯淡”,甚至短期与长期利率差距被“收紧”。

此外,巴塞尔III等新规限制银行杠杆——保障系统安全,但也让银行操作变得更加困难。

“自由贬值”的货币危机信号

当一国货币贬值超过10%,专家们视为货币危机。具体数据如下:

  • 人民币(中国):2015年贬值4.6%,2016年继续贬值6%
  • 马来西亚林吉特:2015年贬值22.1%
  • 印度尼西亚卢比:贬值10.9%
  • 英镑(脱欧后):2016年贬值17.3%
  • 欧元:2015年贬值10.6%

这并非正常资产泡沫的迹象(当时资产价格飙升)。而是经济增长乏力、商品价格下跌、市场动荡持续多年——同时债务增加,货币贬值。

聚焦:中国

若说谁最可能引发下一场危机,那就是中国。中国经济的“支撑”来自于……信贷爆炸。企业贷款和消费信贷如火箭般增长。

更糟糕的是:中国的影子银行(暗贷)规模庞大且监管不足。一旦这部分出现损失,风险将迅速“蔓延”至传统银行体系。

大型经济体“虚弱”

  • 美国:2016年预计增长1.6%,低于2.2%
  • 英国:2016年1.8%,2017年1.1%(脱欧后)
  • 欧元区:1.7%,低于2%
  • 日本:0.5%

都未达预期。

结论:游戏规则已不同

以往危机的明显迹象是(房地产泡沫、过热增长)。但这次不同——高债务、货币疲软、增长放缓同时发生。这是极其危险的组合。

如果危机在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全球金融体系已疲惫的背景下爆发,后果将比以往更为惨烈。现在的问题不再是“是否会发生”,而是“何时发生”——以及各国政府是否能及时应对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